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利工程體系中,水庫大壩是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它承擔著防洪、灌溉、供水、發電等多種重要功能,對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起著不可或缺的支撐作用。然而,水庫大壩一旦出現安全問題,引發潰壩等事故,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威脅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破壞生態環境。因此,建立一套科學、完善、高效的水庫大壩安全監測系統極為必要,它如同大壩的 “智慧守護者”,實時掌握大壩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并預警潛在風險。
水庫水雨情監測是大壩安全監測的重要一環。通過分布在水庫流域內的雨量站、水位站等設備,能夠實時采集降雨量、入庫流量、庫水位等數據。這些數據為水庫的調度運行提供了關鍵依據。比如,在暴雨來臨前,依據實時監測到的降雨量和上游來水情況,水庫管理部門可以提前做好泄洪準備,合理調節出庫流量,避免水庫水位過高對大壩造成過大壓力,有效防范洪水漫頂等事故發生,保障大壩及下游地區的安全。
大壩滲流、滲壓監測同樣不容忽視。滲流異常可能導致壩體土壤顆粒流失,削弱壩體強度;滲壓過大則可能引發壩體滑坡、坍塌等嚴重問題。通過在壩體內部和基礎部位埋設滲壓計、測壓管等設備,能夠精確監測壩體不同位置的滲流壓力和滲流量。一旦發現滲流、滲壓數據超出正常范圍,就意味著大壩可能存在隱患,管理部門可以及時采取措施,如進行防滲處理、加固壩體等,防止問題進一步惡化。
位移監測是評估大壩穩定性的重要指標。大壩在水壓力、自重等多種荷載作用下,會產生一定的位移。通過高精度的全站儀、GPS 監測設備等,對大壩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進行實時監測。微小的位移變化或許不易察覺,但持續的、異常的位移可能預示著大壩結構的破壞。例如,當監測到壩體某部位位移速率突然增大,就需要立即進行深入檢查和分析,判斷是否存在壩體裂縫擴展、基礎松動等問題,以便及時采取加固修復措施,確保大壩的安全穩定。
水庫大壩安全監測系統是一個綜合性、系統性的工程,它通過對水雨情、滲流、滲壓、位移等多方面數據的實時采集、分析和處理,為大壩的安全運行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如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監測系統中的應用,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將更加智能化、準確化,能夠更及時、準確地發現潛在安全隱患,為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筑牢堅實的安全防線,守護好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態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