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不太好的中概股列表中,有一些股票靠強勁的基本面逆風前行,不過有些已經處于夕陽產業中的衰退公司,漲幅更佳。
這里說的是斗魚,從底部起來漲了近5倍,直播行業早已換了日月,快手抖音小紅書成了直播的主陣地,斗魚虎牙活躍用戶數持續下滑,整個公司持續運營的可能性正在逐步減少,在可見的未來,這些老的直播平臺將逐漸被淘汰。
可對于這些股票來說,業績虧是虧,但股價卻不一定跟著一起往下,作為煙蒂股,資產負債表中的現金價值只要沒有被虧損的業績大消耗,而市值大幅低于凈現金,就具備了重估的條件。一旦大幅分紅或回購,又或者被私有化,這不,現金不就得推著股價往價值修復的道路上前進了。
當然,在港股過去的很多年里,低估的股票遍地都是,凈現金大幅高于市值的也不少,但也有不少失敗的撿煙蒂的案例,也正因這些失敗的例子,很多中國投資者心存芥蒂,甚至養成了看見煙蒂股不敢亂撿的習慣,也錯過了斗魚。
或者從斗魚的這次修復中,我們應該學一學,撿煙蒂股的正確姿勢。
一.業績虧損有限
斗魚的業績展示了一幅夕陽公司的畫卷。其營收連續11個季度同比下滑,直播的主陣地早早就往外轉移了。
當然,Q3單季度10億的營收也不一定完全真實,因為直播行業無論打賞還是帶貨,刷禮物刷單早成常態,在銷售費用上等額增回去,真實的營收往往比財報數字低,當然利潤表現騙不了人,事實是,毛利率加速下滑掉到了6%,這還算互聯網公司嗎?這樣的業務目前也值不了什么錢了。
從虧損額看,Q3單季度的經營虧損仍然達到了1億左右,是-10%的利潤率,一年下來是虧損4億。
從21年起,斗魚就開始進入虧損狀態,23年靠削成本做回到盈虧平衡性附近,但24年主營業務的下滑還是無法抵擋,虧損再次加大。不過由于美國加息的因素,公司手里大量現金產生了較高的利息收入,因此沒有讓凈虧損的數字那么難看。全年利息收入能有接近2億多,這就讓虧損降到了1億左右。
而看到資產負債表,斗魚歷史上的創立資本加上股權融資加上美股IPO融資,大概投入是110億左右,在創立期時一直虧損燒錢競爭,19-20年進入了曇花一現的兩年盈利時期,然后21年后都是虧損狀態。整個生命周期是虧多贏少,這也說明是一個爛生意。但這110億沒有完全耗光,減去虧損,資本開支、投資和回購之后,2023年,現金剩余67億左右,沒有有息債務。
那么公司的現金價值如何兌現,就變成了一個股價的決定性的因素。目前看來,一年虧1億多,短期虧完60多億是不可能的,因此,公司并不面臨很多困境股與時間賽跑的困境,對于投資者來說,不確定性就很大了。
最好的方向當然是公司清理業務,盡快裁員關停,然后一起分現金。
但怕就怕不通過合法手段在股市分配現金,比如玩向下炒,然后低價私有化股票。
又或者公司管理層希望好好利用這剩下60億東山再起,投點什么別的,又或者開發全新業務,管理層的素質在這里擺著,再創業恐怕兇多吉少。
但即使是空耗,也是可以的,現金虧幾十年才虧完,做一個僵尸股,管理層和員工工資照領,靠利息收入對沖虧損,不管股價,對于大部分普通投資者來說,這個是最擔心的情況,因為沒有任何人受得了在僵尸股上空耗。
從可能的方向來看,四大方向中的三種情況,都是不能撿煙蒂的。
所以斗魚的股價在2023年輕松一路下跌,年底跌到了1美元以下,按當時的股本算大概只有20億人民幣不到市值,相比現金價值,幾乎是打了3折。而公司23年底推出回購方案,卻發現難以收集股票,于是乎推出了10合1的合股方案,提升股價,雖說這在很多投資者看來是向下炒的前兆,令人擔憂,但隨著公司的回購推進,合股后的股價沒有再大跌了。畢竟此時的市值只有2億美元左右,差不多是現金的2折了。
而此后,回購之后則是等來了2024年間宣布兩次分紅,將分掉45.4億的現金,也助力市值回升了40億+,最后促成了幾倍的價值兌現。
二、利空的消除
從今天的倒視鏡看,最后斗魚選擇了最友好的方向,多個利空逐步消除,最后成為了煙蒂回歸的出眾案例,事情的轉折點在哪?
