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設為標,獲取AI深度洞察)
全文 3,000字 | 閱讀約6分鐘
"當錢和數據成為AI時代的新石油,當巨額投資砸向未來,全球最大的共識,恰恰是對AI主導權的爭奪。"
2025年2月10日至11日,巴黎大皇宮金碧輝煌的廳堂內,一場匯聚全球政要與科技巨頭的AI行動峰會正在舉行。與會者包括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美國副總統萬斯、法國總統馬克龍、印度總理莫迪等政界要員,以及谷歌CEO皮查伊、OpenAI CEO奧特曼、微軟CEO納德拉等科技界領袖。然而,這場本應促進國際合作的盛會,最終演變成了一場關于全球AI主導權的激烈博弈。
歐盟:以巨資重振AI雄心
作為本場峰會的重頭戲,馮德萊恩拋出了一個震撼性的消息:歐盟將為歐洲AI發展籌集總額2000億歐元(約合1.6萬億人民幣)的投資。這筆被她稱為"全球最大的可信AI開發公私合作項目"的資金,包括已宣布的1500億歐元行業和投資者資金,以及歐盟新追加的500億歐元。
"太多人說歐洲已經落后,中國或美國已經遙遙領先。我不認同這種說法,因為AI競賽遠未結束。"馮德萊恩的這番話擲地有聲。她同時強調:"我們希望歐洲成為全球領先的AI大陸之一,這意味著要擁抱AI無處不在的生活方式。"
前沿永遠在前進,領導權永遠在爭奪,當我們還在談論誰領先誰落后時,AI的下一個前沿已經出現——馮德萊恩
這筆創紀錄的投資將重點投向三大領域。首先是面向工業的復雜AI應用,歐盟計劃利用其豐富的工業制造數據,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實現突破。其次是關鍵任務系統,包括智慧城市、醫療健康、氣候變化等重點領域。最引人注目的是歐洲大型模型"超級工廠"的建設計劃,歐盟希望打造具有歐洲特色的AI基礎設施網絡,確保數據主權和技術自主。
法國:不甘人后的科技夢
作為東道主,馬克龍峰會之前就展示了法國的雄心。他宣布法國AI產業將在未來幾年獲得1090億歐元(約合860億人民幣)的私人投資。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將這筆投資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5000億美元"星門計劃"相提并論。"星門計劃"是特朗普政府今年年初宣布的重大AI發展計劃,旨在通過大規模私人投資和政府支持,鞏固美國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
在峰會前夕,馬克龍還通過社交媒體分享了一段包含自己"深度偽造"影像的視頻剪輯。這段視頻在展示AI技術潛力的同時,也引發了與會者對AI風險的深入討論。正如馬克龍所說:"我們必須在擁抱創新和防范風險之間找到平衡。" 然而,美國副總統萬斯的演講則體現出截然不同的立場。在馮德萊恩就座于舞臺后方的情況下,他毫不客氣地宣稱:"美利堅合眾國是AI領域的領導者,我們政府計劃保持這一地位。AI的未來不會通過對安全的焦慮來贏得,而是要通過建設來贏得。"
美國:科技霸權的捍衛者
AI的未來不是靠猶豫和焦慮贏得的,而是靠建設和創新征服的。美國會繼續引領這場革命,而不是被規則束縛——萬斯
美國副總統萬斯的表現則充分展現了"美國優先"的強硬立場。在馮德萊恩就座于身后的情況下,他毫不客氣地抨擊了歐盟的監管政策:"美利堅合眾國是AI領域的領導者,我們政府計劃保持這一地位。AI的未來不會通過對安全的焦慮來贏得,而是要通過建設來贏得。"
萬斯的演講重點攻擊了歐盟的監管政策。他警告稱特朗普政府不會接受外國政府對美國科技公司"加緊限制",并認為歐盟"規避風險"的監管方式可能會阻礙技術創新。他還點名批評了歐盟《數字服務法案》和《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稱這些法規給企業帶來了巨額合規成本。
更引人注目的是,萬斯明確表示要阻止"威權政權"利用AI"加強其軍事情報和監控能力、獲取外國數據以及制造破壞他國國家安全的宣傳"的努力。
萬斯提出了四個主要觀點:
1. 現任政府將確保美國的AI技術繼續保持世界領先水平,并成為各國政府和企業在拓展AI應用時的首選合作伙伴。
2. 過度監管可能會扼殺這個正處于起步階段的顛覆性產業。美國將努力推行有利于AI行業發展的政策,并對這次峰會中提到的“減少監管”趨勢表示肯定。
