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對數打回原形了,原本大家看到2023年的結婚人數出現增長后,以為24年的結婚對數會繼續再創新高,但是現實打臉了,直接是斷崖式的下跌了,而今年的人口大概率還會繼續下降了,銀發經濟得加把力了,拉動經濟靠老人手上的消費力了。
從民政部的最新的數據來看,去年全國結婚對數只有610.6萬對,相比23年的時候是減少了超157萬對,下降的幅度突破了20%,只能說23年的時候情侶們確實是被憋的太久了,當時全國結婚對數達到768萬對,相比2022年增加84.5萬對,出現近十年來的首次回升,而24年直接原形畢露了。因為從2013年到2022年這十年時間來看,咱們每年結婚對數的下降比例是5%上下的,等于24年一年就降了過去四年的幅度了,而結婚人數一少,那能生孩子的人也就更加少了,人口的數據大家估計能腦補出來了,因為24年的出生人口還達到了954萬人,比23年是多了50多萬人,因為23年結婚的人不少都在24年生孩子了,還有龍年很多人想要個龍寶寶,而不結婚的原因現在還是多方面的,年輕人愿意結婚的意愿在肉眼可見的下降了。
原因咱們得辯證的來看,首先就是因為24年是寡年的原因,23年該結婚的都已經結了,還沒結婚的覺得不適合結婚,就把婚期推遲或者索性就不結婚了;其次,在咱們整體社會老齡化之后,咱們年輕人已經沒有那么強的結婚欲望了,階層固化之后普通家庭的孩子是很難改命了,一代人的寒窗苦讀終究還是抵不過三代人的努力,而且過往高房價也透支了很多人對婚姻的憧憬,連房子都沒有的人是沒有資格去結婚了,因為可能別人看都不會看你一眼,這也是年輕人要先把自己過好,才會想著去結婚甚至生孩子的原因了。
當然,不管結婚對數如何變化,咱們未來出生人口的下降的這種狀態估計很難短時間逆轉了,就像現在各地都在持續延長婚假的時間,最短的是三天,長的有十天甚至大半個月,還有針對二胎、三胎的各種補貼,但是并沒有改變當下新生兒下滑的趨勢,年輕人現在都會算賬了,人生短短幾十年,打一輩子工,只為了結婚生子,然后讓孩子重復自己的打工生涯,很多人不想再這樣操作了,而對結婚來說,花銷的費用不亞于讓一個家庭掏空積蓄的程度了,從人大人口發展研究院中心在23年的一項報告中可以看出,在2023年咱們年輕人結婚的花費平均值達到了33萬元,這里面包括各種彩禮、婚紗、三金、酒席等等費用。
而這也是當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倍之多,差不多一個單身狗,需要在工作8年后才能攢夠結婚的花費,當然,是不包括買房和買車的費用,如果房子和車子都要具備的話,單靠個人收入可能需要到40歲甚至50歲才能攢夠房子首付和車子的款項了,所以,如果沒有家庭的托底和支持,大多數打工的男生是沒辦法結的起婚,所以很多人索性就躺平了,不追女生不結婚,四大皆空后發現月薪5000都根本花不完,只要沒有負債沒有戀愛,幾千塊都很耐花。
當然,結婚還只是第一步,對生孩子和養孩子的花銷也是一筆很大的支持,從中國生育成本2024版數據來看,咱們全國城鎮孩子在18歲之前的養育成本是達到了驚人的66.7萬元,可以說平均每年要花出去近3萬多元,每月就是3000塊了,差不多等于一個普通打工人月薪的一半了,而現在結婚的主力軍是97后到00后的這波人了,但是00后人口已經是減少的了,只有不到1.6億人,而80后那時候是有2.2億人,少的幾千萬人口也就少了很多結婚需求了。
對樓市來說,新生兒的減少,其實也就意味著學區需求的減少,沒有那么多孩子需要上學了,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老師去上課了,而買房結婚的需求自然也就減少了,婚都不接了,誰還去接盤新房做婚房了,老家的破房子簡單搞搞還是能住,隨著30后、40后老一輩逐漸老去,還會留出很多老家和農村的房子了,在城市混不下去了,回老家找間破房子住住,過著自由但是低欲望的生活,養養雞、養養狗,估計很多年輕人現在都在幻想這種退休的日子了,但是不結婚的人直接就過上了這種生活了,你說氣不氣人。
現在大家找工作,雙休已經是奢望了,單休甚至996都是福報,連自己休息的時間都不夠,再花精力去養娃帶娃確實是很辛苦的,而對樓市而言,已經不僅僅是要解決樓市政策的問題了,更多還是要關注人口方面的調整了,因為房子最終還是需要人來住和接盤的,沒有人的話,房子的金融屬性也就被慢慢剝離了,特別是很多三四線城市,純居住甚至連居住的屬性都在丟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