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退休人員有福了,中央兩部委已經決定給廣大退休人員繼續提高養老金,無論是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者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者均能獲得養老金的增加。預計國家層面的調整通知會在第二季度公布。
每次發布通知,人社部和財政部都會給出一個平均上漲比例。以最近三年為例,2022年的平均上漲比例是4%、2023年是3.8%、2024年則是3%。
那么2025年會是多少呢?有待時間公布答案,結合這幾年的情況分析,我認為2025年的平均上漲比例不會再進一步下降,可能維持在3%左右的水平。
我們假設今年就是按照3%的比例調整,是不是意味著大家只要把每月領取的養老金乘上這個比例(3%)就能得出養老金的增加額了呢?
顯然不是這樣的,在國家發布通知后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域都會根據自身情況制定詳細的養老金調整通知,按照定額增加額、掛鉤增加額和高齡傾斜增加額等多個部分綜合計算退休人員能夠增加多少錢。
看到這里我相信不少退休人員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每次加養老金的時候都搞那么復雜,直接同比例上漲不就行了嗎?
比如,張三當下的月養老金是3000元,如果2025年平均上漲比例是3%,那么張三每個月就加90元;又比如,李四月入5000元,每個月的養老金增加額是150元。
這種調整方案從理論上來說不僅可行,而且能夠省去很多麻煩,各地人社部門甚至都不用不著擬通知,直接告訴大家哪天入賬就行了。
不過,越是簡單的調整方案越無法體現養老保險具備的社保性質。
社保和商業保險不同,后者只追求效率,誰繳費誰享受、誰繳得多誰享受的多,社保除了講究效率外還要兼顧公平,起到轉移支付的效果。什么是轉移支付,簡單來講就是把收入較高者的一部分收益轉移給收入較低者。
這一性質不僅體現在退休時核算的首月養老金層面,還會在每年調整養老金的時候表現出來。
如果完全按照現有養老金的數額同比例上漲,那么低養老金收入者和高養老金收入者的上漲比例完全一樣,上面例子中3500元和5000元養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員都加3%,根本起不到縮小高低收入差距的功能。
相反,在養老金調整方案里設置定額增加額和高齡傾斜增加額則可以實現。以定額增加額為例,假設某地方案規定每月定額增加45元,對于月入3500元的退休人員而言45元的定額增加額讓養老金增加了1.29%、而月入5000元者只增加了0.9%,少了0.39個百分點。高齡傾斜增加額也是一樣的。
換言之,這兩類增加額起到了“提低限高”的作用。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發現養老金較低者的調整比例往往比國家通知里提到的平均比例高,養老金較高者的調整比例則是低于平均比例。
在人社部最近召開的2024年第四度新聞發布會上提到2025年養老金調整要傾向于中低收入者,這意味著各地今年養老金調整方案里的定額增加額占比大概率會提高,也表示低養老金收入者的上漲比例將更多幅度的高于平均增長比例。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養老金調整完全按照現有金額,人人增長相同比例是不可能的,同時,所有人增加相同金額也是不現實的。既要照顧低收入者,讓他們的基本養老金水平盡快提升上來,又要達到鼓勵多繳費、長繳費的目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王五說說看,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