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8點半
與你分享優質生活方式
一起過得更好
Hihi早上好,今天又是帶著滿滿干貨上線的Ling!
復工第二周感覺怎么樣?是已經成功恢復到“龍精虎猛”活力滿滿的高能量狀態,還是依舊力不從心,或是明明不忙,卻總感覺自己很累很疲憊?
特別是下班回到家后,狂刷手機還是覺得自己沒放松下來,反而越刷越焦慮……
先別著急埋怨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體力大不如以前,或是”責怪“自己怎么不如別人精力旺盛or不自律!很可能你只是不懂如何做好精力管理。
或許會有小伙伴跟曾經的我有一樣的疑問:精力還要管理?不是吃飽喝足睡夠就行了嗎?
開年聽的第一檔播客節目——來自縱橫四海的第13期節目【《精力管理》:如何從無法抹去的疲憊感中徹底恢復】告訴我,精力是需要主動去管理的!
”它不是一個天生的不可調節的東西,它也不是像我們想象中的休息充分了、吃好了,精力就自然而然會生出來,它還受到很多別的因素的影響。“
同時還打破了我對”精力“的認知誤區:精力來源不僅僅是體力,還有情感、思維和意志。
之所以越長大越感覺力不從心,或是遭遇“中年危機”,很多時候不一定是精力下降的問題,而是生活發生了太多變化、但精力管理模式卻沒有跟著更新和改變才會導致各方面的“無能為力”。
聽完真的打開了新世界,還因此get到了不少管理精力的實用知識。
整檔節目接近3小時,干貨滿滿!聽的過程中我也整理了一些我覺得比較實用的知識點,想趁著開工第二周分享給有需要的小伙伴,助力大家快速恢復精力、迎接這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當然啦,如果有時間,還是推薦大家去聽播客或看原著!特別是精力管理感興趣或最近正苦惱如何提升精力的uu,聽完你會覺得這3小時沒白費!
聽完播客我還去借了書來看~
事不宜遲馬上開始!如果喜歡這類型的分享,看完后別忘了到文末點在看+點贊,還可以留言告訴我們還想了解什么~小分隊可以幫大家總結干貨,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精力管理≠管理時間
關于精力管理的常見誤解
1.
?精力=體力+腦力
?精力管理=體能+情感+思維+意志的管理
以前我總“單純”地認為,精力不足就是因為沒休息夠或是沒睡飽。
實際上,精力管理由體能、情感、思維、意志這四個維度組成
這四個維度是相互影響、相互牽制的。
打個比方你是一個上班族,因為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鍛煉、飲食睡眠也不太規律,體能維度里的精力值就會很低,想改變但卻無力改變,那這時意志維度里的精力就會因為內耗焦慮而開始瘋狂消耗……當你喪失”意志“,自然也沒法去維持情感賬戶 及思維賬戶里的精力 ,從而進入一個死循環。
但并不是說四個維度的精力都得拉滿才行,維持其中三個就可以達到精力相對充沛的狀態
其中,體能與意志是相對容易做到長期保持穩定的,是能量的根基,更需要用心維護好。而思維和情感受不可控的外界因素的影響比較大、容易出現起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 (下文有整理提升精力的小TIPS) 。
2.
?所謂的自律、刻苦、直線型高投入是產出最高的
?精力處于波動狀態,才能讓表現更佳
想要維持良好的精力水平,精力的消耗與恢復都很重要。
以前讀書,甚至到現在工作,總有一種觀念像緊箍咒一樣套在我們頭上:自律、刻苦、長時間拼搏才是正道,去玩、去休息就是“浪費時間”
比如小時候,爸媽總愛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激勵”自己家孩子:“你看隔壁家xx,每天學習到半夜,成績多好!”、“你同學周末都在補習,你怎么還有時間玩?”甚至會被要求“專心學習就好,其他事不用管”,簡單的家務活是一個都不給干。結果呢?很多人成了“學習機器”,連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
再比如工作了,也會遇到那種喜歡“拼時長”的公司:動不動就開幾個小時的會,美其名曰“頭腦風暴”;“鼓勵”員工晚上或周末加班,好像多熬幾個小時,業績就能蹭蹭往上漲。
于是,生活和工作變成了一場無止境的“戰斗”,仿佛只要花足夠多的時間在書本上,就能換來光明的未來;仿佛只要多加班,就一定能讓業績翻倍。可現實呢?不僅精力被榨干,還可能會因為花了很長時間都得不到想要的結果而徹底“躺平”,讓生活進入一個又累又苦的惡性循環。
就像電影《閃靈》里的那句臺詞: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 Jack a dull boy.
