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骨灰安置問題變得棘手。
骨灰原本被具俊曄守在家中,引發鄰居抗議,稱“陰宅影響社區風水”,甚至波及房價。大S家于是緊急宣布將采用樹葬,選址臺北“詠愛園”,不立碑、不留名。此舉又遭網友質疑。
從臺北社區對"陰宅風水"的群體性恐慌,到樹葬引發的認知失調,爭議背后,折射出人類對死亡處理的深層生物本能與認知局限。
1
人類為什么對尸體處理如此敏感?
其中一個原因是,早期人類通過“嗅覺厭惡”的本能反應,遠離腐爛尸體。這種厭惡是一種進化出來的生理機制。它適于生存,因為遠離腐爛源可降低感染風險。
現代風水觀念中"陰宅不祥"的集體潛意識,究本溯源,就是基因記憶對尸體潛在感染威脅的一種本能排斥。成為習俗后,有了其他文化解釋,人們通常已經意識不到這一點。
臺北鄰居對大S骨灰抗拒的背后,就是疾病規避的本能被符號化為——風水禁忌。
人類又只對自己親人的尸體有特殊的喪葬程序。這是一種親緣選擇。
生物會優先保護和自己有遺傳關聯的親屬。人類發展出墓葬儀式,就是在親屬死后,象征性地延續一種親緣保護。
具俊曄守護骨灰的行為,還可以維持依戀回路的激活。每次看到親人的身體遺留物,就會激活記憶和美好又悲傷的依戀感覺。
但大S的鄰居不會做如是觀。臺北居民對"陰宅影響房價"有著傳統延續的執念,這來自對死亡和幽靈的恐懼。
經濟威脅與死亡恐懼在此實現了神經耦合,鄰居們為此做出進攻性防御的策略。
風水觀念早已成為一種文化模因,是某些認知較低群體的共同認知。所以現實中,當你試圖將骨灰留在自己宅邸,很可能鄰居會感覺受到了冒犯,風水愛好者則洞見到不詳。
大S家族于是轉而求其次,想要樹葬。
大S生前常與姐妹討論生死話題,明確表示希望以樹葬形式安息。
現代樹葬一般是將逝者骨灰裝入可降解骨灰盒后深埋于樹下,或把骨灰均勻撒在樹下土壤中,此外也有壁葬式樹葬,將骨灰嵌放在有綠化植物覆蓋的墻壁式格位內。
大S的骨灰將采用研磨處理后裝入定制粉色可降解骨灰壇深埋的方式,墓碑僅以紀念樹替代。
2
樹葬又招誰惹誰了呢?
要知道,人類靠共同儀式維持群體凝聚力。傳統土葬成為漢民族共同的喪葬儀式后,佛教火葬曾經的入侵就一度被上綱上線到大逆不道的地步。
樹葬打破空間標識,同樣會導致群體歸屬感斷裂,引發認知沖突。
人類會本能地模擬他人行為意圖,這就是習俗源遠流長的原因。當具俊曄私藏骨灰的行為偏離社會預期,鄰居的大腦會將其編碼為"異常信號",引發道德厭惡反應。
當骨灰的樹葬存放打破了土葬的傳統,也會觸發人類大腦中神經元的異常連接。一些網友認為這違背了入土為安的傳統習俗,甚至懷疑背后有利益考量:小S可能利用樹葬為借口拖延時間,企圖霸占大S生前的豪宅,以便在房產歸屬和遺產分配問題上占據主動,為自己和家人爭取更多利益……
粉絲們的心態,代表了更多元的宇宙。
微信的張小龍普及了一個概念——“鄧巴數”。
人類大腦最適合的仍是小規模社群,想要適應超大型城市治理,需要更多的后天理性。
正因為陰宅風水觀念是文化的產物,所以在不同的文化共同體內,就會有不同的闡釋。風水理論內部存在很多相互矛盾的說法,不同的流派對于陰宅的選址、布局等有不同的觀點和方法,其理論明顯缺乏嚴謹的邏輯體系和科學依據,更多的是主觀臆斷和隨意發揮。
圍繞“陰宅風水”而產生的爭議,有其荒誕的一面。但就像人不能拔起頭發讓自己離地,同樣地,在生死命題中,文明的躍遷也很難不被群體的愚昧所拖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