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燈節(jié),是中國最古老的節(jié)日之一。《說文解字》記載:“元,為始;宵,為夜?!币蚱涫切履甑牡谝粋€月圓之日,所以被稱之為“元宵節(jié)”。
古代中國,元宵節(jié)充滿了濃厚的民俗特色,漢武帝時期,正月十五被定為祭祀“太一神”的日子,宮廷張燈結(jié)彩,百姓祈福迎祥。到了唐代,元宵節(jié)正式成為全民狂歡的節(jié)日,《大唐新語》記載:“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燈。”自此元宵節(jié)從宮廷走向民間,從祭祀演變?yōu)閵蕵?,成為全民歡慶的盛大節(jié)日,成為一年中最熱鬧的“狂歡節(jié)”。
元宵節(jié)為什么被稱之為“鬧元宵”
元宵節(jié)為何被稱為“鬧”?這要從古代的宵禁制度說起。自周代起,中國實行嚴格的宵禁制度,《周禮》規(guī)定:“夜禁以時,擊柝而守。”夜晚城門關(guān)閉,百姓不得隨意出行。但唯獨元宵節(jié)前后,朝廷會“弛禁三日”,允許百姓夜間自由活動。這種難得的“夜生活”機會,讓元宵節(jié)成為古人釋放壓力、縱情歡樂的節(jié)日。
每至正月十五前一天,皇帝會下令解除宵禁,讓百姓們盡情歡慶。平日里被束縛在家中的人們紛紛涌上街頭,大街小巷瞬間熱鬧起來,“鬧” 字恰如其分地描繪出了這熱鬧非凡的場景。正如宋代詩人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所寫:“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元宵節(jié)的夜晚,燈火輝煌,人潮涌動,堪稱古代的“不眠之夜”,這也很容易理解,一年的夜晚時間就讓出來玩三天,換誰都忍不住。
那么古代人是如何“鬧元宵”呢?又有多少民俗傳承下來了呢?
一、出門賞花燈
元宵節(jié)最引人注目的活動莫過于賞花燈?!稏|京夢華錄》記載:“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內(nèi)前自歲前冬至后,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游人已集御街兩廊下?!彼未幕粢?guī)模宏大,從皇宮到民間,處處張燈結(jié)彩,燈山燈海,蔚為壯觀。
唐代的花燈更是精巧絕倫,詩人蘇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寫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高聳入云,燈影搖曳如星,百姓穿梭其間,仿佛置身仙境。明清時期,花燈技藝達到巔峰,《帝京景物略》記載:“燈市口燈市,自正月初八日起,至十八日止,百貨云集,燈彩競巧?!被舨粌H是觀賞之物,更是匠人智慧的結(jié)晶,從走馬燈到龍燈,從宮燈到紗燈,每一盞燈都承載著古人對美的追求,人們漫步在花燈的海洋中,欣賞著這絢麗的美景,感受著節(jié)日的喜悅。
二、中國情人節(jié)
元宵節(jié)還有一個浪漫的別稱——中國情人節(jié)。古代女性平日深居閨閣,唯有元宵節(jié)可以自由外出賞燈游玩,給了她們一個走出家門的機會。這一天,女子們精心梳妝打扮,穿上漂亮的衣裳,與家人或朋友一同出門游玩。在燈火闌珊處,青年男女們有了相遇相識的機會,許多美好的愛情故事也由此展開“男婦嬉游”成為了那個時代男女互動的重要時刻。辛棄疾的那句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描繪的正是元宵夜的浪漫場景。
宋代詞人歐陽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寫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痹?jié)的夜晚,燈火通明,男女相約,成為愛情萌芽的溫床。明清時期,元宵節(jié)的浪漫氛圍更加濃厚,《清嘉錄》記載:“婦女夜游,謂之‘走三橋’,以祛疾病?!迸詡冏哌^三座橋,祈求健康與姻緣,元宵節(jié)也因此成為古代女性最期待的日子, 人們通過燈會、宴會、游園等活動,尋找屬于自己的緣分,仿佛中國的“情人節(jié)”也就在這一天悄然降臨。
三、猜燈謎
猜燈謎是元宵節(jié)最具文化氣息的活動。燈謎起源于宋代,最初是文人雅士的文字游戲,后來逐漸普及到民間?!段淞峙f事》記載:“元宵節(jié),好事者或為藏頭詩句,任人商猜?!睙糁i不僅考驗智力,更充滿趣味。
明清時期,猜燈謎成為元宵節(jié)的“標(biāo)配”活動?!兜劬┚拔锫浴酚涊d:“燈謎者,以絹燈剪寫詩詞,藏頭隱語,任人商猜?!睙糁i內(nèi)容包羅萬象,從詩詞歌賦到歷史典故,從生活常識到文字游戲,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識性。猜中者往往能獲得小獎品,如花燈、糖果等,增添了節(jié)日的歡樂氛圍。
四、燃燈放焰
元宵節(jié)的另一個重要活動就是燃燈放焰。古人相信,燃燈和放焰火能夠驅(qū)散邪祟、祈求平安。唐代詩人張祜在《正月十五夜燈》中寫道:“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痹?jié)的夜晚,家家戶戶點燃燈火,街頭巷尾焰火升騰,整個城市仿佛被點亮。
宋代燃燈放焰的規(guī)模更大,《東京夢華錄》記載:“正月十五夜,御街兩廊下,各以竹竿挑燈球,競相燃放?!泵髑鍟r期,焰火技藝更加精湛,《帝京景物略》記載:“煙火之盛,京師為最?!毖婊鸩粌H照亮夜空,更成為節(jié)日的象征,百姓在火光中歡呼雀躍,盡情享受節(jié)日的歡樂。
五、送花燈
“送花燈”是元宵節(jié)特有的傳統(tǒng)活動,尤其在民間流傳甚廣,如今的含義和古代不太相同,古代送花燈又稱送孩兒燈,一般是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稓q時廣記》記載:“正月十五夜,婦人送燈,謂之‘送孩兒燈’?!比藗兺ㄟ^送燈祈求子嗣綿延。
明清時期,送花燈的習(xí)俗更加普遍,《清嘉錄》記載:“元宵節(jié),婦人送燈,謂之‘送子燈’。”花燈不僅是節(jié)日的裝飾,更是祈福的載體。百姓通過送燈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元宵節(jié)也因此成為充滿希望與祝福的節(jié)日。
——老井說——
如今雖然許多傳統(tǒng)習(xí)俗逐漸淡化,但元宵節(jié)的核心精神——團圓、歡樂、祈福,依然深深植根于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中,元宵節(jié)所展現(xiàn)出的“鬧”字,不僅僅是表面的熱鬧,更蘊含著人們對幸福、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期盼。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分享日常生活,關(guān)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