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點擊上方藍字“地產一品塘”,歡迎置頂或設為星標, 快速獲取地產干貨
大家好,我是地產高富帥。
曾經的地產圈,是外人眼中的"高富帥"聚集地。西裝革履,出入高檔場所,動輒談著上億的生意,過著令人艷羨的生活。但時代的風向變了,地產人的光環也在褪色。
我們曾經以為,手握資源、精通規則就能永遠站在金字塔頂端。但市場給了我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那些年,我們習慣了高周轉、高杠桿,習慣了在酒桌上談生意,習慣了用資源換資源。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這些"技能"突然不靈了。
轉型,成了每個地產人不得不面對的課題。有人轉行做起了自媒體,用專業視角解讀行業。
有人投身鄉村振興,在鄉野間尋找新的機遇;還有人放下身段,從零開始創業。這個過程,遠比想象中艱難。
但正是這種艱難,讓我們重新認識了自己。褪去了時代給予的光環,我們開始學習新技能,適應新環境,用實干代替空談。這個過程,讓我們從"虛胖"變得"精壯",從"浮夸"變得"務實"。
地產hr作為曾經行業頂峰時代的見證者,一直以來就是行業轉型的先鋒軍,回顧周邊的多數地產hr基本多數已經完全轉行,有些也加盟了其他行業繼續從事人力資源工作。
不過從大的環境來看,其他行業對地產人的排斥依然存在,很多行業認為地產人一直高高在上,習慣風口賺快錢,對很多地產人換行存在質疑。
近期地產一品塘獨家專訪了一位早期大型房企的hrd,給大家分享她的轉型之路,或許能給很多人一些啟發,地產人轉型之路似乎并沒有那么難。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這已經是小編與hr朋友的第三次交流了,我們約到了一個咖啡廳,她的故事一開始就非常吸引我。
地產高富帥:您是一個什么心態開始準備轉行的?地產hr現在的整體生態情況如何?
hr朋友:作為一個經歷了行業高峰期的hr,對地產行業也是非常敬畏的,這次徹底選擇完全轉型,其實也是一次電話的突然襲擊,讓我自己有點不知所措。
“芳總,集團這季度的優化比例…要提高到30%。“
2023年冬夜,當我作為HRD親手執行新一輪裁員方案時,一通電話卻讓我成了被優化對象。
握著冰冷的離職協議,我突然理解了那些曾坐在我對面的同事——地產HR的價值,難道只能綁定在降薪和裁員上?
地產高富帥:看起來確實是很多人力總都把自己裁員了,您后續對轉行有沒什么準備呢?,地產hr似乎如今都去賣保險了。
hr朋友:其實轉行這個話題圈子大家都在討論,但是似乎大家準備工作都不太足,而且都比較盲目。
在和多個HRD、獵頭朋友、咨詢機構做了深度溝通后,我發現觸目驚心的數據:
- 72%的地產中層在求職時遭遇「行業歧視」- 89%的轉型者陷入「高不成低不就」陷阱- 但依然有14%的人成功實現薪酬不降反升的跨越。
我也去觀察了一些成功轉型人身上的一些特點:系統總結了過往工作經驗,煉成了可遷移的認知金礦。
比如:有一個曾是Top1房企人力總轉型心理咨詢師,將多年積累的人才診斷、出具方案項目執行重構為企業家決策焦慮解決方案,客單價提升300%。
還有做地產精裝設計的經理,將多年的美學積累,轉型成為一個專為高端人群打造定制家裝設計方案的IP。
地產高富帥:說起轉型,我應該也算一個吧,獵頭轉型自媒體,不過也需要一個漫長的路,似乎前期都比較困難,也說說您目前這個賽道的一些情況吧。
hr朋友:我轉型初期時,也研究過很多大家口中說的風口賽道,包括近期一篇報告《2025年轉型地產人必看的25個紅利賽道》,低空經濟、機器人、職業教育等新興領域增速顯著。
但我最終選擇腦科學教育,原因有三:
- 社會剛需:青少年學習效率、心理健康等問題催生科學用腦需求;
- 政策支持:國家大力推進腦科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如“中國腦計劃”);
- 技術爆發:AI與神經科學的結合,讓教育個性化成為可能;
這個過程中,當我將所接觸的項目逐一篩選后,我問了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還是想去做教育工作,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大學時期有過一年的抑郁經歷,真的很痛苦!
地產高富帥:說起青少年的抑郁癥,這個確實現在越來越普遍,整體社會都在關注,這樣看來作為人力資源行業來看,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賽道。
hr朋友:當下也讓我看到,每年都有很多孩子因為學校教育內卷,家長不正當的養育方式而抑郁,甚至放棄生命!
所以,我堅定了人生下半程的使命:讓中國少1000個因為厭學而抑郁的孩子, 讓中國多1000個有學習力的孩子!
這期間,身邊還有朋友三番五次的邀請去做保險,但我告訴自己:中國售保險的的確不缺我一個,但中國當下的教育更需要我!
地產高富帥:這個行業看起來不錯,您是如何利用之前的一些資源跟專業知識去介入的呢?
