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獨家爆料,馬斯克主動出價974億美元,欲奪回OpenAI控制權。
馬斯克欲以974億美元收購OpenAI,奧爾特曼回懟!
新年初始,馬斯克(Elon Musk)和OpenAI CEO奧爾特曼(Sam Altman)又在互聯網上開始了新一輪“互掐”。
2月11日消息,由馬斯克領導的投資財團提出以97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19億元)的價格收購控制OpenAI的非營利組織,根據收購計劃,交易達成后馬斯克會將OpenAI與旗下的xAI合并。
此前,2024年10月,OpenAI完成66億美元融資,估值達1570億美元。同時,OpenAI承諾在2026年底前完成營利性重組,將OpenAI現有的營利性組織轉變為特拉華州的公共利益企業(PBC),繼續保持非營利性組織和營利性組織兼而有之的狀態。這次馬斯克開價欲收購的,正是OpenAI非營利的那一部分。
馬斯克的律師馬克·托貝洛夫(Marc Toberoff)稱,已于美國當地時間周一將收購提議提交給OpenAI董事會,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是時候讓OpenAI重新成為一個開源、安全、以造福社會為目標的公司了。我們將確保這一點實現,我們準備匹配或超過任何高于OpenAI自己的出價。”
據了解,馬斯克的收購行動獲得了多家投資者的支持,包括Valor Equity Partners、Baron Capital、Atreides Management、Vy Capital以及由Palantir聯合創始人喬·朗斯代爾領導的8VC。好萊塢公司Endeavor的首席執行官阿里·伊曼紐爾也通過其投資基金支持這起收購。
對此,奧爾特曼今日早間在X平臺上隔空回懟,“不了謝謝,但如果你愿意的話,我們愿意以97.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推特。”
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在2022年以440億美元收購了推特(Twitter),并更名為X。奧爾特曼在回應中使用了舊名,并將馬斯克對OpenAI的報價小數點向左移動了一位。馬斯克在奧爾特曼的帖子下回應“騙子”。
與此同時,馬斯克用自己賬號發了一段20秒的短視頻,視頻中,奧爾特曼表示自己沒從OpenAI拿到股權,馬斯克在配文中給奧爾特曼的名字多加了一個字母,暗諷其“詐騙犯”。
此前馬斯克與奧爾特曼已經有過多輪法律戰和公關戰,多次你來我往。
雙方矛盾始于2015年,馬斯克和奧爾特曼共同創立OpenAI,最初,OpenAI的定位是一家致力于推動AI發展的非營利研究機構,后因領導權和公司發展方向產生分歧,2018年馬斯克離開董事會,隨后OpenAI創建了一個營利性子公司,作為從微軟和其他投資者那里募集資金的工具。
在ChatGPT問世以來,馬斯克多次公開指責OpenAI專注于利潤最大化,與最初的使命背道而馳。證據之一就是OpenAI和微軟進行強合作。
2024年2月底,馬斯克正式起訴OpenAI與奧爾特曼,控告他們放棄了公司的最初使命,即開發人工智能以造福人類而不是為了利潤,并要求賠償損失。訴狀中提到,2016年到2020年期間,馬斯克向 OpenAI 捐贈超4400萬美元,還通過Musk Industries 公司為 OpenAI 在舊金山的辦公室支付租金,且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幫助OpenAI招募頂尖人才。
