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幾乎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心理需求,只是有些人對此比較敏感,而有些人在當下比較舒適的環境中沒有意識到。如何才能有安全感?
安全感,除了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其實也跟自身的業力和習氣有關。有的人覺得多掙錢,有一定的存款才有安全感;有的人覺得有家人關心照顧才有安全感;有的人覺得自己有地位,被人認可才有安全感;有的人覺得有個健康的身體才有安全感……
當我們從佛法的角度去探討安全感的問題時,你會發現,其實所有人們通常認為可以帶給自己安全感的東西,都是不“安全”的,都是隨著時節因緣,隨著種種條件變化的,錢財、名望、地位、健康等等都是無常的。
在這個無常變化的世間中,并沒有什么是絕對安全的,所以,佛在《妙法蓮華經》中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如果一定要在佛法找到一種安全感,那就是要有正知正見,能如實地看待無常的世間,知無我、無我所,我們就不會被假相所欺騙,認為那是真實的,內心中才不會為了那些外在的假相而起貪愛執取;不貪愛,不執取,也就不會由此而引生出各種不安和痛苦,愛別離、求不得種種讓人不安定的情緒感受。
所以,只有內心安定,觀察并把握好自己的心念,才能建立初步的安全感。而真正的“安全感”,是要我們透過各種虛妄境界,明見我們本來具足的清凈心性,超越了生死無常,才是真正的安詳圓滿。
當然,如果你還不能做到上面這些,如果你能篤定自己人生的歸路,比如知道自己決定可以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那這也會帶來安全感。
人類所有的不安,都是因為對未知的恐懼,如果能確定自己的將來,那也就不會有恐懼了,自然就會有安全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