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彌小木
有人說話,一聽就讓人覺得舒服。有人說話,一聽就讓人皺眉。
人到中年,發現自己說話,很難做到讓自己和別人同時都舒心,但有的人似乎天生具備說話讓人舒服的本領。這種說話的能力,換個詞,也許可以稱之為“不掃興”的說話藝術。
自從有了“不掃興”的覺悟,開口說話之前,會有意識地想:自己接下來要說出口的話,是不是會讓對方掃興?
如果會,那就不說,或者換種說法。
比如,前兩天,好友從老家出發,到達時已經是晚上20點,說自己要去吃飯。按照往常,我會覺得這么晚吃飯不利于消化,開口說一句少吃。
但一想到這么說,好像很掃興,也就默默地把打下的字刪除,回復了開心吃飯的表情。
這是在短信聊天時,有時間思考、刪除準備發送的內容,如果當面聊天,不見得有這樣的反應時間。
不得不說,自己在“不掃興”的說話藝術這條路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既然聊到“不掃興”,試著把這個話題拋給DeepSeek。DeepSeek給了很實用的建議:
————————
做一個“不掃興”的人,本質上是在社交中保持對他人的尊重、共情和積極的態度,避免讓自己的言行破壞他人興致或讓氛圍變得尷尬。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
1. 學會積極回應,而不是潑冷水
- 避免習慣性否定:當別人分享計劃、愛好或觀點時,不要立刻用“這有什么意思?”“浪費時間吧”這類負面評價回應。即使你興趣不大,也可以先肯定對方的熱情,比如:“聽起來挺有意思的,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的?”
- 用提問代替評判:如果對方的提議你不太認同(比如去某個景點、嘗試某種活動),先別急著反對,試著問:“為什么推薦這里呀?有什么特別之處嗎?”——既表達了興趣,又給了對方解釋的空間。
2. 管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 不把個人情緒強加給他人:比如朋友聚會時,如果你因其他事心情不好,可以適當表達“我今天有點累,但你們玩得開心就好”,而不是全程冷臉或抱怨“這地方真沒勁”。
- 避免“掃興式吐槽”:即使某個活動不符合你的預期,也盡量別用夸張的負面語言(如“太坑了!”“無聊死了!”)破壞他人體驗。可以委婉表達:“可能不太適合我,但你們喜歡的話就繼續!”
3. 尊重他人的興趣和節奏
- 不貶低別人的喜好:比如朋友喜歡追星、同事愛聊八卦,即使你不感興趣,也不必用“這有什么好追的?”“真幼稚”來貶低對方。簡單一句“能讓你開心就好”就能化解尷尬。
- 不強行改變他人計劃:如果大家商量好去爬山,你卻一直抱怨“不如在家打游戲”,會讓組織者感到不被尊重。要么參與并嘗試享受,要么禮貌退出,而非抱怨到底。
4. 適當參與,不強求完美
- 放下“怕丟臉”的心態:比如集體游戲時,不必因擔心表現不好而拒絕參與。大家更在意的是氛圍是否輕松,而不是輸贏。一句“我可能不太會,但試試看!”反而顯得可愛。
- 用行動支持他人:即使你不想唱歌,也可以在KTV里幫忙點歌、鼓掌;即使不擅長運動,也可以在球場邊加油。你的參與感會讓別人感到被重視。
5. 注意場合和表達方式
- 避免不合時宜的“真實”:比如朋友精心準備的禮物,即使不合你心意,也可以先感謝心意,而不是直接說“這顏色太難看了”。
- 幽默不等于毒舌:開玩笑要注意分寸,避免用嘲諷、揭短的方式活躍氣氛,尤其是對不熟悉的人。
6. 學會觀察氛圍,靈活調整
- 如果發現大家聊得開心,不要突然轉移話題到自己想說的內容上;如果群體興致不高,可以主動提出輕松的新話題(比如分享趣事、推薦電影),而非抱怨“怎么都沒人說話”。
7. 真誠比迎合更重要
“不掃興”不等于毫無原則地討好他人。如果確實無法接受某事(比如朋友勸酒、超出預算的消費),可以溫和但堅定地表達:“這次真的不行,但謝謝你的好意!”——真正的尊重是雙向的。
關鍵總結:
不掃興的核心是“共情”和“邊界感”的結合——既照顧他人的感受,也尊重自己的舒適區。通過積極回應、管理情緒、靈活參與,你能成為讓周圍人感到輕松自在的“高能量”朋友。
————————
DeepSeek用大白話解釋上面的建議,也很有看頭:
————————
說白了就是:別人開心的時候,你別故意潑冷水,實在不喜歡也別擺臭臉,給個面子就完事了。具體怎么做?我用人話給你拆解:
1. 別人嘚啵嘚的時候,別張嘴就“沒意思”
- 例子1:朋友說:“周末想去露營!” 你別說:“露營又累又喂蚊子,傻子才去!” 換成:“哇,你挺會玩??!準備去哪兒?”(先接話,再提問)
- 例子2:同事安利偶像劇,你不想看,但別說:“這劇腦殘!” 說句:“能讓你下飯就行!”(不認同但尊重)
2. 自己不爽的時候,別拉著別人一起喪
- 比如:大家聚餐,你心情差,可以說:“我今天有點蔫兒,你們多吃點!”(實話實說但別掃興)
而不是:“這菜咸死了,還不如在家吃泡面!”(一桌人瞬間冷場)
3. 別人喜歡的東西,再幼稚你也別嘲笑
- 經典翻車現場
朋友曬手辦,你:“多大人了還玩塑料小人?” ? 朋友再也不和你分享。
正確操作:“這頭發顏色挺酷啊,得攢很久錢吧?”(夸細節,不違心)
4. 集體活動別當“拆臺王”
- 反面教材:大家約好去爬山,你一路念叨:“累死了!早知道去網吧!”(組織者想揍你)
正確姿勢:要么跟著爬,拍拍照說“風景還行”;要么直接說:“我腳疼,下次約!”(別又去又抱怨)
5. 實在不會玩,裝個樣子也行
- 比如:KTV里你五音不全,可以:
? 幫人點歌、搖沙錘、喊“牛逼!”(氣氛組也是貢獻)
? 別說:“這歌土死了,換臺!”(全場冷場你負責)
6. 送你禮物,再丑也別當面嫌棄
- 送命回答:“這衣服像大媽穿的!”(送禮人心碎)
保命回答:“哇你還記得我喜歡藍色!”(夸心意,不夸審美)
終極秘訣:
“你可以不參與,但別砸場子”? 別人開心時,你跟著笑兩聲;別人分享時,你接句話;實在不喜歡,就閉嘴或溜走,別當氣氛殺手。
記住:大家和你相處不累,就是最高境界!
————————
DeepSeek給的建議很好,落實到實踐中,還得細細體會。
只要用心,總歸能與“不掃興”的說話藝術靠近。
Hi,我是彌小木
過好當下最要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