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比亞迪發布了智能駕駛戰略。其中最重磅的一條信息是將在中低階車型上搭載高階智駕系統,10萬及以上車型全部搭載,即便是10萬以下車型大部分也會搭載。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普及智駕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汽車80%的場景在高速和智能泊車,智駕必須覆蓋這些場景。
2、提升消費者信心。
3、價格必須足夠便宜。2024年,中國只有不到10%的份額有高階智駕。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價格太高。比亞迪在智駕上進一步開啟價格戰,讓10萬及以上車型標配高階智駕,21款搭載智駕的新車也會隨后上市。
比亞迪將全部車型分為三大類別:高端豪華品牌(如仰望、騰勢、方程豹等),這些車型全系標配城區 NOA 或至少具備高速NOA能力;王朝和海洋系列的旗艦車型(如e系列,秦Pro等),這些車型入門配置高速 NOA,中高配可選城區 NOA;低價格帶主流車型(如海鷗等),這些車款入門配置L2級別功能,中高配可選高速 NOA。
基于此,比亞迪針對性也給出了三種智駕方案天神之眼ABC。分別是DiPilot 100、DiPilot 300、DiPilot 600,算力分別在100Tops以下、250Tops、500Tops。其中,DiPilot 100主要支持實現高速NOA等功能,這也是當下比亞迪自研交付的重點方向。比如全新上市的海豹05DM-i智駕版,搭載了基于地平線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階智駕系統。
DiPilot 300、DiPilot 600都支持城市NOA,算力方案分別為1顆Orin X與2顆Orin X;主要區別就是激光雷達數量,騰勢N7與仰望U8對應的兩個不同平臺分別搭載了2顆與3顆激光雷達。
至此,比亞迪智駕的全部系統架構梳理完畢。于整個行業而言,比亞迪的智駕影響主要有兩點。
首先是規模化普及。
時至今日,智駕技術雖然已經突飛猛進,但依然只是蔚小理華等少數新勢力的專屬,真正有規模的傳統車企都只是試探性布局,并沒有大規模鋪量。比亞迪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大舉進軍智駕的傳統車企。
2024年,比亞迪交付突破400萬。蔚小理華4家企業銷量總和也不到比亞迪的一半。行業預測比亞迪2025全年銷量會突破500萬輛?。而2024年,蓋世研究院的數據顯示,1-11月國內乘用車市場NOA累計標配量達175萬套,其中高速NOA和城市NOA分別為145.8萬套和29.4萬套,對應滲透率分別為7.2%和1.5%。也就是說比亞迪進場,一年的NOA滲透率接近全行業的3倍。
《36氪汽車》報道,為了保證產能供應,比亞迪已經提前給英偉達、地平線各下了百萬級芯片訂單。
比亞迪作為目前國內銷量最大的新能源車企,一旦全面標配智駕,將會瞬間打開智駕的“潘多拉魔盒”,引發整個行業的山洪海嘯,加速全民智駕的到來,但同時也加速行業洗牌,沒有智駕能力的企業將會迅速掉隊甚至出局。
其次是價格下探。比亞迪會率先掀起真正的智駕普惠戰。
2021年,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曾說,“15萬以下做不好智能汽車?!睍r至今日,這句話早就被自己顛覆。2024年,小鵬汽車率先在MONA M03上實現了城市領航輔助駕駛功能,價格上限鎖定在15萬級別。
縱觀整個行業,小鵬在智駕普惠上也早已不再是“孤勇者”。公開信息顯示,高階智駕已經在15萬級區間滲透,比如奇瑞iCAR03,今年吉利銀河,長安啟源等很多車型也會陸續上線高階智駕功能。然而即便如此,智駕NOA的價格下限也基本被鎖定在15萬級別。20萬以下激光雷達車型更是“全軍覆沒”,幾乎沒有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
比亞迪會在10萬級左右車型上大規模搭載至少高速NOA功能。無疑會加速整個行業在智駕的價格戰,進一步拉低智駕門檻。
現階段,比亞迪智駕大部分還是依賴供應商。從2025年開始,比亞迪部分車型將陸續交付其自研的中高階智駕方案,包括高速領航和城區領航。
2024 年12 月底,比亞迪高階智駕輔助系統“天神之眼”在全國范圍內正式開通無圖城市領航(CNOA)功能,之后比亞迪將加速推動高階智駕功能向中低端車型滲透。
比亞迪目前在智駕上采取多元化戰略思路,除了自研外,比亞迪的智駕供應商涵蓋地平線,Momenta,卓馭科技(原大疆車載)。雖然比亞迪智駕技術并沒有太高的期待值。但比亞迪開啟的全民智駕必將引發整個行業的山洪海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