當下正是全球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時代,而車企的負債情況成為了行業內外關注的焦點,最近漫哥看到網絡上忽然多了很多聲音在談論車企的負債,連我身邊的一些朋友感覺突然“升級”成了財經博主一樣,都在朋友圈了曬出了各自的見解。既如此,漫哥也來說說我的觀點吧。
汽車本身就是重資產行業,需要大量投資與研發投入,從全球范圍車企來看,就算是國內外主流車企的總負債都比較高。就拿大眾來說,2023財年銷售他942萬輛汽車,營收是25303億元,總負債更是高達32223億元,大眾都賣了這么多年,你看它有出事嗎?再看看豐田汽車,2023財年營收21469億元,總負債高達26124億元,還負債大于營收,不是照樣好好活著;作為美國的老牌車企通用,2023財年營收為12437億元,但負債也有14819億元,同樣的負債更高。
我們應該知道的是,談負債要談企業規模和營收,企業規模越大、營收越高,對外采購與合作的體量也越大,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也更明顯。在新能源時代,比亞迪現在發展機遇比較好,所以更愿意花更多錢去擴張業務,其實對于用戶來說,始終是一件好事。
對于車企而言,體現在財報上就是應付賬款的增長。了解真相以后才知道,對于車企來說,越能欠錢反而說明企業越做越大,而且此欠錢不同于我們認為的那種欠。別看表格的數字大,這上面的企業總負債,包含了有息負債和無息負債。其中有息負債是指公司向金融機構借錢、以及在資本市場發行的債務,需要支付利息。無息負債是指公司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經營性負債,主要包括還沒到期的供應商貨款、即將支付的員工薪酬、尚未到期繳納的稅費,以及合同負債,沒有利息成本,所以其實有息負債反映企業真實負債水平。
從全球數據來看,目前有息負債占比最少的是比亞迪的6%,其次是Stellantis集團的22%,然后才到大眾、豐田等。而在國內主流車企中,比亞迪也僅高于塞力斯和長安,但再結合銷量對比,那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只能說很多人其實連財務報表都不太看就在那跟著瞎起哄,這對于任何車企和用戶來說都是不友好的,大家更應該理性看待汽車企業的負債率,而不是捕風捉影,人云亦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