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派武俠小說,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三位大師——金庸、古龍和梁羽生。這三位大家的小說,風格各異,且各有千秋,也都各有相對固定的粉絲群體。
其中,梁羽生更為傳統,古龍是別具一格,金庸則是影響力更大。
別看這三位大家,各有各的創作風格,但是,他們也有不謀而合的地方,就比如說,他們都曾寫到過同一個人人物。
怎么回事呢?不妨一起來看看。
相比于古龍先生大多作品流于意識流(也就是架空歷史),金庸和梁羽生先生的大部分作品,總還是有一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時代作為背景。
所以,金庸和梁羽生作品中,書寫同一個人物的現象更為多見,比如彭瑩玉。
在金庸筆下,彭瑩玉是明教五散人之一,為人正直,足智多謀。只不過,因為他身份地位比較低,武功也算不上一流,所以,在《倚天屠龍記》中的影響力不大。
而在梁羽生先生筆下,彭瑩玉則是玄功要訣的創立者,是天下第一的武學大師。
在梁羽生《還劍奇情錄》中,彭瑩玉是龍虎鳳三杰之首的龍,是天下最負盛名的英雄和武學大師,雖然他沒有直接出場,但是,光彩絲毫不遜色于射雕中的大俠郭靖。
不過,彭瑩玉畢竟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所以,他在注重歷史背景的金庸和梁羽生筆下同時出現,也不算奇怪。
有一個人物,在金庸、梁羽生和古龍三人的筆下,都出現過,很有些耐人尋味了,他就是卓不凡。
最早寫到卓不凡這個人物的是梁羽生,他在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斗京華》和第二部《草莽龍蛇傳》中,都寫到了這個人物。
卓不凡的身份,是梅花門的一名弟子,人如其名,天資卓越,武功不凡。
卓不凡出道之后,本來是想加入太平天國,反抗滿清的野蠻統治,結果那時候天國已經覆亡,于是,他就加入了新捻軍,轉戰西北。
從人物形象上說,卓不凡很有幾分金庸筆下《書劍恩仇錄》中,紅花會好漢的氣質。就武功來說,他武功雖然不是頂尖,但也是可圈可點。
而到了古龍先生筆下,卓不凡的武功似乎有了進一步的增長。在古龍作品《護花鈴》中,卓不凡的身份轉換為昆侖派弟子,任務是與兩名同伴一起,去尋找丹鳳門掌門葉秋白,結果硬扛了對方一掌才坐下,贏得了“硬漢”的美譽。只不過,說起來也就是一個路人甲的角色。
卓不凡真正在武俠迷中揚名,還是在金庸先生筆下。
在《天龍八部》中,卓不凡是一字慧劍門的門人弟子,結果,整個門派除了他之外,其余六十余人全部被天山童姥殺光了,算是那個時代小門小派的悲哀歸宿。
而卓不凡,因為不在門中,逃過一劫。他偶然間得到一本秘籍,苦練劍法三十年,一出場就殺了河北幾名成名好漢,于是信心大增,自稱“劍神”,要在《天龍八部》中闖出一片天地。
按理說,這個時候的卓不凡,已經很有主角潛質了,身負血海深仇,自身則是得到奇遇,又是苦練了數十年劍法,出山之后,應該是人擋殺人,神擋殺神。
要知道,楊過、張無忌等人,雖然之前經歷坎坷,但也都是因為某次奇遇而苦練武功多年,從而一舉成名的。
楊過是因為發現了獨孤求敗的洞府,張無忌是因為得到了白猿腹中的九陽真經。
但卓不凡與他們不一樣,畢竟在《天龍八部》中,他注定是一個龍套角色。
他出山之后,第一個遇到的知名高手,居然是二掛之一的虛竹,結果虛竹根本就沒有認真對待,卓不凡就深受挫折,從此懷疑人生,并且杳無蹤跡了。
別看卓不凡在《天龍八部》中,就是一個龍套,但是,他居然還有不少粉絲。
很多人認為,卓不凡的武功是極高的,奈何《天龍八部》中的高手太多了,就顯不出來他了。
如果換成其他的作品,比如射雕三部曲,卓不凡可以大放異彩。畢竟,他的長劍之上,都可以發射出劍芒。
甚至,有人認為,卓不凡應該是金庸武俠中,用劍的頂級高手。
而實際上,卓不凡雖然功力顯得沒有那么高,但是,這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做派,卻的確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
假如從此之后,卓不凡苦練劍法,練成玄鐵重劍,木劍之后到了無劍的地步,真的有可能就是一個獨孤求敗了,那楊過、令狐沖和風清揚,豈不就是他的傳人了。
而在這之前,天下無敵的那些神話,也完全可以說是聊以自慰。
卓不凡,卓爾不凡,還真是一個很特別的人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