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下降讓智駕成為低價市場的購車新價值點
文|陳亮
編輯 |趙成
一年前,比亞迪(002594.SZ/01211.HK)用7.98萬元的秦PLUS榮耀版開啟了“電比油低”的價格攻勢;如今,比亞迪用6.98萬元的海鷗智駕版開啟智駕普及攻勢。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為,智駕技術引入全系車型,意在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讓全民智駕成為可能。
社會價值之外,智駕的全民普及化也是商業價值推動的重要產物。一方面隨著智駕解決方案逐年降本,智駕成本已經降至2000元,讓全民智駕成為可能;另一方面,在整車價格下探空間被極限壓縮的情況下,智駕成為2025年購車新利益點。
對于年銷幾百萬的傳統車企來說,補齊智駕的短板,是其維持銷量,尋求下一輪增長的新利器。
從奢侈品到必需品
2013年特斯拉(納斯達克:TSLA)推出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以來,受制于成本和規模較小的原因,智能駕駛一直是高端車的專屬品,也是高端車和平民車的分水嶺。
隨著國內新勢力的崛起,尤其是華為、蔚來、小鵬、理想等車企對于智能駕駛功能的宣傳,讓智駕逐漸成為購車決策的重要選擇因素。
J.D.Power發布的“2023中國新車購買意向研究(NVIS)”顯示,智能化體驗在購車決策中的影響權重上升到14%,成為繼汽車質量和性能之后的第三大決策因素,與汽車設計的權重持平,超越了品牌和價格。
智駕平權成為近年來市場上頻繁出現的聲音。2024年,小鵬MONA 03的出現,讓智駕不再是高端車的專屬,將城市NOA的門檻降低至15萬元。
成本的快速下降讓具有規模效應的傳統車企可以迎頭趕上。比亞迪在2024年開始秀出智能化肌肉,發布整車智能戰略,打造了璇璣智能化架構。
璇璣智能化架構類似于人類的大腦和神經網絡,可以做到實時捕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在毫秒之間將信息匯總反饋到一個“大腦”進行思考決策,迅速調節車輛“身體”狀態,大幅提升駕乘安全性和舒適性。
在明確整車智能和底層架構之后,《財經》了解到,比亞迪有5000多名智駕工程師投入到軟硬件全棧自研中。同時,與華為、Momenta、地平線等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商達成合作,推動智駕的落地。
2025年2月,比亞迪智駕能力全面上車,覆蓋6.98萬元到100多萬元的車型。此次比亞迪推出了三套天神之眼技術方案:天神之眼 A - 高階智駕三激光版(DiPilot 600)、天神之眼 B - 高階智駕激光版(DiPilot 300)、天神之眼 C - 高階智駕三目版(DiPilot 100)。天神之眼 A主要應用在仰望,天神之眼 B主要應用在騰勢及比亞迪品牌,天神之眼 C則搭載在比亞迪品牌。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天神之眼 C方案。該方案配置了12個攝像頭,其中前置三目,毫米波雷達5枚,超聲波雷達12枚。根據《芝能汽車》測算,采用英偉達Orin N芯片和地平線J6芯片的智駕域控成本預估在3000元-4000元。
盡管是低成本方案,但依舊可以實現按照導航規劃的路徑,完成上/下匝道、車道保持、巡航駕駛、自主換道、避開/繞行部分障礙物等駕駛任務,以及代客泊車AVP和記憶領航MNOA(紅綠燈啟停、復雜路口通行、自動超車、全場景繞行禮讓、博弈變道等功能)。
傳統車企的“智駕比時刻”
2024年中國傳統車企憑借新能源汽車的低價競爭戰略,迎來了自己的“智駕比時刻”。
根據LMC Automotive的最新報告,2024年全球汽車銷量達8900萬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汽車銷量3143.6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286.6萬輛,這意味著中國汽車銷量占全球銷量35%,新能源車占全球總銷量14%。
其中較為矚目的是比亞迪2024年全年銷量427萬臺,而特斯拉全年銷量為179萬臺,比亞迪銷量是特斯拉銷量的2.4倍。
銷量領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國傳統車企在智駕研發速度上開始加速。從2013年特斯拉推出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到2024年FSD的落地,特斯拉用時12年打造高階智能駕駛。
而比亞迪在2024年宣布投入1000億元用于智能化研發后,2025年就宣布首批20款平價車應用高階智駕,將智駕的價格帶擴展到7萬元至20萬元區間。
此外,比亞迪智駕的下放類似DeepSeek的出現,終結了高算力霸權,用100TOPS的芯片就可以實現高階智駕能力,有效提升效率。
中信證券認為,比亞迪此舉意義重大,公司2025年迎來智能化車型大周期、智駕滲透率有望高增。車型布局角度看,上沖高端化、中攻合資車、下走智駕普惠的梯隊已經基本形成。該機構認為,比亞迪智能駕駛系統的發布將顯著提升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力,預計中長期將帶來顯著的業績增長。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智駕平權,整個汽車行業都將迎來巨變。比亞迪2025年500萬臺銷量目標來看,100TOPS的產品將占全年銷量40%-50%,這也意味著有200萬-250萬臺的消費空間。
隨著開源模型的成熟,比亞迪將發揮智駕領域的“鯰魚效應”帶動更多車企進入到智駕平權階段,推廣平價車的智駕。
平價車大面積智駕應用,也將帶動算法、芯片、域控、連接器、雷達、線控底盤等一系列供應鏈企業的崛起。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也將從領先的三電布局走向領先的智能化產業布局。
責編:王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