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亞迪2月10日宣布在20萬以下車型上搭載高階智駕之后,此舉帶來了巨大的行業沖擊波。在2月10日,因為公告牽涉與比亞迪的合作,黑芝麻(參數丨圖片)智能股價直接暴跌超過了40%。隨后在2月11日,多家與比亞迪存在競爭關系的整車企業股價大跌,其中在產品上有重疊關系的吉利汽車、小鵬汽車等股價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明鏡pro統計了部分強相關企業,約10家企業在2月11日整體市值縮水了800億,如果加上進行完全統計,整個產業鏈波及將在千億級別。其中,吉利和小鵬汽車跌幅最大,吉利汽車在2月11日開盤就跌停,最終收盤價15.9港幣,跌幅10.27%。而小鵬汽車港股在2月11日的跌幅也高達9%,當日收盤價為61.65港幣。
吉利汽車被認為是比亞迪強勁的競爭對手。在2024年,圍繞著比亞迪的腹地,吉利一直針對性地推出技術和產品。比如去年6月底,吉利推出了“神盾”短刀電池,趕在比亞迪二代刀片電池之前,向動力電池市場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搶先比亞迪進入了“短刀”賽道。隨后,10月30日雷神EM-i超級電混的到來,是吉利刺向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的又一劍。
在產品上,吉利在2023年打造的銀河系列,可以看作是吉利在主流新能源市場對比亞迪王朝和海洋車型的全面對標。比如銀河E5,瞄準了比亞迪元PLUS、吉利星愿瞄準了海豚和海鷗,銀河星艦7 EM-i則對標比亞迪宋PLUS DM-i和宋Pro DM-i。今年1月,吉利在國內的銷量超過了比亞迪,這被認為是吉利展開大反攻,超越比亞迪積極的信號。
而至于小鵬,這家新勢力一直以智駕作為自己的特色標簽。小鵬汽車在2024年之所以能夠谷底反彈,與其將智駕下放到了10-15萬級別的產品有關系。在小鵬MONA M03上,即便最低配也搭載了L2級智能駕駛,高配車型搭載了高速智駕輔助和城市智駕輔助,可以實現無圖智駕。該車也是10-15萬級別中,唯一一款有智駕能力的產品,也正是如此MONA MO3在去年一炮而紅,月銷量目前已經突破萬輛。
但是如果比亞迪已經將具有高速NOA的智駕下放到了售價僅為7.88萬元的海鷗上,小鵬的優勢也就大幅度減弱了。從目前的成本控制來看,小鵬還無法與比亞迪在智駕下放上一戰。正是如此,不少人也擔心小鵬目前的大好形勢會不會由此被阻斷。這也帶來了資本市場的擔憂,小鵬在11日的股價下滑是可以預見的。
除了這些企業,實際上長安、奇瑞、長城、廣汽都會受到相應的沖擊。不過,長安的股價下跌其實更多受到與東風汽車合并的消息。除了整車企業,此次比亞迪打響智駕下放戰,還會影響一些小智駕公司的發展。
2024年是智駕相關企業集中上市IPO的年份,從年初速騰聚創港股敲鐘,到黑芝麻智能、如祺出行、地平線、佑駕創新陸續奔赴港股,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登陸納斯達克,2024年成功IPO的智能駕駛相關企業已達7家。與此同時,還有一大批智駕企業在排隊入場。Momenta去年6月獲得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賽目科技上個月底剛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輕舟智航、福瑞泰克、希迪智駕也都計劃在2025登陸資本市場。
就整個股市來看,除了因為一紙公告講述與比亞迪合作關系的黑芝麻閃崩之外,在2月11日,速騰聚創、佑駕創新等出現了股價小幅下滑。這并不難理解,因為對智駕公司而言,比亞迪此舉帶來的既有機會,也有壓力。比亞迪將智駕下放到7萬多的產品上,會引發整個行業在智駕上進行價格戰,快速大面積普及智駕。正如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說,未來2-3年,智駕會成為消費者選車的重要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市場會快速引爆,各個企業進入快速成長期。
不過,正如余承東所說,“智能駕駛,湊合能用與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電話有網就行,上網就需5G!”比亞迪雖然表示在7萬多的產品上搭載了智駕,但是這個智駕是不是具有高階的能力,能力表現又如何,還需要實踐檢驗。智能駕駛目前處于快速發展之中,但過分的宣傳也會帶來災難的后果,對于技術普及者而言更是需要重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