不要讓生活趨于單線化。
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需要順應自然的節奏,正如自然界的四季交替、潮起潮落,人類也有自身的自然律動,呼吸、腦電波、心率,還有24小時晝夜節律、90-120分鐘次晝夜節律。
適當的休息和調整不僅有助于維持良好的精力水平、提高各方面的效率,還能避免過度勞累帶來的健康問題。
不止體能,情感、思維、意志的發展都需要經歷活動與休息的循環與起伏。我們需要主動地進行生活和工作的切換,尋找并維護兩者之間的平衡。
簡單來說就是學會AB模式切換,很簡單的例子學習/工作一小時,“強制”切換休息模式,去上個廁所、接杯水、伸個懶腰……都能讓自己得到喘息。
3.
?疲憊是因為精力的過度使用
?精力使用不足也會導致精力萎縮
平時會感到疲憊,不僅僅是因為精力使用過度,精力使用不足也會帶來精力萎縮,從而導致技能和能力的退化、繼而進一步削弱精力。
我們需要走出舒適區
體能:吃飽喝足睡夠之余,也要適當加強體能鍛煉。
情感:要讓自己勇敢去愛,嘗試去建立和維持新的情感關系。
思維:不能總想著找“事少錢多不動腦”的工作,嘗試挑戰自己的能力、自我反思、進行有效的時間與任務管理。
意志:刷新自己的心靈地圖、清理自己的人生目標、主動尋找意義感。
如果一個人在價值取向上(對于自己應該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怎么樣才能夠成為這樣的人)沒有清晰的想法,一直深陷于一種模糊的、不加思索的內耗之中,自然會覺得生活很累很累。
“所謂的邁出舒適區,并不是說人生一定要硬給自己找事、不允許自己過得好。正相反,我們就是想讓自己做得好、過得好,才需要不斷地給大腦一些刺激,給它鍛煉的空間。”
而且不存在不變的舒適區,舒適久了一定會崩塌的(精力因為使用不足而被削弱),所以一定要嘗試邁出自己的舒適區。
現代都市人如何做好精力管理?
提升精力的小TIPS
萬事開頭難,要想一次改善四個維度的精力水平并不現實,而且一旦遇到改變的壓力太大,就容易產生退縮或放棄的想法。
建議先從自己覺得容易改變的維度開始,比如體能和情感。
對于年輕的uu來說,本來體能上精力水平就不錯,如果適當走出舒適區,增加鍛煉頻次、改善飲食和睡眠,可以讓這一維度的精力保持得更好。當體能越來越充沛,才有余力去調整自己情感、思維、意志方面的精力值,從而才能建立清晰且具體的價值取向體系、有精力去奮斗。
對于年齡稍長、人生經驗較為豐富的小伙伴來說,更推薦從情感維度開始:把自己情感上的”包袱“清理掉、把過去的經歷和情緒都梳理清楚,唯有先放下這些包袱、讓身上的負擔輕一點,才會有心力去鍛煉、去改善飲食睡眠,增強自己的體能。
每個人的生活、人生經歷都不一樣,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判斷。
?體能維度
要想維持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良好,需要有合理的飲食、適量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
關于飲食、運動,咱小分隊以前也分享過不少,推送字數有限,這里就不贅述啦,我把書中和播客里提到的小建議都放圖里啦
向下滑動查看所有內容
如果想看更多關于飲食、運動的真人實測有用的經驗,可以在我們的系列內容——#你運動時真好看里找到哦!
?情感維度
正面情感和負面情感都會影響到情感精力的消耗與使用,但正面情感更能有效增加情感精力。
具體可以怎么做呢?
