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方清
近日,一段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顯示價值上千元的年貨被遺棄在高速公路的服務區垃圾桶內。2月6日,有網友在貴州龍里高速服務區的垃圾桶內發現了排骨、臘肉、蔬菜等年貨。隨后,經多家媒體調查,證實此事發生在貴州湄潭縣的道安高速洗馬停車區。
據疑似當事人海舟(化名)透露,由于路途遙遠且交通擁堵,肉類等食品出現了變質的風險,不得不將其丟棄。海舟表示已經收好了耐存放的食物,并將易腐爛的部分留給了環衛工人。她還表示感謝父母的心意,并承諾每月會給家里寄錢。
看了這個新聞,我內心感覺堵得慌。
一方面,我理解當事人因路途遙遠擔心食物變質的心情,但是對其將食物扔在服務區垃圾箱內的做法不能茍同。因為扔進圾桶箱內的東西很可能被當作垃圾處理掉,只因此次食物量太大且包裝完好,所以被人撿出來,并使事件曝光。
當事人若事先就有將食物送人以免浪費之意,完全可以直接交到環衛工手中,或者放置在干凈處委托值班人員轉交給環衛工,這才體現出對食物的尊重,更是對父母一片心意的尊重。
現在父母準備的一大堆好端端的食物這么隨意地扔掉,如果真被當作垃圾處理環節,那冥冥中真的會寒了父母一片心!
另一方面,父母偷偷地或硬將年貨塞進車內也好,返程路途遙遠、又遇意外堵車也罷,看似是造成當事人不得不將易腐爛的食物中途拋棄的理由,但實則從中折射出現代家庭成員之間缺乏基本有效溝通這一真實痛點。
父母苦心孤詣為好不容易過年團圓的孩子準備的年貨,肯定是希望全部吃到孩子嘴里,絕不會忍心被當作垃圾扔掉,也不會舍得輕易送給旁人。如果他們預判或理解到可能出現這樣的結果,也會改變方式給孩子準備一些不易變質的東西。
所以看似一個插曲,實際暴露出涉事兩代人在捎帶年貨這個事情上各持己見、各行其事。既無具體有效的溝通,也無合理可行的方案,于是造成事與愿違的遺憾。
而更深層的原因,則是如今聚少離多的兩代人之間認知與情感的紐帶其實在無形中銷蝕了不少,“物化”維系的成分反倒增多。猶如每回團聚父母都狠勁給孩子拿東西,而孩子呢,更多的盡孝與報恩,則無非是往家里多打錢。
這是親情的失落與傷痛,
留給我們的,只是且行且珍惜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