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說過,因為美國針對中國關稅政策的變動,使得在國內生產的產品以及零部件,成本因為關稅而增長不少。所以像板卡部分,華碩、微星和技嘉顯卡都在官方漲價,而華擎更是將產線搬離了中國,從而避免關稅上漲帶來的成本提升。不過就像我們之前聊過的一樣,這顯然不是一個顯卡行業這么簡單,考慮到國內生產的電子數碼產品實在太多,這意味著有更多領域的廠商不得未雨綢繆提前打算。
這其中顯示器廠商是比較緊張的,因為全球幾乎所有顯示器廠商都在國內生產顯示器,而除了OLED之外,大多數LCD顯示器的面板也是在國內和中國臺灣生產的,而美國又是全球顯示器消費大國,廠商是無論如何繞不過的。目前據悉很多在美的廠商開始對顯示器面板進行囤貨,預計囤貨量會達到300萬片,另外因為關稅的問題,全球顯示器的價格也會有5%的提升。
根據海外的判斷,新的關稅政策不僅僅是讓廠商囤積面板,更重要的是可能帶來新的一波洗牌。行業的競爭將會更為激烈,而一些二線品牌本來談判議價能力就不夠,在這輪成本上漲之際,可能要付出更高的代價來采購面板并且維系自己并不多的銷量和市占率,長期來看我們預計可能國內外總會有一些顯示器品牌的競爭力會下降,特別是一些本來依靠低價來吸引用戶的品牌,有可能難以維持自己的優勢。
相對來說,一線品牌的顯示器廠商,可能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會小一些,一方面是議價能力更強,另外選擇面也更多,在加上像三星這樣的廠商本身也有OLED面板,所以一線品牌或許會在2025年擴大自己的優勢,戴爾、三星、LG等品牌應該不會有很明顯的漲價,另外像Mini LED顯示器,由于受到OLED顯示器的積壓,即使面板漲價,但是成品部分要說比之前有明顯漲幅,也不是太現實。
目前所知的廠商中,戴爾、三星等肯定是有囤積面板以備顯示器整體成本的提升,但是這樣在短時間里囤積面板,也造成了顯示器面板價格小幅地提升。這波需求從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會更明顯在今年第一季度體現出來。不過對于國內來說,受到的影響并不會太大,畢竟大多數顯示器都是在國內生產,面板也來自于國內,即使受大氣候影響有點漲價,應該對國內用戶不產生明顯的影響,Mini LED顯示器該降還是得降,OLED顯示器繼續成長也沒啥疑問。
現在的問題是一些廠商因為要面臨關稅的問題,不得已將產線搬遷出國內,這樣出口的時候就不會有什么影響了,比如將產線搬到東南亞或者中國臺灣,但這似乎只是權宜之計,誰也不知道美國的關稅大棒在什么時候會揮舞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頭上。之前美國已經威脅對臺灣征收高達100%的半導體芯片關稅,如果成真,電子產品似乎沒有任何品類能逃得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