先看到大家最怕的,低價私有化,在2022年,斗魚曾經密集傳出過騰訊牽頭私有化的消息。
從斗魚的股權結構出發,騰訊持股38%,私有化基本上就是圍繞騰訊的利益出發的問題。首先這就跟港股很多有低價私有化風險的破凈股區分開,很多自然人不要臉,住在境外也不怕被報復,但騰訊作為中國第一大公司,還是要在乎一點顏面的。
2022年,騰訊私有化斗魚聲音劇烈,這個時候不構成低價私有化,沒有損害到其他股民利益,因為市值還是在1倍PB左右,私有化了,大部分股東也算不上虧。但方案遲遲不落地,畢竟業務垮得還不嚴重。
隨著斗魚業績,股價逐步下跌,深度破凈,這個時候再私有化才構成了低價私有化的風險。
如果思考的出發點是騰訊要臉,就算是清算也會在利益均衡的框架之內,那么其實股價越跌,私有化的可能性就越小,這樣騰訊私有化賺錢的空間越大,換言之,對其他投資斗魚的投資者損害越大。
基于對騰訊的信任,斗魚的股價是可以長期維持在1倍PB略低左右,跌不下去。但從1倍PB殺到0.2倍,顯然是很多持股者守不住了,一來是市場動蕩,2023年,中概股幾乎是美股最差的板塊,全面跟不上美股大部隊的反彈,中國公司面臨多重的政策打壓。基本面爛,疊加越跌流動性越差,越不好回收資金,助力斗魚的持續崩盤。
2023年11月,公司的第二大股東也是公司老板兼創辦人,陳少杰,因為涉嫌開設賭場被捕,這一消息傳來,讓斗魚的投資情緒雪上加霜,大家也進一步擔心創始人的風險向公司蔓延,隨后公司股價大跌并繼續創新低。
但想深入一層,這個事情卻讓本來就壓到0.2倍PB的斗魚出現了巨大的轉折,首先看到上述的幾大風險中的管理層再創業,在創始人被捕后,新的管理層很難短期內服眾并推動公司大業務的轉型,這一風險得到了消除。
而被捕后,陳少杰的股權也被鎖,這也是一個大家都想不到的正面因素,低價私有化本質就是大股東侵吞小股東權益,騰訊是一個擔心點,而陳少杰作為占18%股權且創辦人,是第二個擔心點。進牢子里,股票鎖定,自然是利大于弊,0.2倍PB,是擔心他不能增持?還是開心他不能減持,做收割計劃?
同時,創始人,自然是最希望公司能維持的人,前面所說的空耗風險,也隨著大幅降低,那個最希望公司保持住的人已經不在了。最后,公司被推向了分行李的方向。
事實上,2024年開年斗魚的股價還跌了不少創了新低,但是隨后股價很快就開始回漲,7月2號宣布第一次分紅,每股9.94美元。而此前,是還沒有釋放利好的真空期,在這段時間,最低價約6.5美元,而分紅前一天,7月2日,股價已經修復到12.59美元,上漲一倍。可以說,這段時間是投資者應該參與博弈的時間。
而后的股價漲幅,其實真正的波動就不大了,就是根據分紅額度來定價,分紅多少,股價就漲多少。
按照目前的市值算,公司分掉45億后還剩22億現金在手,公司當前的股價扣2月20日的每股9.76美元分紅后,計算市值是16億人民幣,已經修復到0.8倍PB左右,往后修復的空間不大了,關鍵是22億全分是不可能的了。而主營業務,還沒有完全關閉,依然是負估值的每年可以虧4億的業務,當前的斗魚已經脫離了煙蒂股范疇。
斗魚案例中,關鍵是判斷大股東的行動,同時,珍惜現金折價率高,但基本面發生重大異變的時候,要理性思考,低估值已經抵消了大部分的利空左作用。
結語
目前,從港股和中概股列表看,還有不少現金低于市值的股票,也一直在新高,私有化預期股票的行情一直在走,但這些股票一般市值很小,不怎么會引起注意。港股的破凈,且凈現金高于市值的公司多于美股中概,但問題一般是股東是old money,行為沒那么好判斷。中概股的大股東很多是互聯網大企業或是知名創投,稍微要臉。所以中概股煙蒂板塊,其實是有α行情的。
越快形成的折價,往往越有機會修復,核心原因都是23年中美估值差拉開,外資不計成本回流導致的。而很多港股常年累月的持續大幅破凈,冥冥中已經預示了大股東行為的不可改變,這樣長時間形成的折價,反而越不容易修復。
撿煙蒂最大的風險是持股流動性不佳,但通過分散標的,撿煙蒂失敗的風險也能對沖,總不能都撿失敗吧。對于善于分析財務的小型投資者來說,這仍然是不懼市場波動,取得超額收益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