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艾青山
編輯| 劉漁
據多家媒體報道,2月10日喜茶發布了一封內部郵件,正式宣布暫停事業合伙(加盟)申請。喜茶稱行業的“數字游戲”已走到盡頭,盲目擴張對品牌、用戶和合伙人都是傷害。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11月開放加盟以來,喜茶依靠合伙模式迅速拓展至4000多家門店。如今主動按下暫停鍵,不知是一種內部糾錯還是一種被迫無奈。
如今,整個茶飲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洗牌。據灼識咨詢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現制茶飲店總數已達46.4萬家,市場已接近飽和。
以滬上阿姨為例,其招股書顯示,在中國十大商圈內,每平方公里平均有50家茶飲門店,購物中心平均每家茶飲店的競爭對手超過10個。
隨著競爭加劇,頭部品牌的單店盈利能力普遍下滑,古茗在2024年9月的財報中披露,其單店日均銷售額、訂單數及單店GMV均出現下降。(詳見《》)
門店過密帶來的內卷,已導致行業閉店潮加劇。紅餐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從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全國已有19.7萬家奶茶店關閉。
茶百道2024年上半年財報也顯示,其營收同比下降10%,單店收入承壓,半年內閉店數達到245家,超過2023年全年水平。
在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喜茶的暫停加盟決定,可以看做是一次戰略調整。暫停加盟意味著其主動放緩門店擴張節奏,將資源更多投入到產品創新和品牌塑造上。
但市場化的競爭依舊是殘酷的,可以預料,古茗、茶百道等品牌可能會填補喜茶收縮留下的市場空白,而蜜雪冰城等低價品牌則可能進一步鞏固下沉市場的領先地位。
這樣一來,喜茶至少在門店的絕對數量上,會與蜜雪冰城們不斷拉開差距。因此,「未來消費」認為,喜茶暫停加盟,更多是一種無可奈何——試問,如果企業能卷得過友商,又怎么會怕內卷、炮轟行業內卷呢?
但更深一層來看,其實也是喜茶的品牌定位和運營模式所限。喜茶、奈雪為代表的“消費升級”新茶飲本身需要強力的品質把控和產品創新,并且更加貼合一二線城市市場,這對于加盟模式來說未必適配。
也就是說,喜茶可能本身就很難玩轉加盟模式,與蜜雪冰城、茶百道們不是同一物種,如今暫定加盟,可能也是一種止損。
面對市場飽和,茶咖品牌正在尋找新的增長方式。除了減少無效擴張,部分品牌正嘗試通過產品線延展、跨界經營和出海探索新的增量市場。
奈雪的茶近日推出全新店型“Green輕飲輕食”,不僅銷售常規茶飲,還新增健康輕食系列,如能量碗,價格區間在23.8-28.8元;庫迪咖啡則在部分門店上線盒飯、鹵味等快餐產品,推出9款SKU,試圖通過低價快餐吸引更多消費者。(詳見《》)
品牌跨界餐飲的趨勢表明,新茶飲行業正試圖打破單一產品模式,以提升客單價、延長消費者停留時間,從而提高門店運營效率。不難試想,未來新茶飲門店甚至可能拓展到近兩年大火的零食品類。
與此同時,海外市場成為新的增長點。茉莉奶白于2月7日在倫敦開出第10家海外門店,瑞幸咖啡也在籌備北美市場布局,而蜜雪冰城更是在東南亞市場一路高歌。
「未來消費」認為,2025年,新茶飲賽道顯然進入了一場淘汰賽,而為了自身不被淘汰,非一線新茶飲品牌都需要努力沖擊IPO以打通融資渠道。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奈雪、茶百道外,古茗馬上就要在港股上市,蜜雪冰城、滬上阿姨、茶顏悅色、霸王茶姬都傳出了IPO傳聞。
平心而論,喜茶這個新茶飲鼻祖,反而在近幾年有些掉隊了——產品創新扛不過瑞幸、品牌熱度抵不過霸王茶姬、門店數量比不過蜜雪冰城……雖然喜茶依舊還很能打,但是喜茶的競爭優勢似乎正在一步步削弱。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稿件內容溝通: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
更多內容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