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網發布了一條消息。自2024年9月20日江蘇上線檢驗云平臺之后,截至2025年2月6日,全省共有8826萬份檢驗報告上傳省檢驗云平臺。繼2023年9月全省影像檢查結果互認之后,此舉進一步打破信息壁壘,讓跨院就醫更加輕松。
科技創新促進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影像檢驗云、臨床檢查云,都是省衛生健康云的重要組成部分。云平臺按照“統一采集、統一存儲、統一質控、統一調閱、統一互認、統一開發使用”的思路建設。全省已有366家醫療機構接入該平臺,涵蓋全部三級公立醫療機構194家、三級民營醫療機構16家、二級公立醫療機構102家和基層醫療機構54家。同時制定全省統一的“臨床檢驗報告標準版式”,規范上傳檢驗結果所需的標本類型,檢驗互認項目達21個類別178項。
互聯網賦能方便患者。2023年9月,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在全國率先實現省衛生健康云影像平臺互聯互通,全省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全面開展醫學影像檢查結果線上共享互認。這是省衛生健康委牽頭推進的又一項重要惠民實事項目。通過互聯網技術,各家醫院接入省衛生健康云平臺,將患者醫學影像檢查、臨床檢驗結果上傳到平臺,讓全省各家醫院共享,從而患者復診或轉院就診時,不必攜帶紙質檢查單或影像膠片等資料,免去患者忘記攜帶或不慎丟失損毀的煩惱。
大數據共享普惠患者。“看病貴、看病難”,是廣大群眾在就醫過程中的痛點。痛點的根源之一,是跨院看病過程中的重復檢驗檢查。江蘇省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群眾“除痛點”,下決心解決跨院就醫的重復檢驗檢查問題。通過省衛生健康云的建設,讓影像檢驗和臨床檢查的結果全省共享,患者跨院就診時,醫生調閱云上患者檢驗檢查資料,不再重復檢驗檢查,大大減輕患者負擔。提高醫生診斷效率,節省就診時間,減輕患者垮區域就醫的各項費用。
嚴質控保障診療質量。為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互認的科學性,不但制定統一的“臨床檢驗報告標準版式”,而且組織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參加省級室間質評工作,確保互認檢驗項目結果同質化,同時會同醫保等相關部門加強跟蹤問效。患者需要理解的事是,共享互認不是結果“全認”,每位患者的身體狀況不同,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每一項共享的檢驗檢查數據是否確認采用,還需要醫生針對患者當時實際情況進行專業的醫學科學判斷,確保醫療的質量。
解決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是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涉及民生福祉、社會公平、經濟發展和國家治理,意義深遠而廣泛。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完善醫保制度、推進醫療技術創新等手段,實現“病有所醫”的民生目標,為構建和諧社會、推動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更能體現經濟社會的發展溫度與治理智慧。檢驗檢查報告“上云”,群眾滿意度“上升”,江蘇構建省衛生健康云意義重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