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伊始,上海市同濟醫院急診創傷救治中心在醫院“優質服務年”的背景下,首次試點將科普服務納入創傷中心急診的24小時服務范疇。原有的“創傷中心(急診)”號源升級為“創傷中心(急診+科普)”。凡來創傷中心就診的患者,接診醫生可根據患者需求,同步給予其健康生活相關知識的科普宣教。這不僅是醫學科普成為醫生常規工作的一項重要探索,也為老百姓主動獲取正規、靠譜的科普知識提供了有效途徑。
數據表明,長期以來健康知識一直是公眾科普的第一需求,但是在人人傳播、萬物皆媒的新媒體時代,如何獲取精準的科普知識,同時避免偽科普的干擾,一直是公眾和社會關注的話題,專業醫務人員成為健康科普的主力軍責無旁貸。近期,新修訂的科普法明確指出,要壯大科普人才隊伍、治理網絡偽科普流傳,這為公立醫院開展正規的科普人才培養和科普內容創作指明了方向。今年上海兩會期間,“以科普咨詢門診為抓手建設公立醫院精準科普陣地,鼓勵公立醫院在有條件的科室開設科普咨詢門診”的相關提案也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在此背景下,同濟醫院急診創傷救治中心的24小時科普服務應運而生。
上海大眾科學傳播“杰出人物”李俊為就診患者提供科普宣教
上海市同濟醫院急診創傷救治中心主任王韜表示,同濟創傷一直秉承“生命有痛,有你真好”的學科精神,力爭為創傷患者提供有溫度的醫療服務。急診科普服務的提供,不僅增加了患者就醫的附加值,也有助于進一步提升醫生的服務水平、預防意識、科普能力,切實踐行“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這也是在創傷醫學領域實現“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的重要探索,或將成為醫療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突破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