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塔利班輕松占領喀布爾時,外界普遍認為巴基斯坦將成為這場勝利的主要受益者之一。過去二十年間,伊斯蘭堡一直支持塔利班,許多分析人士預測,隨著塔利班的勝利,巴基斯坦也將成為阿富汗戰(zhàn)爭的贏家。
然而現(xiàn)實很快打破預期:雙方關系非但未能加強,反而迅速惡化。關于巴基斯坦對塔利班矛盾政策的根源,地區(qū)問題專家阿巴斯·法亞茲進行了深入分析。
早有專家預見到這種裂痕,認為巴基斯坦對塔利班的“家長式”管控終將引發(fā)沖突。巴基斯坦希望阿富汗新政府能承認杜蘭線邊界、阻止巴基斯坦塔利班運動(TTP)獲得支持、協(xié)助推進巴基斯坦的經濟與基建項目,并限制印度在地區(qū)內的影響力。但塔利班試圖強調自身獨立性與身份認同,導致雙方矛盾激化。
一、緊張局勢升級
法亞茲指出,兩國沖突很快擴大。巴基斯坦陸軍司令公開表示可能對阿富汗領土實施打擊,隨后雙方互相指責并爆發(fā)襲擊。伊斯蘭堡開始大規(guī)模驅逐阿富汗移民,巴基斯坦空軍則對阿邊境地區(qū)發(fā)動空襲,引發(fā)塔利班強烈抗議。
二、巴基斯坦政策轉向
2024年11月起,伊斯蘭堡對阿富汗的態(tài)度出現(xiàn)調整跡象。巴方展現(xiàn)出對話意愿,塔利班領導人也表示愿加強合作。12月7日,塔利班代理國防部長穆罕默德·雅庫布·穆賈希德會見巴基斯坦大使阿卜杜勒·拉赫曼·尼扎馬尼時,重申全面合作的立場。
有跡象表明,TTP武裝分子家屬開始撤離阿富汗東部,暗示雙方可能達成協(xié)議。此外,塔利班與巴基斯坦情報部門合作管控境內武裝分子,巴政界也頻繁呼吁通過談判尋求妥協(xié)。
三、經濟與政治驅動
1. 安全問題
巴基斯坦原以為塔利班掌權會削弱TTP威脅,但塔利班未采取有力措施。TTP持續(xù)襲擊巴安全部隊,導致國內局勢惡化。動蕩還波及外國投資者,包括中國工人,威脅到中巴經濟合作。
2. 經濟需求
沖突加劇使兩國貿易銳減。巴基斯坦失去在阿富汗貿易中的主導地位,被伊朗等國取代。同時,巴參與區(qū)域能源項目(如TAPI天然氣管道)也因與喀布爾關系緊張受阻。
3.政治野心
巴基斯坦長期在阿富汗保持影響力,但塔利班掌權后,無論是阿新政府還是反對派均疏遠伊斯蘭堡。如今巴方試圖重獲話語權,但成功與否取決于外交策略的靈活性。
四、國際角色影響
1. 中國
中國希望巴阿關系穩(wěn)定以維護自身戰(zhàn)略利益,曾積極斡旋雙方和解,但遭到巴基斯坦軍方抵制。
2. 印度
塔利班與印度加強外交接觸引發(fā)巴方擔憂。伊斯蘭堡視印度在阿活動為威脅,竭力阻止喀布爾與印方走近。
3. 伊朗
伊朗利用巴阿矛盾擴大經濟影響力。巴方擔憂塔利班可能全面倒向德黑蘭,因此被迫尋求與喀布爾緩和關系。
五、巴基斯坦內部矛盾
法亞茲指出,巴政府與軍方的分歧是關系緩和的障礙。政界傾向外交解決,軍方卻堅持強硬路線,例如持續(xù)空襲阿境內目標。
巴塔關系的復雜性仍是地區(qū)難題。雙方和解努力受制于巴國內矛盾及外部干預。伊斯蘭堡面臨抉擇:延續(xù)高壓政策,還是轉向務實對話與合作。
背景鏈接:杜蘭線
杜蘭線是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間國際承認但存在爭議的邊界,全長約2640公里。1893年由英國殖民政府與阿富汗埃米爾阿卜杜爾·拉赫曼·汗劃定,穿越普什圖部落區(qū),將其分屬兩國。
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后,該線成為正式邊界,但喀布爾至今未承認,認為巴屬俾路支省與開伯爾-普什圖省為阿歷史領土。杜蘭線爭議是巴阿關系核心矛盾之一,包括塔利班在內的阿政府均避免正式承認,以防國內政治反彈。
對巴基斯坦而言,杜蘭線是維護領土完整的戰(zhàn)略邊界。但邊界兩側的普什圖族群及TTP武裝分子使該地區(qū)長期動蕩,成為巴阿摩擦的根源。
您的點贊、支持、關注和轉發(fā)是我們持續(xù)更新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