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要成為“時代的眼淚”?
這不是危言聳聽,一場由新能源汽車和能源結構轉型引發的行業地震,正在徹底顛覆這個傳統而暴利的行業。
1月份,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在北京發布《2024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發布會上,中石油經研院副院長吳謀遠在介紹《“十五五”時期國內外能源發展形勢下的若干判斷》時表示:
按照研判的成品油消費量下降的速度,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淘汰2萬座加油站,從目前的大概11萬座減少到9萬座左右,這將是對行業非常大的考驗。
這意味著,未來5年,平均每天有近10座加油站退出歷史舞臺。
時代變了
1998年,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兩大集團重組,開啟了加油站“跑馬圈地”的黃金時代。
彼時,每新建一條國道,兩側必然如雨后春筍般冒出成排的加油站,油站老板們數著鈔票笑談:“這哪是加油機?分明是印鈔機!”
過去幾十年間,中國加油站數量隨著燃油車保有量的激增而膨脹,但如今風向已經發生了變化。
早在2023年,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已突破35%,相當于每賣出3輛車就有1輛不喝油。而根據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預測,到2030年這一數字有望飆升至70%。
產業結構巨變下,中國石油消費迎來拐點。
據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24 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成品油消費總量3.9億噸,同比下降2.4%,其中汽油、柴油分別下降3.1%和4.8%。而化工用油需求上升7.3%,石油消費從“車輪上的需求”轉向工業原料。
從世界產業格局來看,2024年,中國石油需求增量僅占全球1.1%,而印度以25%的貢獻率登上“新王座”。這標志著過去二十年驅動石油消費狂飆的中國引擎,正式交棒給南亞次大陸。
當加油需求的根基被電動化撼動,加油站的存在邏輯正在崩塌,這個工業文明時代的“能量驛站”,正在經歷柯達膠卷式的命運轉折。
不是加油站不努力,而是時代不需要它們“努力”了。
轉型生死局
第一批消失的加油站會是誰?
民營加油站或許首當其沖。
據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民營加油站占比高達 52.05%。從整體市場格局來看,中國石化加油站的占比為 26.25%,中國石油加油站的占比為 19.72%,外資加油站的占比為 1.98%。
盡管占據市場的半壁江山,可是這些野蠻生長的民營加油站抗風險能力卻并不強。
品牌弱、規模小、地段差、成本高、服務單一……此前多年他們躺在時代的風口上吃著紅利,如今風口消失,墜落甚至墜亡就不可避免。
相較之下,“兩桶油”的護城河就寬了許多。民營加油站雖然占比52%,但銷量僅占市場20%;而中石油、中石化憑借省道、城區等核心區位優勢,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更加殘酷的是,行業洗牌加劇了“馬太效應”。
石油巨頭中石化已經建成了近萬座充換電站,新勢力特斯拉建成了1000多家超級充電站,就連寧德時代也在跨界推出EVOGO換電服務。
反觀民營加油站,如果想擁抱新能源時代,更換一套充電設備往往需要花費上百萬元,這成為轉型的最大阻礙。
加油站淘汰賽的背后是能源話語權的重新洗牌,各路新老資本開始上了牌桌,而沒有資本加持的傳統民營加油站,在這場洗牌中要么被淘汰,要么被吞噬。
誰能穿越能源周期?
隨著新能源車替代不斷擴大,在未來加油站數量不僅將明顯減少,原有的業態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在這場淘汰賽中,加油站不會完全消失,但只會留下“卷王”。
《2024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分析認為,加油站行業競爭已經從傳統行業內擴展至“跨界”競爭,構建綜合能源服務,融合加油、加氣、加氫、充電、新能源及非油業務為一體,已經成為新時期傳統加油站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
所以加油站不會徹底消亡,但會進化成你認不出的模樣。
在未來,你也許會看到:
城市核心區的加油站融合加油、充電、加氫、換電、便利店等業務,成為“一站式能源補給+生活服務”中心;
交通干線的加油站成為布局“LNG+氫能”的重卡補給站,服務物流運輸的清潔化需求;
社區加油站化身“社區能源便利店”,提供充電、光伏發電、儲能等分布式能源服務。
正如中石油經研院副院長吳謀遠所言:“加油站業態將逐步從‘加油’向‘加能’轉型。”
未來5年,20000座加油站的消失,是能源變革浪潮下的必然。這場淘汰賽的背后,是傳統能源向綜合能源服務的躍遷,是“碳中和”目標下的產業重構。對于行業從業者,只有一句話:要么擁抱變革,要么被變革吞噬。
正如諾基亞消失時沒人怪iPhone太狠,未來世界的孩子們或許會問:“加油站是什么?手機APP不可以加能量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