1??留出時間,多去做能給自己帶來享受、滿足和安全感的活動或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唱歌、跳舞、運動、旅行、閱讀(上班休息間隙多來看看咱們生活小分隊的分享也是可以的哈哈)
注意:看電視、刷短視頻或許是很多人尋求放松的首選,但卻并不能制造正面情緒,因為它就活動本身來說,不夠有豐富性和生動性,也缺乏營養,長期看各種刷劇會增加焦慮,甚至會引起輕度的抑郁。
2??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不止是親情、友情、愛情、戰友情。
生活中,主動打電話或見面維系各種情感聯結;通過興趣愛好身邊環境等主動結識新朋友;建立健康的親密關系,學會主動去愛;定期清理、主動更新朋友圈子,避免將大量時間浪費在已變質或損耗關系上。
工作中,也嘗試進行真誠的交流、建立深厚的關系。也知道很多人不想在工作中產生太多的情感聯系,但強行保持距離是知行不合一的行為也會導致情緒內耗。可以通過三明治溝通法正面肯定+真實反饋/提出建議+鼓勵,及時給上級/老板真誠的反饋,或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
?思維維度
1??保持正向思考
“樂觀有助于精力的恢復“。
而保持顯示樂觀主義則有益于思維精力的提升——看清事物真相,卻仍朝目標積極努力。
2??在放松中思考
獲得靈感往往是在那些休息的時刻,比如沐浴時、躺床上休息時、散步時、聽音樂時……幾乎沒有人會在長時間工作中獲得新鮮的靈感。
學會在放松中思考,有助于思維的活躍。
3??對思維進行鍛煉
如果缺乏某種思維能力,需要系統地加以鍛煉,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并充分休息。
也可以是通過持續“挑戰”大腦鍛煉思維,比如學習新技能、新語言、看一本以前沒接觸過的領域的書……
?意志維度
1??不斷地探索內省更新,是不斷成長的過程。
不要總做安全的事情,要不斷超越自己思考我人生的意義在哪里?人生目標在哪里?我應該追求一些什么樣別的價值?要努力找到自己的北極星。
想要的東西清晰了,才不會因為糾結、悔恨、遺憾產生內耗。
2??付出也是意志力的源泉,抱有giver的心態。
助人是快樂之本,它是一種人對于意義感的本性需求所帶來的快樂、是一種合作與愛的能力的體現。
學會付出,也有助于意志維度的精力提升。
3??人生目標和意義感會帶來恒定的力量,如果產生糾結,可以想象自己的role model會怎么做。
想象一下你欣賞的、符合你價值觀的人或是你想成為的人,TA在閑暇時會干嘛?是去鍛煉、培養自己的愛好,還是會和自己一樣躺在床上無休止地刷短視頻?TA想減重的時候,會保持健康規律的飲食,還是和自己一樣胡吃海塞或極端節食?……
經常這么問自己的話,不一定能馬上改掉自己的舊習慣,但你會有內驅力、愿意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不斷努力。
書中有句話很打動我、也顛覆了我對生活的認知:“生活不是一場馬拉松,生活是一系列短跑沖刺”。
馬拉松,意味著從頭到尾都在比賽中。但我們的生活、人生,真的是這樣嗎?必須一刻不停,跟齒輪一樣不停地轉?
當然不是呀,生活是可以停下來的,除了學習、工作,我們還可以選擇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但想要更好的出發,就得學會充分休息和有效補給——學會精力管理,是現代都市人的課題。
由于篇幅有限,今天的分享更多的是結合我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一些精力管理的小TIPS、希望讓更多小伙伴走出精力管理的誤區。
有時間的話,都去聽聽這期播客吧!播客里列舉了很多案例,信息量比書多一些,但也更好理解~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希望大家喜歡!有用的話,別忘了多多點贊、點在看和分享呀~~
你是精力充沛的人嗎?
還有什么精力管理的小技巧?
來評論區分享給我們吧!
圖文:Ling
編輯:Ling
主編:PM
本文文字為原創,部分圖片源自網絡,轉載請聯系后臺
如有侵權請郵件聯系
【missbecky@beckysfantasy.com】
我們將及時處理。
異想生活筆記(公眾號ID:life_and_style)
每天早上8:30 和我們一起自我增值
微博:異想生活筆記。
這是我們一起啟程的第2035站,一起學習管理精力~
2025,精力充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