轉型不是斷臂求生,而是“資源能力的重新組合”,我努力把做HRD積累的經驗和能力變成新賽道的核武器,以終為始系統梳理人才培養的核心素質項。
我先后待過3家世界500強企業,深知這些企業的選人用人的素質模型和標準,當見過世界很頂尖大學畢業的學生,其中不乏哈佛、麻省、耶魯的高材生。
我在想,如果我要培養一個未來AI時代下,依然能擁有進入這些500強大企業入場券的孩子,他們當下需要培養那些核心素質。
有了這個大的人才培養框架,我在選擇腦科學產品時,更能聚焦在核心價值上,如何將體力、心力、腦力的訓練融進產品體系中,真正幫助孩子的身心腦的成長。
11年積累的體系化標準化的sop,腦科學教練服務SOP標準流程,那些年積累的激發、使命感召員工的教練技術,成為激發孩子內驅力的底層邏輯。
地產高富帥:這個腦科學行業似乎比較合適有系統性思維的從業者,hr的朋友在這方面確實有一些優勢,長期與各種人群打交道,溝通引導能力強。
hr朋友:您說的非常對,轉型絕非“斷崖式跳躍”,而是“漸進式重構”。地產人身上其實還有很多能力需要總結與釋放。
我的過渡經驗可總結為以下三點:
1. “副業探路”:用最小成本驗證可行性。
我先以“社區講師”身份參與腦科學公益項目,既積累了授課以及相關知識的實踐經驗,又通過小范圍試錯驗證了商業模式以及測試了市場需求。
2. “能力補足”:跨領域學習的三個層級
知識層:系統學習腦科學與學習力、教育心理學等理論知識(如教育與腦神經科學專項課程);
- 技能層:掌握系統教學工具與課堂引導技術;
- 資源層:加入行業社群,與社區未成年保護工作站、教培、留學等機構建立合作;
3. 心態重塑:從“甲方思維”到“服務思維”
地產行業慣用的“資源驅動”模式,在教育領域需轉變為“用戶價值驅動”。我深知在當下這種下行市場下,好產品、好交付意味著客戶信任,意味著企業生存的生死線。
所以,在我接手的每一個家庭,從前期孩子天賦測評報告解讀、跟進課程培訓、課后追蹤學習效果、定期做家校溝通等等。
確保每一個孩子通過3個月時間100%能實現 記憶力、閱讀速度5-10倍提升的交付標準!
地產高富帥:您這個新行業能這么熱血沸騰,前期的工作經歷,估計也有不少坎坷吧,也給大家分享分享一些心得。
hr朋友:我從過去的轉型經歷中悟出了三條成事心法,簡單看起來就是系統化思維,專注把個人的核心技能提煉出來。
① 做“認知套利者”,不做“技能流浪漢,系統盤點「自我能力」。
? 項目全周期管理 → 可遷移到任何賽道做關鍵鏈路分析。
? 高周轉執行力 → 適配新興且細分賽道行業快速生長。
? 業務洞察力 → 轉型新賽道找到破局市場的關鍵機會。
② 啟動“職業生涯plan B”實驗
晨間7:00-8:30鎖定「認知提升時間」(附上近半年看的書單,非常有用,也幫助我穿越了多次轉型的黑洞期)
用周末開展最小化跨界實驗(案例:地產營銷總監轉型健康減脂抖音號引流健身房;地產客關總轉型心理咨詢小紅書引流幫助地產人打造心理賽道IP)。
③ 融入圈子,人是環境的產物,跟對人做對事
我自己加入多個非地產社群(我的選擇:本地女性成長社群+教培機構聯盟社群+商業私董會) 很多高質量的社群是付費的,圈子也是很重要的一項投資。
找到你的“轉型對標對象”(小紅書上有很多職場高管轉型的路徑拆解,多看多了解,直到找到自己的標桿)。
地產高富帥:感覺您是徹底走出了地產行業,也非常恭喜恭喜了,最后也給大家希望轉型地產人的一些建議吧。
hr朋友:到現在,我才發現過去十多年積累的能力從未消失,它們只是以另一種形式重生。
當我站在分享腦科學演講臺時,突然想起那個簽離職協議的冬夜。原來所有行業都會老去,所有行業都有周期,勇敢面對。
但那些在經歷行業周期波動中淬煉出的人際敏銳度、目標感,在深夜加班中磨礪出的系統思維,在人才管理選育用留中沉淀出的共情力,才是真正穿越周期的硬通貨。
我曾是一名11年地產HRD,現轉型成為一名腦科學教育從業者,經歷過至暗時刻,如今順利過渡,我更堅定地相信: 人生拿到的是,積極行動的結果!
聊到最后,確實已經優點依依不舍,這位hr朋友對于新行業的展望與面對挑戰的那種自信與從容真的很讓人感動。
身邊的地產人,如果你也正考慮轉型,或者想要做一些副業,掃碼進群,參與地產人轉型分享交流會,相信可以與這位人力朋友探討探討新產業,或許會有新的收獲。
今天就聊到這里,需要補充的朋友歡迎留言,也感謝大家這么好看,也愿意給我點贊。
您的認可,是對我最好的鼓勵
地產一品堂,80后 工科理工男 深漂18年 18年獵頭從業經歷,14年以上地產行業沉淀,關注地產戰略布局,產品運營,持續研究健康管理,個人微信:luyipin000;各位朋友可以加我隨時交流探討 共同進步;近期新增地產一品堂官方微信群,大家也可以加入,與更多的地產人+再創業者交流溝通,共同進步,還可以討論資產配置與大健康管理。
另外地產一品塘新增人才服務模塊,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添加聯系方式,一對一咨詢業務具體流程細節,私人定制職業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