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產業如火如荼的電氣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智駕無疑是當紅炸子雞賽道,成為資本寒冬時代少有的融資機器。
據不完全統計,在資本冰封的2024年,智駕領域產生了185起重要投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更是超370億元,甚至有些企業成立短短幾年,就已經啟動IPO。
可以說,在風口之下,但凡有份漂亮的PPT,都是能分到點湯喝的。
然而,隨著技術創新格局的逐漸穩定,這個賽道的風似乎要停了。
還記得年前,小柴報道過,曾作為大資本眼中的明星智駕企業縱目科技開始節衣縮食,被爆出「停發工資,只發基本生活費」,并一度沖上熱搜。????
據當時的消息,該公司召開全員會,因業務沒有達到預期,所以停發工資,只發基本生活費。
這一消息曝出后,在業內掀起熱議,縱目科技可是明星智駕企業啊,絕對的融資機器。
公開資料顯示,其成立以來先后融資十輪,一路融到E輪,總規模二十幾個億,背后資方不乏小米、聯想等互聯網科技巨頭,甚至還在新三板成功上市。
同時,其還是國內率先獲得整車廠量產項目定點合同的自動駕駛企業之一,背后的客戶包括理想、賽力斯、長安、嵐圖和中國一汽等巨頭車企。
當時,小柴以為,停發工資,或許只是縱目科技短暫性的經營困難,而在兩周前,其創始人唐銳在全員會上承諾「尋求并購解決欠薪」問題,甚至創始人還稱計劃「出售智駕泊車業務」,并「推進老股東融資」,一切都看上去正常,至少有希望,沒有到最后一步。。無數員工也是被這些承諾誘導,在被欠薪的情況下一直堅持,和公司共渡難關。
但萬萬沒想到,才過了個年,縱目科技就徹底進入了「死亡」倒計時。
最新消息顯示,節后開工,縱目科技的全員收到一份通知,公司將斷電封樓,員工須在此之前取走私物或辦理離職證明。??????
有媒體走訪發現,目前縱目科技辦公大樓已加強安保,員工進出受限,且有工作人員在大門玻璃上粘貼不透明貼紙,阻擋外部視線。
而在通知的另一面,無數員工則在風中凌亂,因為這一紙通知給員工帶來的遠不只是失業那么簡單。??????????????????
據員工爆料,目前打工人的賬戶被封、社保斷繳、工資清零,就連被拖欠的工資也沒有下文。
創始人也是早早跑路了!有消息稱,目前縱目科技創始人已遠遁美國。???????
還有爆料稱,除了創始人唐銳,很多高管集體失聯,員工被欠薪3-4個月,12月開始斷繳社保公積金,十幾名產婦社保斷繳無法領取生育津貼……
還有消息稱,去年11月,就有業內消息稱,縱目科技700多名員工未收到工資,社保公積金斷繳,部分員工被迫發起勞動仲裁。當時,縱目科技還稱「年底國資融資到賬」。
那么現在看來,國資到賬、尋求并購的說辭,沒有一項兌現了的,或許這只是縱目科技的高層為了全身撤退而給員工畫的餅。
話又說回來,企業經營不下去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合理合法的解決員工后續問題是一家企業最基本的擔當。而像縱目科技這樣的明星企業,竟然把員工當猴耍。???????
要知道僅社保這一項對很多在外拼搏的打工人來說那是相當重要的,一旦斷繳,可比拖欠幾個月工資更慘。
更可氣的是,他們為了省掉那筆裁員賠償,或者說,在工資發不出來的情況下,持續的給員工畫大餅,讓員工和公司一起耗著,耗到公司徹底倒閉,這無異于謀財害命。
在微博上,不少疑似員工爆料,「千名員工的工資幾個月沒發,走投無路了」「高管跑路,1000員工12月和1月社保均未繳納,孕婦無法領取生育金……」?
因為那些員工的背后,都是一個個家庭,如今這種背景下,被拖欠幾個月工資、社保斷繳,甚至為了趕員工離開,粗暴的封樓停電,可能導致的就是一個個背負著車貸、放貸的家庭的隨時破產。??
而如今這家公司,不僅畫餅讓員工為他們失敗的創業買單,一起耗著,還目無王法的一紙通知,就把所有打工人拒之門外,而創始人,已經在大洋彼岸過上了讓人羨慕的生活。這一系列行為讓人無法同情這家公司就這么走向了終局。???????
而要知道,不管是這家公司的出身,還是創始團隊背景,可以說都是非常體面的。比如失聯跑路美國的創始人唐銳,其是清華電子工程碩士,在硅谷 20 年汽車電子研發背景,2013年回國后,在上海張江成立了縱目科技。?
2015年至2022年期間,縱目科技先后進行了10次融資,完成了A輪到E輪的融資,投資方包括聯想、小米集團、君聯成業等明星資本,當時估值超90億元,成為中國ADAS賽道的一只獨角獸。
2017年,縱目科技首次在新三板市場掛牌,但數月后便宣布摘牌。隨后轉戰科創板、港股嘗試上市,但最終都沒有結果。
根據其招股書數據,2022年,縱目科技在公司總部位于中國內地的供應商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4.9%。在中國乘用車APA泊車解決方案市場中,縱目科技在公司總部位于中國內地的供應商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5.6%。
其客戶也不算少,包括理想、賽力斯、長安、嵐圖、中國一汽都是其大客戶,貢獻收入達到總收入的93%。??
然而光鮮的的背面異常殘酷,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縱目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2.25億元、4.69億元、4.98億元,分別虧損4.34億元、5.88億元、5.64億元,累計虧損近16億元。??????????????????
虧損持續擴大的背后,則是縱目科技把自己的盤子越鋪越大,導致資金開始分散。
而為何想一口吃個胖子,如果從講故事上市融資的角度來看,這是很多國內科技企業的通病。然而,一旦上市沒按照計劃進行,隨時都有可能暴雷,顯然,縱目科技的結局早已經寫好了。
然而,這樣的解決,被坑的還不止員工,一種投資方更是哭暈在廁所。比如根據其上市前投資者來看,聯想系合計持股近10%。
而小米產業基金持股4.73%。其中,小米在2021年受讓了1.51億,同時投資了0.6億,合計投資大約2.1億。那么如果縱目科技就此畫上句號,小米這兩個億就等于打了水漂。
那么從行業視角來看,縱目科技走向今天這結局,除了自身盤子越鋪越大、上市未果等原因之外,還有哪些原因呢???????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隨著技術的逐漸進化,以及新能源市場格局的逐漸穩定,相關客戶,開始發力自由的智駕技術,那么第三方解決方案商,在沒有明顯差異化路線的背景下,很容易被整車品牌找到平替。????????????
那么隨之而來的就是資本泡沫的破裂,而泡沫一旦破裂,這些被外部資金奶大,尚未實現自我造血的所謂明星企業,立馬就會原形畢露,這一點,無疑也是整個智駕行業都在面臨的問題。
這也就不難看出,智駕賽道的大洗牌實際上已經開始了,而縱目科技走向「暴雷」絕不會是最后一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