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私域直播監管趨嚴,被曝光的消息著實不少。某某公司被罰,某某企業被查,甚至登上了地方媒體平臺的頭條,乃至央視新聞。這些事件不僅讓涉事公司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也讓整個老年健康產業蒙上了一層陰影。包括很多人目睹、知道、聽說的,不乏因牽涉保健品案件而被抓、被罰的案例,這些事實令人深思。
但,在這場行業的“雪崩”中,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老年健康產業經歷了30多年的野蠻生長,許多企業逐漸偏離了行業的初心和本質。在所謂的“模式創新”中,一些企業越走越偏,最終迎來了如今最為嚴格的監管時代。大量的客戶投訴無法得到妥善解決,社會矛盾不斷積累,導致行業的公眾形象一落千丈,甚至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今天的局面,可以說是整個行業從業者放任自流、自食其果的必然結局。
監管趨嚴,行業規范的必然趨勢
不可否認,基層監管在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層層加碼或矯枉過正的現象,但從整體來看,監管體系的運作是依法依規的,目標明確,執法標準清晰。政府的核心任務是規范市場,營造一個合法、透明、被廣大百姓認可且有稅收貢獻的老年健康產業。這一目標不會因為個別企業的違規行為而改變。
然而,行業的現狀卻令人擔憂。許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觸碰法律紅線。例如:
假專家與虛假診療:一些企業通過包裝“假專家”或進行虛假診療來吸引客戶。沒有專家身份,客戶不信;有了“專家”身份,卻踩了法律紅線。這種兩難境地,正是許多企業陷入困境的根源。
假機構與虛假背書:某些企業利用“**扶貧工程”“**公益組織”或“**科研單位”等虛假身份進行第三方背書。這些捏造的身份一旦被核實,企業就會被定性為詐騙,相關責任人也將面臨法律制裁。
非法集資與高額返利:銷售返利、高額返利等模式本質上屬于非法集資,其危害性不言而喻。一旦資金鏈斷裂,企業不僅會面臨法律制裁,還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行業亂象的根源,背離本質,追求暴利
老年健康產業的亂象,根源在于許多企業背離了行業的本質。健康產業的核心是為客戶提供科學、有效的健康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改善生活質量。然而,一些企業卻將重心放在了“模式套路”和“快速收割”上,忽視了產品和服務本身的價值。
這種背離本質的行為,不僅損害了客戶的利益,也破壞了行業的生態。當客戶對行業失去信任時,整個市場就會陷入惡性循環。最終,那些真正想做好產品和服務的企業,也會因為行業的負面形象而舉步維艱。
在當前的嚴管時代,規范經營已經成為行業的唯一出路。作為從業者,我們必須明確以下幾點:
第一,絕不能觸碰法律紅線。
無論是虛假宣傳、非法集資,還是假冒專家和機構,這些行為都是法律明令禁止的。一旦觸碰紅線,不僅企業會面臨重罰,相關責任人還可能承擔刑事責任。因此,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確保企業的每一項經營活動都合法合規。
第二,做品牌、做產品線,長線經營。
在規范經營的基礎上,企業應該將重心放在品牌建設和產品研發上。通過文化營銷和品牌營銷,逐步贏得客戶的信任。與其依賴夸大宣傳和虛假承諾,不如用實實在在的產品和服務打動客戶。
第三,摒棄暴利思維,提升專業服務能力。
老年健康產業不是一個賺快錢的行業。我們需要摒棄暴利思維,專注于提升團隊的專業服務能力。只有為客戶提供真正有效的健康解決方案,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企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行業的未來,必然是一個不斷規范化的過程。政府會逐步建立健全老年健康產業的法律制度和行業規范,而作為從業者,我們也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服務水平和發展質量。只有為客戶解決問題,為社會創造價值,企業才能長久發展。
當然,任何行業的規范化發展都需要一個過渡期。在這個過程中,生存下來是每個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但我們必須時刻牢記:規范經營不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老年健康產業正處于一個關鍵的轉型期。在這個階段,那些能夠堅守初心、規范經營的企業,才有機會在未來的市場中勝出。而那些試圖通過投機取巧、觸碰紅線來獲取短期利益的企業,終將被市場淘汰。
作為從業者,我們需要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以更專業的態度服務客戶,以更長遠的眼光看待行業的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行業的嚴管時代中生存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