隨后在去年3月,OpenAI在官網發布文章,公開了與馬斯克的來往郵件予以回擊。OpenAI稱,馬斯克當年其實支持OpenAI建立一個以盈利為目標的組織結構,還提出希望獲得多數股權、初步控制董事會并擔任CEO。
OpenAI透露,馬斯克還曾建議OpenAI“依附于特斯拉這棵搖錢樹”,收購未果后,馬斯克選擇離開,并稱OpenAI的成功率為0,將在特斯拉內部建立AGI競爭對手。馬斯克后來創立了AI初創公司xAI,推出了Grok系列模型緊隨OpenAI其后。
針對外界的種種爭議,OpenAI及奧爾特曼正迫于壓力做出改變。去年12月底,OpenAI公布了全面重組的計劃,以繼續保持非營利性組織和營利性組織兼而有之的狀態。
具體來說,OpenAI現有的營利性組織轉變為特拉華州的公共利益企業(PBC),通過PBC來籌集通向AGI的必要資金,并運營和控制OpenAI的日常運作和商業活動。原有的以微軟為代表的外部投資人,均將轉化為新的OpenAI盈利性公司的股東。而OpenAI的非營利組織將保留業務股份,但失去控制作用;同時聘請領導團隊和員工在醫療保健、教育和科學等領域開展慈善活動。這一計劃從2025年開始運作,在2026年底之前完成過渡。
此次馬斯克不請自來對OpenAI非營利部分資產的出價,大大增加了奧爾特曼轉“非營利+營利”計劃的復雜性。因為奧爾特曼的重組計劃,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就是非營利部分該如何被估值。
早前1月7日,馬斯克的律師托貝洛夫已致信 OpenAI 總部所在地加利福尼亞州和注冊地特拉華州的總檢察長,要求他們公開競標該公司,以確定其非營利性資產的公平市場價值。馬斯克和其他批評人士表示,他們認為 OpenAI 在剝離這家非營利組織時可能會低估其價值。
OpenAI則回應稱,馬斯克的法律主張毫無依據,并表示非營利機構將在新營利性公司中獲得公平的股份價值。
截至目前,馬斯克與奧爾特曼激烈的商戰遠未結束。
就在1月底,有消息稱,OpenAI正在進行初步談判,計劃在一輪融資中籌集至多400億美元,估值將達到3000億美元。馬斯克此次的競購或許會加劇市場對OpenAI未來的不確定性,擾亂原有的融資計劃。與此同時,OpenAI重組也將面臨諸多阻礙。
來源:第一財經
馬斯克974億橫刀搶OpenAI?
長文爆奧特曼神操作繞過他奪特朗普頭籌
來源:新智元
【導讀】剛剛,馬斯克被曝出價974億美元奪回OpenAI,奧特曼直接回懟:那我用97.4億美元買推特!外媒一篇長文,更是深扒了一番兩人恩怨:本來跟特朗普走得更近的明明是馬斯克,結果奧特曼一番「神操作」后,直接繞過馬斯克,空降到特朗普身邊談笑風生!
一場驚天對決正在上演。
WSJ獨家爆料,馬斯克主動出價974億美元,欲奪回OpenAI控制權。
這一舉動直指奧特曼的核心戰略:將OpenAI轉型為營利性機構。
馬斯克在聲明中稱,此次收購意在讓OpenAI回歸其曾經「開源、安全、造福社會」的初心。
周一,xAI領銜的財團已向OpenAI董事會提交了這份令人瞠目的收購邀約。
如若收購完成,xAI可能與OpenAI合并。
馬斯克此次出手可謂來勢洶洶,瞬間在全網掀起軒然大波。
甚至,奧特曼直接與馬斯克開啟了隔空互懟——
奧特曼:不用,謝謝,但如果你愿意,我們可以用97.4億美元收購Twitter。 馬斯克:騙子!
搞笑的是,奧特曼將馬斯克報價金額小數點向前移了一位
馬斯克的強勢介入,是否會讓OpenAI轉型之路充滿變數?
馬斯克974億美元,揮刀奪權OpenAI
馬斯克強勢升級了與OpenAI及其CEO奧特曼之間的爭執。看來,這位世界首富還未放下對OpenAI的執念!