3. AI必須避免被任何意識形態所操控,美國不會允許AI成為威權審查的工具。
4. 特朗普政府將堅持一條支持勞工的AI發展道路,讓AI成為在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的重要動力。萬斯還贊同莫迪總理的看法,認為AI能夠幫助人們提升效率和生產力,而不是取代人類。AI的出現會讓我們更加高效、富足并擁有更多自由。
中國:尋求合作中的突破
相比之下,中國代表團展現出更為務實的態度。據參會的民主與技術中心CEO亞歷山德拉·里夫·吉文斯透露,中國副總理張國清在周一晚的私人晚宴上談到了領導全球合作,確保人工智能的發展。這種強調合作的姿態,與美國的強硬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科技界領袖的發言也引人關注。谷歌CEO皮查伊強調了AI發展與倫理約束的平衡,表示谷歌在推進技術創新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負責任的AI發展路徑。OpenAI CEO奧特曼則呼吁建立全球性的AI治理框架,以應對系統性風險。微軟CEO納德拉分享了公司在AI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經驗,強調開放合作的重要性。
印度總理莫迪的發言為峰會帶來了發展中國家的視角。他指出,印度擁有龐大的人才儲備和數據資源,將在全球AI發展中發揮獨特作用。他同時呼吁建立更加包容的國際AI合作機制,確保發展中國家能夠共享AI發展紅利。
全球AI競賽的深層博弈
從這次峰會可以看出,全球AI競賽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投資規模之爭:歐盟的2000億歐元、法國的1090億歐元、美國的5000億美元"星門計劃",展現出各方在資金投入上的激烈競爭。
技術路線之爭:歐盟強調"可信AI"和工業應用,美國強調創新和市場主導,各方都試圖確立自己的技術標準。
監管框架之爭:歐盟推行嚴格監管,美國反對過度監管,這種分歧實際反映了各方試圖通過規則制定來獲取競爭優勢。
人才與數據之爭:各方都在強調吸引全球人才和利用數據資源的重要性。
在這場"無聲的戰爭"中,基礎設施建設、大模型研發、產業應用成為三大主戰場。歐盟強調建設"超級工廠",美國依托其科技巨頭的優勢,而中國則尋求在應用場景上實現突破。
然而,正如非營利組織民主與技術中心CEO吉文斯所言:"你能感受到隨著美國從世界舞臺上的實質合作中退縮所造成的真空。"這種競爭態勢不僅可能導致全球AI發展的"分裂",也可能加劇數字鴻溝,影響AI技術的普惠性。
在AI治理方面,各方立場迥異。馮德萊恩強調:"AI需要贏得民眾的信任,必須確保安全。"歐盟將通過《人工智能法案》提供統一規則,同時承諾"簡化程序,削減繁文縟節"。而美國則反對監管主導的發展模式,認為過度監管將扼殺創新。這種分歧反映了各方在AI發展理念上的根本差異。
當世界在為AI主導權爭得你死我活時,真正的智慧或許在于尋求合作共贏的突破口。 這句話道出了全球AI發展的關鍵。
隨著為期兩天的峰會落幕,全球AI競賽已進入新階段。雖然各方在發展理念和路徑選擇上存在分歧,但AI技術的戰略意義已成為全球共識。未來,誰能在競爭與合作之間找到平衡,誰能在創新與監管之間找到突破,誰就能在這場影響人類未來的競賽中占據優勢地位。
正如馮德萊恩在閉幕致辭中所說:"在前沿之后,是整個AI應用的世界。將AI應用于特定行業,利用其力量提高生產力,為人類服務,這正是真正的競爭所在。"AI已不再是單純的技術競賽,而是關乎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抉擇。
星標公眾號, 點這里 1. 點擊右上角 2. 點擊"設為星標" ← AI深度研究員 ? ← 設為星標
參考資料:https://www.cnbc.com/2025/02/11/eu-says-ai-race-far-from-over-as-bloc-pledges-50-billion-euro-investment.html 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排版:Atlas
編輯:深思
主編: 圖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