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與特朗普的會晤籌備已步入后期,或在2月或3月舉行,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全球矚目。在國際事務的大棋盤上,特朗普的舉動一直備受關注,特別是他曾喊得響亮的“對付中國”口號,如今卻似乎藏著別樣的真相。
圖片
特朗普和普京的關系,那可是有著一段不簡單的過往。回溯到2007年,當普京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人物時,特朗普熱情地寫信祝賀,還毫不掩飾地稱自己是普京的超級粉絲,這一舉動在當時就引發了不少關注。2015年,特朗普宣布競選美國總統,此后兩人開啟了互相稱贊的模式,關系急劇升溫。特朗普夸贊普京比奧巴馬更強,普京也認可特朗普聰明,彼此好感度不斷增加。2018年7月16日,他們在芬蘭赫爾辛基迎來首次正式會晤,原本計劃半小時的會談,最終延長到了2個小時,時任美國國務卿都評價他倆之間有著“積極的化學反應”。盡管期間美國國內“通俄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但特朗普和普京始終沒有互相指責,扛住了輿論的壓力。
不過,當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后,為了兌現“上臺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的承諾,他對普京的態度來了個大轉變。他在“真實社交”網站上發文,言語間既有示好又有威脅,一會兒說不想傷害俄羅斯,喜愛俄羅斯人民,與普京關系良好,一會兒又威脅要制裁,還指示俄烏問題特使在100天內結束沖突,這般反復無常的操作,讓人難以捉摸。
圖片
特朗普如此急切地介入俄烏沖突,背后有著明確的政治目的。從美國國內政治角度來看,美國歷任總統常常會通過推行“百日新政”來展現自身能力。特朗普也想借助推動俄烏停火這一事件,將其包裝成自己的外交成就,以此提升個人在國內的聲望,為后續施政積累更多的政治資本。
從俄烏戰場的實際局勢來分析,自2022年秋季起,俄軍調整戰略,采取穩扎穩打的戰術,逐步擴大控制區域,俄羅斯的經濟也具備支撐持久戰的能力,并且還獲得了一些國家的支持。反觀烏克蘭,面臨著裝備短缺和兵員不足的困境,反攻行動也遭遇失利,實力被不斷削弱。在這樣的形勢下,特朗普此時介入,很大程度上是想為美國尋找一個體面的退場方式,避免美國繼續深陷戰爭泥潭,減少不必要的投入。
但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的“和平倡議”很可能會以犧牲烏克蘭的利益為代價。如果通過與普京的會談達成和平協議,烏克蘭或許不得不接受領土等方面的妥協,這對烏克蘭而言無疑是沉重的打擊,也會讓美國的部分盟友感到失望。
圖片
美俄作為全球兩大核大國,核軍備競賽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此前特朗普試圖與俄羅斯達成新的核裁軍協議,不過未能成功。倘若此次會晤能夠在核裁軍問題上取得實質性的突破,那將對全球軍事平衡產生積極的影響,極大地降低核戰爭的風險。但要是談判破裂,美俄之間的核軍備競賽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不穩定因素。畢竟,雙方在核技術領域都有著深厚的底蘊,任何一方在核軍備上的動作,都會牽動全球的神經。
俄羅斯是能源大國,在全球能源市場占據著重要地位,而美國在能源領域同樣有著重要的利益訴求。特朗普曾公開指責歐佩克和俄羅斯的石油生產行為,而普京則通過一系列的能源戰略布局,不斷強化俄羅斯在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力。當兩人在會晤中討論能源問題時,如果能夠達成共識,全球能源市場有望迎來新的格局,能源價格也會趨于穩定,這對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要是雙方談不攏,能源價格很可能會繼續大幅波動,進而對全球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圖片
從特朗普在俄烏沖突以及與普京會晤等事件中的表現來看,他所謂的“對付中國”很有可能只是一個幌子。他在國際事務中的種種行為,更多的是為了維護美國自身的利益,同時提升自己在國內和國際上的政治地位。在俄烏沖突上,他迫切希望盡快結束戰爭,減少美國的投入,同時在國際舞臺上展示自己的外交能力。而與普京的會晤,也是為了在核軍備、能源、中東等關鍵問題上為美國爭取更多的利益。
回顧之前特朗普“對付中國”的言論和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治需要。在國內,他需要迎合一些政治勢力,將中國塑造為“假想敵”,以此轉移民眾對國內問題的關注。美國國內存在著不同的政治派別和利益集團,部分勢力妄圖通過制造外部矛盾來鞏固自身地位。在國際上,美國試圖通過打壓中國,維持其全球霸權地位。但從他對俄烏沖突和與普京關系的處理方式來看,一旦涉及到美國更核心的利益,“對付中國”似乎就被他暫時擱置一旁。
圖片
中國始終秉持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定主張通過對話來解決國際爭端。無論特朗普的真實目的究竟是什么,中國都將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發展道路,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中國不會被他人的虛假言辭所迷惑,也不會被無端的打壓所嚇倒,而是會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決維護國家利益,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此次特朗普與普京的會晤,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都必將對國際政治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若雙方能夠達成和平協議,俄烏沖突有望結束,但烏克蘭的利益可能會受到損害;若談判破裂,沖突可能會繼續甚至升級。在核裁軍問題上若能取得進展,全球核安全形勢將得到改善;反之,核軍備競賽加劇,全球核安全風險將大幅增加。在能源問題上達成共識,能源市場將趨于穩定,價格也會更加合理;談不攏則能源價格波動,全球經濟將受到沖擊。在中東問題上找到共同點,中東和平將有希望;談崩則中東地區還將繼續混亂,人民繼續受苦。如果特朗普“對付中國”確實是幌子,那么未來中美關系或許會出現新的變化,存在改善的可能性。
國際局勢風云變幻,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需要持續關注特朗普與普京會晤的動態,以及這一事件對全球政治、經濟、安全等方面帶來的連鎖反應。只有保持密切關注和深入分析,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國際形勢的發展趨勢,為應對各種挑戰做好充分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