馬斯克的「死纏爛打」嚴重干擾了奧特曼將OpenAI轉變為營利性公司的計劃。
估計奧特曼現在要煩死馬斯克了。(手動狗頭)
一個由馬斯克領導的投資財團提出以97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OpenAI的「所有資產」。馬斯克的律師Marc Toberoff表示,他已于周一向OpenAI董事會提交了這份競購報價。
「如果Sam Altman和現任公司董事會決心將OpenAI轉變為完全盈利的公司,那么他們必須進行補償,因為領導層正在剝奪對我們這個時代最具變革性技術的控制權。」律師Marc Toberoff表示。
這個未經請求的收購要約讓奧特曼精心制定的OpenAI未來發展計劃面臨重大變數。
原本,奧特曼計劃將OpenAI轉變為一家營利性公司,他堅稱,重組對于公司的長期發展和獲取資本都至關重要。
「如果保持目前的非營利結構,將無法在競爭激烈的AI創新世界中保持競爭力。」OpenAI表示,重組計劃會在2026年前完成。
但這些舉動顯然違背了Open創立的初衷。馬斯克表示,「我不接受」。
馬斯克原本是OpenAI的聯合創始人,但他在19年離開該了公司,并創立了自己的AI公司xAI。過去的幾年里,他與奧特曼就OpenAI的發展方向產生了很大的爭執。
去年,馬斯克就因重組計劃起訴了OpenAI,之后撤訴,然后又重新提起訴訟。
馬斯克表示:「在xAI,我們秉持著曾經OpenAI承諾會遵循的價值觀。我們已經將Grok開源,并尊重內容創作者的權利,現在是時候讓OpenAI回歸到曾經那個以開源、安全為核心,致力于造福社會的組織了。我們將確保這一點發生。」
Toberoff表示,馬斯克的投資財團已做好準備,不怕任何競爭,隨時更新報價。而且,他們還設定了一個極高的估值標準,這意味著,如果他們能夠競標成功,很可能在新OpenAI中獲得大量甚至是控股股份。
對此來勢洶洶、準備充分的挑戰,奧特曼在X上輕描淡寫地回應稱:「不,謝謝,但如果你愿意,我們可以用97.4億美元收購 Twitter。」他用馬斯克提出的974億美元報價小數點左移一位進行了反諷。
OpenAI轉型危機四伏
在馬斯克發起競購之前,OpenAI營利轉型計劃并未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面臨著諸多挑戰。
作為其主要競爭對手之一,Meta曾在去年12月向加州總檢察長遞交信,明確反對OpenAI轉型計劃。
在Meta看來,OpenAI轉為營利公司可能會破壞AI行業公平競爭。
與此同時,OpenAI還在與微軟,以及其他利益方進行相關談判,討論其在新公司中的股權比例。
這些復雜的利益博弈,無疑為OpenAI轉型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所幸的是,OpenAI的融資步伐并未放緩。
前段時間,曾有報道稱,OpenAI正洽談新一輪融資,預計籌集400億美元,完成后估值將高達3000億美元。
軟銀計劃領投,正商討將在本輪融資中投150-250億美元。
去年10月,這家公司完成了66億美元融資,估值超1570億美元,并承諾將在2026年底完成轉型。
WSJ表示,馬斯克突如其來的報價,可能會加劇OpenAI未來的不確定性,甚至「星際之門」項目融資會受到影響。
奧特曼繞過馬斯克,一舉贏下特朗普支持
有趣的是,近期紐約時報還發文深扒了一下兩人最近的恩怨。
標題起得是相當有意思:《奧特曼如何繞過馬斯克,贏得川普青睞》,以及「奧特曼溜進白宮」這個遣詞造句,你細品
對啊,本來支持特朗普入主白宮、春風得意馬蹄疾的不是馬斯克么。
怎么一轉眼,站在特朗普身旁向全世界宣布「星際之門」計劃的,就成奧特曼了?
這就要從奧特曼和特朗普的一通秘密電話說起了。
在飛往華盛頓前,奧特曼給總統撥了一通電話。在25分鐘的時間里,奧特曼成果讓特朗普相信:科技行業將在他當政期間實現AGI。
為了領先中國競爭對手,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建設數據中心。
就是這通電話,讓奧特曼成功繞過了馬斯克,OpenAI一躍而上,榮登新政府AI議程的核心位置。
從此,兩人攻守之勢異也。
后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在總統就職典禮的第二天,奧特曼站在特朗普身后,與甲骨文、軟銀共同宣布了1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計劃。
「沒有您,我們無法實現這一切,總統先生,」奧特曼在記者會上如是說。
奧特曼馬斯克,誰上桌?
