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的掌舵人Sam Altman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對人工通用智能(AGI)的深度剖析,一經發布,瞬間點燃了全網對未來的熱議。他在文章中提出了關于 AI 經濟學的三大關鍵洞察,是理解 AGI 經濟影響的核心或者是沖擊波。
本文作者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數字經濟研究院副秘書長張禮立,文章來源于“張禮立數字經濟研究”微信公眾號。
本文大約1800字,讀完約5分鐘。
OpenAI 的掌舵人 Sam Altman 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對人工通用智能(AGI)的深度剖析,一經發布,瞬間點燃了全網對未來的熱議。這個 AGI 到底有多大能耐,能讓各界大佬都坐不住了?先給不太了解的小伙伴們科普一下,AGI,全稱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簡單來講,就是一個能在多個領域比肩人類,解決復雜問題的 “超級大腦”。雖說目前它的定義還存在一些爭議,但 Sam Altman 表示,AGI 的出現,就如同電力、晶體管、計算機和互聯網的誕生一樣,將成為推動人類創新的關鍵力量。OpenAI 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讓 AGI 的福利惠及每一個人。想象一下,在 AGI 的加持下,攻克所有疾病不再是天方夜譚,我們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盡情釋放自己的創造力,這畫面簡直不要太美好!
Sam Altman 在文章中提出了關于 AI 經濟學的三大關鍵洞察,這可是理解 AGI 經濟影響的核心或者是沖擊波:
智能與資源的微妙關系
AI 模型想要變得更聰明,離不開大量的訓練和運行資源,比如強大的計算能力和海量的數據。有趣的是,它們之間存在一種對數關系,這意味著投入的資源越多,模型的性能提升就越穩定、可預測,就像往儲蓄罐里存錢,存得越多,收獲越大。
成本跳水與普及狂潮
AI 的使用成本下降速度堪稱 “光速”,每 12 個月就銳減 10 倍。以 GPT - 4 到 GPT - 4o 為例,短短一年半的時間,每個 token 的成本就暴跌了 150 倍,這可比摩爾定律還要夸張。成本的大幅降低,必然會推動 AI 在各個領域的大規模普及,未來,AI 或許會像手機一樣,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能增長的經濟乘數效應
別小看智能的線性增長,它能帶來超指數級的社會經濟價值。這就好比往平靜的湖面扔一顆石子,激起的漣漪會不斷擴散。這種強大的經濟效應,將吸引更多的資本涌入 AI 領域,推動經濟迎來前所未有的爆發式增長。
當然,人工智能下一個重點是AI 代理。開個腦洞,以后你的同事里可能會出現 AI 代理,是不是很神奇?Sam Altman 預測,在軟件工程等特定領域,AI 代理將能夠承擔復雜的工作任務。當然,它們還需要人類的監督和指導,但毋庸置疑,它們的加入將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各個知識工作領域都會活躍著數百萬個 AI 代理,就像當年晶體管悄無聲息地融入經濟的每一個角落一樣。
Altman認為AGI 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不過短期內可能不太容易察覺。隨著 AGI 的發展,科學進步的步伐將大大加快,許多商品的價格會大幅下降,讓我們的生活成本更低。但像土地這種稀缺資源,價格可能會上漲。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個人的適應能力、決策能力和主觀能動性變得尤為重要。Sam Altman 強調,AGI 的融入需要公共政策和全社會的共同參與。OpenAI 提前發布產品,就是希望技術與社會能夠同步發展。同時,我們也要在安全性和個體賦權之間找到平衡點,絕不能讓 AI 淪為大規模監控和壓制的工具。
要讓 AGI 真正造福全人類,確保其利益的公平分配至關重要。雖然技術進步通常會改善健康和經濟狀況,但在平等問題上,我們還需要新的解決方案。Sam Altman 提出了一些極具創意的想法,比如為每個人分配 “計算預算”,以此保證 AI 資源的公平使用。他還提醒我們,資本與勞動力之間的權力平衡可能會被打破,需要盡早進行干預。這就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攜手合作,讓 AGI 的發展符合人類的長遠利益,也就是要做到平等與資源分配,讓 AGI 的紅利人人共享。
從Blog來看,Sam Altman 對未來是充滿信心,他展望到 2035 年,每個人都能擁有相當于 2025 年全人類智力總和的資源,這將釋放出多么巨大的創造潛能??!只要我們能夠降低智能的成本,讓更多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那么,由此帶來的社會效益將是不可估量的。想象一下,未來的世界里,每個人都能成為創新的源泉,那將是一個多么充滿活力和希望的時代。
總的來說,Sam Altman 的這篇文章,為我們勾勒出了 AGI 未來的美好畫卷,同時也提醒我們,在享受技術進步帶來的紅利時,不能忽視其中的挑戰和責任。AGI 不僅僅是一次技術的突破,更是推動社會變革的強大動力。只要我們合理規劃,全社會齊心協力,AGI 必將為全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和進步。我們正站在一個新時代的起點上,未來的走向,取決于我們當下的每一個決策和行動。 ■
Sam Altman 原文:https://blog.samaltman.com/three-observations
文章來源于“張禮立數字經濟研究”微信公眾號???????
圖文編輯:李卓然
責任編輯:劉菁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