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如此特別,我又怎會失望 ?
文 | 伊姐(周桂伊)
《封神2》口碑在今年春節檔斷崖下降,網上甚至出現了觀眾貼臉開罵烏爾善。
觀眾總結的槽點很多,比如殷郊的“三頭六臂”法相像“藍精靈”或者“開瑞坦”,道教之祖在片中竟被殷郊吸干法力,威嚴的四天王無腦巨嬰,姬發鄧嬋玉感情戲太多,鄧嬋玉戀愛腦……
等一下,別的我都可以接受,說鄧嬋玉戀愛腦,我一定要說幾句。
因為,她是我這幾年在大銀幕上,難得一見的真大女主。
早在2023年《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上映時,紅書網友便已通過短短幾秒的彩蛋鏡頭作出判斷——
鄧嬋玉出場就爆。
《封神第一部》彩蛋中的鄧嬋玉,那爾那茜
“她頂胯后腰的身型,就像是人馬合一、經常征戰沙場的女將軍。”
小紅書網友@電影解藥
但她最打動我的并不只有姿態,而是她的成長是起伏真實的。
她沒有活在一個“身份”里,她活在有血有肉的感悟和成長里。
她當然是絕對的權力上位者,這點烏爾善用了一場洗澡戲完美表達出來。
露側肩、打濕頭發,在男副官的害羞臉紅里,她毫不猶疑站起來,威嚴踱步,“你有話就說”。
小紅書網友@第二十小時
這是一種權力壓制帶來的視角,是女性對“男性性別”漠視的具體表現,她根本不在乎站在面前的人,是什么性別。
她全身心只有對姜子牙調虎離山計的掌控,穩坐軍中。
這是大部分女性從沒擁有過的視角和體驗。
熱搜詞條“上位者的詞典里沒有害羞”,是非常醍醐灌頂的。
這個鏡頭和她剛騎馬進入西岐,聽到將士們唱的歌,形成互文。
“有女懷春,河水其泱。何不同舟,共泛水中央。有女獨行,山野其荒。何不同車,共赴道路長。”
男副官怒斥:竟然敢對將軍唱這些淫詞艷曲!
鄧嬋玉說:“讓他們唱!大聲一點!”
她春風得意、睥睨天下,把“調戲”當作一種“樂子”,分外“享受”。
性轉就是一個男大王凱旋歸來,一群散發著荷爾蒙香氣的婢女們極盡柔軟,一直唱:“于皇武王!無競維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后。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
大王能不爽嗎?
還是那句話,這是大部分女性從沒擁有過的視角和體驗。
如果烏爾善的鏡頭一直沿著這種“爽感”寫下去,封神二的豆瓣分可以高不少。
但我覺得珍貴的就是,烏爾善寫的鄧嬋玉,仿佛餃子刻畫的哪吒,從來不是臉譜化的。
“沒有人說完我命由我不由天后就不再糾結,哪吒一直有嚴重的外貌焦慮,哪怕都說你是錯的,說多了一百遍,你就慢慢地開始自我懷疑。真實人性是復雜的。”
鄧嬋玉內心深處有很多迷茫和悲傷,她是出生在馬背,幼童時代,就跟著父親南征北戰的人。
她很會打仗,但她其實并不清楚“戰勝為了什么”,她給自己的理由是——
“為家族榮譽而戰。”
她和姬發其實是“逃避的對照組”,姬發在《封神1》明白了“你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
但在《封神2》里,姬發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我去找殷壽自首,我死了一了百了,一命換所有”。
他們的關系有荷爾蒙感,但很多的是“來教會你新信念”的人。
大家吐槽電影里有一場水中戲,鄧嬋玉不得不由姬發幫忙,卸掉殷壽賜的黃金戰甲,才浮出水面。
網友發問:“怎么能讓姬發給鄧嬋玉水中脫衣互相嬉戲?”
錯了。
那里面根本沒有嬉戲,只有生死交接,是充滿隱喻的一刻。
鄧嬋玉脫下的是虛偽的軍權、壓迫的“父權”,什么君上獎賞、什么家族榮譽,和老百姓人家對女兒的“扶弟魔”規訓、守“祠堂忠潔”,本質有啥區別?
她才開始反思,姬發說那句“你是為了死人而活”。
那一刻,她第一次露出了血肉之軀的柔軟。
后面被罵得更多的,是她在西岐與民同樂,甚至化妝,被媒婆勸說(媒婆這個情節設定是真的沒必要,的確影響品味)。
但篝火戲是好的,那是她一生沒體會過的——快樂、和平、輕松、溫暖。
她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不管做間諜潛入西岐,還是勸說聞仲放過百姓,在這矛盾的立場背后,是設計姜子牙努力看清她脖子后面“十絕陣”那段戲,點出的意義。
姜子牙:“哎呀,我正忙天下大事呢。”
篝火宴會的老奶奶:“老百姓開心,才是天下大事。”
鄧嬋玉以身相殉,殉的不是給任何一個異性王子的感情,殉的是“不殃無辜,不求私利,天下大同,國泰民安”。
誰不說一句,這種大智慧、大愛、大氣魄,才是“天下共主”。
我非常喜歡最后她要姬發唱《詩經》的歌,戰爭類型電影容易宏大卻流于表面,有感傷和共情反而很難。
《封神2》離場感被保留的那些好,一半是這首歌給的。
鄧嬋玉最后時刻,跟少女懷春毫無關系,她想起來初入西岐的意氣風發。
那個時候兩個對立的國,還沒有血流成河,還有歡聲笑語。
如果那個場景可以永恒,那場篝火,就永遠不用熄滅。
她說“自己回家了”,可她是一生南征北戰沒有家的人,她能回哪兒呢?
她應該想到了爸爸,因為她曾說過“我最大遺憾就是沒有死在家人身邊”。
那一刻鄧九公終于不再是一個領導、一個符號、一個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是她的歸宿、溫暖和寄托。
無論如何,鄧嬋玉的感情,和懷春都沒有關系。
這是一個英姿颯爽、屢戰屢勝,但逐漸回歸“人的本體”,尋找到意義的人。
一個連溫暖、老百姓、日常煙火都不懂的人,不可能真正地心懷天下,悲憫蒼生。
我之所以很想寫一下鄧嬋玉,不單純出于電影解析,也沒收《封神2》的公關費。
我最想說的那句話是,只相信“爽感”的大女主,注定是空心的。
在日常生活觀察里,我發現那種凡事喜歡喊性別口號、把話說絕對,喜歡“絕對剛硬”的女性,生活里的實際行為,往往最戀愛腦,最輕易會失去邏輯,最容易被情緒綁架。
我想通過寫一筆鄧嬋玉,告訴自己的讀者——
不要把“大女主”想成一個刀槍不入的符號,不允許她有成長的過程,不允許她為荷爾蒙有本能的反應,不允許她向往溫暖而復雜的日常煙火。
那本質也是厭女,是“恐弱”。
大女主是敢于面對自己的真實,敢于對自己失望,允許自己跌跌撞撞,在不同時期擁抱不同的欲望,不是我們在定義男女或者創造意義,意義是在我們心甘情愿的“蹉跎”和“嘗試”里,一點點顯現的。
讓它隨著時間流經我們,就夠了。
觀影團
“伊姐看電影”線下平臺“伊姐觀影團”,至今為止組織200多場官方授權的電影首映禮、超前點映,想免費參加明星首映禮,得到正版的限量周邊,獲取專屬的文旅精品優惠嗎?
點擊小程序注冊會員(“伊姐觀影團”報名活動唯一途徑,唯一途徑,唯一途徑)。每日簽到領積分,兌換私家禮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