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在佛坪縣橋頭廣場,非遺技藝打鐵花吸引眾多居民和游客觀賞。
榆林:解鎖春節文旅新體驗
演員盡情歌舞,群眾興致高昂……2月11日,“陜北榆林過大年”全國秧歌展演火熱進行。現場鑼鼓與嗩吶“齊鳴”,氣氛熱烈。
此次展演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舞蹈隊。他們身著特色服飾,動作兼具力量與柔美,展現了秧歌的獨特魅力。
乙巳蛇年春節是首個“非遺版”春節。榆林各地以新場景、新玩法、新業態吸引八方游客,讓大家在此解鎖春節文旅新體驗。
榆林市榆陽區設立了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剪紙、泥塑、刺繡等傳統手工藝人現場展示精湛技藝,展現榆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為游客提供了近距離接觸和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機會。此外,活動現場設有美食區,供游客品嘗炸油糕、碗托等地道的榆林小吃,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感受榆林深厚的文化底蘊。
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在榆林市佳縣,春節民俗文化展演活動吸引眾多游客。
在佳縣赤牛坬民俗文化村,新春裝飾隨處可見,黃酒歌會、千人棗糕宴、百人寫春聯等特色活動輪番上演。跑毛驢、傳統會子秧歌劇、篝火舞會等民俗表演精彩紛呈,火壺表演、舞龍舞獅等節目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移動的文化課堂”讓游客流連忘返,沉浸于熱鬧喜慶的春節氛圍中。來自山西的游客李春霞邊剪窗花邊說:“我通過網絡了解到佳縣有濃厚的節日氛圍。這里的打鐵花、跑旱船等民俗活動真是驚艷,特色小吃數不勝數。”
今年春節,佳縣積極整合地方特色資源,推出了縣域特色文藝演出、非遺小劇場演出、民俗互動體驗等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和原創性的文旅活動。黃河戲曲巡游、陜北說書、晉劇演出等活動接連不斷,逛廟會、鬧社火、捏花饃、猜燈謎、吹嗩吶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你方唱罷我登場,為游客帶來了別具一格的體驗,讓人們在花式過年中充分感受中國年的獨特魅力。
“這個春節,‘文化基因’讓佳縣的文旅產業煥發新的光彩。許多人選擇‘返鄉+旅游’的模式歡度春節。據統計,春節假期,佳縣累計接待游客55.292萬人次,同比增長7.9%,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7億元。”佳縣文化和旅游文物廣電局局長陳衛軍說。(記者 馬騰)
2月10日,在耀州火亭子展演活動上,趙錦堯小朋友扮演孫思邈。
銅川:耀州火亭子“耍”出濃濃年味
“北街的獅子南街的龍,東街的火亭子耍個紅……”2月10日晚,銅川市耀州區文營東路格外熱鬧。“坐虎針龍”“柳范風采”“虎渡妙善”等五顏六色、題材各異的耀州火亭子沿著道路緩緩前進,引得群眾爭相觀看,不少人舉起手機現場直播。
耀州火亭子表演再度亮相
“這次耀州火亭子表演是近年來最隆重的,也是最原汁原味的。”耀州火亭子代表性傳承人樊尚文告訴記者,團隊去年12月初就開始籌備這次表演,共制作出10個耀州火亭子供群眾觀賞。
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耀州火亭子是當地傳統的社火表演形式,有悠久的歷史。耀州火亭子代表性傳承人胡民才介紹:“耀州火亭子源于清末,融繪畫、造型、紙扎工藝于一體。表演時,孩童扮成傳統故事中的人物,還能在紙扎彩燈上變換動作。”
耀州火亭子表演曾沉寂過一段時間。回憶起最后一次做正宗的耀州火亭子,樊尚文感慨:“1992年做過之后,次年做的就是燈籠了,說是耀州火亭子,上面卻沒有人‘耍’。”近年來,這項非遺技藝獲得耀州區文化館的重視。“區文化館讓我們恢復這項活動,大家都很有干勁。”講到這里,樊尚文露出笑容。
演繹歷史故事 展現耀州文化
神采奕奕的柳公權、騎著錦鯉的仙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時有人討論耀州火亭子表現的人物。
樊尚文告訴記者:“耀州火亭子有的取材于歷史故事,有的體現耀州文化。例如‘梁祝化蝶’取材于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耀州瓷韻’的靈感來源于耀州窯及耀瓷文化。”
生動形象、讓人能一眼看懂,是樊尚文等人設計耀州火亭子時的重要考慮。“例如這個‘耀州瓷韻’,下面是窯爐,里面是耀州瓷的代表作之一倒流壺,上面是兩個繪制圖案的人,體現了耀瓷文化;‘吹簫引鳳’取材于秦穆公女兒弄玉的愛情故事,也加入了銅川牡丹園的元素。”樊尚文介紹。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耀州火亭子。”活動現場,銅川市民宋喜濤不時抓拍精彩瞬間。“之前都是聽老人介紹。如今耀州火亭子再度亮相,我們也能親眼看到這些表演,感受它獨特的魅力。希望這樣的活動越來越多。”宋喜濤說。
非遺傳承隊伍有了新成員
“新年快樂!”活動現場,耀州區東街村的小朋友趙錦堯扮演藥王孫思邈。他時而向人群拱手拜年,時而拿起道具表演。
“坐在上面冷不冷?”有觀眾問。
“不冷。”趙錦堯一邊說,一邊向觀眾展示自己厚厚的手套。
趙錦堯的家長趙峰告訴記者:“孩子聽說要參加耀州火亭子表演,十分高興。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孩子了解并喜愛耀州火亭子。”
“早年間,耀州各村都會在元宵節舉行社火表演競賽。東街村的藝人為了出奇制勝,設計出故事人物和紙扎彩燈相結合的造型社火。出于安全考慮,一般這樣的表演會讓體重較輕的小孩參與,這也是一種傳承。”胡民才說。
“制作耀州火亭子可不像做花燈那么簡單。”樊尚文說,“這需要手藝人‘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手藝人首先要有扎實的繪畫和雕塑功底,其次要會電焊,還需要有一定的力學知識基礎,才能做出內部結構穩固、造型美觀大氣的耀州火亭子。”
“我們培養了許多電焊工、裱糊工。現在,制作耀州火亭子的隊伍有了新成員。未來,我們一定能把這項活動辦得更紅火、更精彩。”胡民才說。
“今年元宵節,銅川將舉辦社火創新大賽,屆時耀州火亭子也會亮相。我們希望通過展演,讓更多人了解并喜愛這項文化活動。”樊尚文說。(記者 王志輝)
來源:陜西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