特朗普上臺后,硅谷的億萬富翁們一直在爭相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最初看起來,最成功的就是馬斯克了,畢竟在競選期間,他大筆豪擲了超2.5億美元的個人資金。
本來眼看著,奧特曼在華盛頓的影響力之門就要關閉了。畢竟奧特曼一直是民主黨的捐贈者,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還對他強烈批評過。而且,他還位列馬斯克仇人榜的前列。
但是!奧特曼成功證明:自己在硅谷近20年的運籌帷幄和斡旋能力可不是蓋的。
據悉,早在總統大選之前,奧特曼早已悄咪咪打入特朗普的核心圈子。而他靠的就是和特朗普內政部長Doug Burgum,以及和甲骨文聯創Larry Ellison、軟銀創始人孫正義的關系(這兩位都是特朗普盟友)。
這場持續數月的示好過程,此前并未向大眾披露。
在拜登期間,奧特曼就是華盛頓的常客,經常跟白宮官員和兩黨議員會面,指導制定AI法規,還跟商務部長雷蒙多保持定期聯系。
隨著大選臨近,他已經對拜登獲勝的能力產生質疑,不過在23年期間,他仍然繼續向民主黨的下一任競選總統捐款。
但私下里,他也在兩邊下注,向共和黨競選活動捐款,定期和共和黨議員保持聯系。
據悉,OpenAI總裁Greg Brockman等和特朗普曾在拉斯維加斯有一次會面,當時他們向特朗普展示了Sora技術,強調后者需要配備大規模數據中心,消耗巨大的電力。
1000億美元,誰來出?
此前,OpenAI曾為星際之門所需的1000億美元苦苦掙扎。
雖然已經從微軟獲得超130億美元投資,但OpenAI想要的算力,還要過呢更多。
23年底,奧特曼正和納德拉為星際之門談判時,出人意料地被OpenAI董事會解雇了。雖然后來風波平復,但被嚇到的納德拉,決定停止為星際之門投資。
為此,奧特曼又找到了軟銀孫正義,然后又和甲骨文簽下了100億美元數據中心協議。
甲骨文已經在德州阿比林建起新的數據中心,奧特曼希望將其擴展為星際之門,然而拜登政府卻為OpenAI追加中東投資者這一舉動表示擔憂。
不過,特朗普一上臺,一切擔憂迎刃而解。
軟銀、甲骨文都火速同意向星際之門投資,甚至獲得了阿聯酋控股的MGX科技投資公司的資金。
星際之門,沒有馬斯克和xAI
在這個特朗普就職關鍵時期,奧特曼也參與了這場政治博弈。
隨著就職典禮臨近,包括馬斯克、小扎在內的OpenAI競爭對手,在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海湖莊園與候任總統會面。
在向就職典禮基金捐贈100萬美元后,奧特曼也獲邀參加就職慶典活動。
由此,他被一位神秘人物成功安排上了與特朗普的電話通話。
在就職典禮當天,奧特曼、Larry Elliso、孫正義都出席了國會大廈的典禮現場,但幾乎沒有引起公眾關注。
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在華盛頓五星級Riggs酒店的一間套房里聚集,規劃如何對外宣布合作關系。
當他們享用著簡餐,試圖在墻上的屏幕上展示博客文章草稿時,起初遇到了技術故障。最終,三人中最年輕的奧特曼解決了這個技術問題。
當天下午,「星際之門」項目的合作伙伴乘車前往白宮,步行至訪客入口參加此前與特朗普通話中約定的公開活動。
為了這次宣布,他們在零下12度的寒冷中等待了10-20分鐘。
在特朗普就任第二天,意外發生了:白宮的計算機系統出現了問題,Elliso還忘記攜帶駕駛證。
最終,奧特曼、孫正義、Elliso跟隨特朗普進入羅斯福廳。
特朗普在開場致辭中再次提到了數據中心的用電需求,他將其描述為「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的宏偉建筑」。
這場5000億美元宣告,最氣急敗壞的必然是馬斯克了。
他在X上連發兩條帖子,抨擊了這筆交易。
奧特曼對此與馬斯克隔空喊話。
顯然,美國政府并不支持馬斯克的觀點。
白宮新聞秘書Karoline Leavitt當表示,「美國人民應該相信特朗普總統和這些CEO的承諾。這些投資正在流入我們偉大的國家,也將帶來大量美國就業機會」。
特朗普對此回應也是含糊其辭,「他討厭其中一個人,不過,我也有討厭的人」。
很明顯,他指的是馬斯克對奧特曼的敵意。
面對多方面質疑,奧特曼依舊堅持推進自己的計劃。星際之門的大戲,絕不僅僅是一個商業項目,更是AI博弈競爭的縮影。
參考資料:
https://www.wsj.com/tech/elon-musk-openai-bid-4af12827?mod=tech_lead_story
https://www.nytimes.com/2025/02/08/technology/sam-altman-elon-musk-trump.html
為偉大思想而生!
AI+時代,互聯網思想(wanging0123),
第一必讀自媒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