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漢末三國這段歷史,人們往往只關注曹操、劉備兩大集團,有的人欣賞曹操,有的人崇敬劉備,喜歡東吳孫氏集團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其實,東吳政權并非“打醬油”的角色,如果不是兩位人物的英年早逝,他們甚至可以改寫這段歷史!在某種程度上說,這兩位人物的離世,從側面幫助了曹操、劉備。那么,這兩位東吳的精英到底是誰呢?
一、“小霸王”
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被人們稱為西楚霸王,而東吳也有一位霸王式的人物,他就是東吳政權的奠基者孫策!在三個政權形成的過程中,孫策占領江東是最為迅速的。興平二年(195年)冬,孫策率領父親的舊部千余人離開壽春,渡過長江。到第二年秋天的時候,孫策已經攻占了丹陽、吳、會稽三郡。
建安四年(199年),經過一段時間的整頓后,孫策再度出兵,接連攻克廬江、豫章二郡。孫策在短短數年間就取得了如此的成功,引起了曹操的震驚,他特意向王朗詢問道:“孫策何以得至此邪?”孫策的成功,讓屢戰屢敗的劉備相形見絀。北宋文人何去非就認為,“策能以敝兵千余,渡江轉斗,不數歲而席卷江東,此其過備遠矣?!?/p>
二、英雄隕落
孫策是一位積極進取,想要奪取天下的人物,他在平定江東后,就將目光投向了北方。當時,袁紹、曹操之間爆發了戰爭,雙方在官渡展開對峙。此時的孫策決定趁機進軍中原,率兵偷襲許昌。然而就在他打算行動之時,被原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刺傷,結果重傷而死,年僅二十六歲。如果孫策不死的話,曹操恐怕也很難戰勝袁紹,統一北方。
第二位早逝的江東精英就是周瑜!周瑜與孫策同歲,兩人的關系十分要好,他在孫策進軍江東的過程中,也立下了不少戰功,是孫策的左膀右臂。在孫策死后,周瑜輔佐孫權,穩定了江東的局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親率大軍占領荊州,并且派人向孫權下書。周瑜力主作戰,并親率三萬精兵在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擊碎了曹操的統一天下的夢想。
三、英年早逝
赤壁之戰后,周瑜率軍進入荊州地區,在南郡之戰中擊敗了曹仁、徐晃,奪取了軍事重鎮江陵。此時的劉備雖然占據了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四郡,但沒有什么發展的空間,于是想向孫權求取南郡。對此周瑜表示反對,因為他不想讓劉備做大。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還向孫權提出了一個宏偉的戰略規劃。
周瑜的規劃是這樣的,“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并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孫權對此表示贊同。于是周瑜打算返回江陵,為入川做準備。如果周瑜的計劃實現,那么劉備也就沒有什么發展了。然而,周瑜在行至巴丘時卻病死了,終年三十六歲。之后魯肅繼任,將南郡借給了劉備。
參考資料:1.《三國志》;2.《資治通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