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共建“一帶一路”第二個金色十年的開局之年。過去十年,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歷史性成就。“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間司法合作日益密切,法治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著重要保障作用。
近日,記者跟隨司法部組織的“一帶一路 法治同行”采訪團來到廣州、深圳,圍繞涉外法治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工作、涉外仲裁和公證開展情況等內容進行實地采訪。
建立粵港澳長效溝通合作機制
近年來,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合作力度不斷加大,目前已經建立起“1+N”常態化溝通協商機制。“1”是指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機制,該項機制于2019年由廣東省司法廳、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聯合建立,每年由三地法律部門輪流牽頭舉辦會議,就法律服務合作、法治人才培養等議題進行磋商并推動實施。“N”是指粵港澳三地法律服務各個領域形成的多個溝通合作平臺。比如,2021年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組建的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2018年廣東省律師協會聯合香港律師會、澳門律師公會、大灣區內地九市律師協會建立的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協會聯席會議機制,以及大灣區各地仲裁機構聯合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仲裁聯盟等。
面對粵港澳大灣區日益旺盛的法律服務需求,深圳市司法局與香港律政司聯手打造《深度思維·大灣區法智匯客廳》欄目,由兩地政府部門定期在節目中就不同主題進行交流,深受粵港澳三地居民歡迎。中山市司法局指導相關行業協會,與澳門街坊總會三鄉服務點建立服務澳門居民的涉外法律服務點和糾紛化解聯動機制。
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涉外法治人才和隊伍是涉外法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廣東省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廣東省不斷健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制度。2024年,廣東省委依法治省辦部署推進涉外法治人才培育強基工程、引進提質工程、人才應用工程、激勵保障工程等“四大工程”。廣東省司法廳制定廣東涉外律師人才培養“粵律工程”實施方案,提出5個方面16項重點任務舉措,打造高素質涉外律師人才隊伍。廣東省教育廳印發加強廣東省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實施方案,提出省高校加強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十大舉措。
在創新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模式方面,2024年,廣東省委依法治省辦舉辦全省涉外法治工作隊伍培訓班,廣東省高院選拔優秀法官到香港參加高級法官研修班,省檢察院舉辦檢察機關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涉外法治人才培訓班,省司法廳舉辦第二屆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人員同堂培訓。廣州市司法局率先在3家律師事務所設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采取“高校導師+律所導師”培養模式,致力于引進和留住更多高精尖法治人才在廣州執業。
在豐富人才展業平臺方面,廣東省委依法治省辦組建廣東省涉外法治人才庫和涉外法治青年人才庫,整合儲備一批高素質涉外法治人才,首批人才庫成員97名,青年人才庫成員26名;同時,開設涉外法律服務移動端,搭建人才與市場需求供需對接橋梁。在涉外法治建設工作會議上,對在涉外法治建設工作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15個集體和5名個人頒獎,強化對人才的正向激勵。廣東省內仲裁機構積極聘任符合規定條件的境外仲裁員,目前全省仲裁機構共聘任境外仲裁員千余人,覆蓋“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
廣州南沙高標準打造涉外法律服務高地
近年來,廣州市南沙區錨定打造“涉外法治先行區”目標,全力推進廣州灣區中央法務區南沙國際片區建設。
“1+5+N”一站式多層級涉外法律服務格局全面形成,廣州市涉外法律服務中心(南沙)、南沙區涉外法律服務中心、廣州市律師協會涉外法律服務分會(以下簡稱“兩中心一分會”)落地運營,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成效明顯,為南沙打造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涉外法治保障,更為廣州、廣東、甚至我國深化推進涉外法治建設實踐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參考。
南沙區司法局負責人介紹,2023年10月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推動南沙涉外法律服務高質量發展 打造“全國涉外法治先行區”行動方案》,高位擘畫南沙涉外法治建設藍圖,謀劃加強涉外法治工作統籌布局等8方面58項任務,分三年逐步推進完成,每年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跟蹤督辦,截至目前,2023年和2024年涉及的43項任務已全部完成。
南沙著力構建門類齊全的涉外法律服務生態圈,打造一站式涉外綜合法律服務核心區。協同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南沙涉外法律服務中心、國際海事服務集聚區、財稅(注冊會計師、稅務師)專業服務集聚區、域外法查明中心5個高端專業服務平臺建設,目前5個平臺已全部投入運行且取得階段性成效,比如,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啟動運營,2024年已成功協助企業完成境外投資項目備案91個;域外法查明(廣州)中心參加第135屆、136屆廣交會展會,為境內外客商提供服務約360次。
南沙公證處長期為200多家自貿區企業提供“管家式”公證服務,接受業務咨詢超過3000次,辦理涉及進出口貿易、知識產權保護、跨境投資投標、代辦認證等業務案件超過1萬1千件。2023年3月南沙公證處參與南沙組建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并成為首批成員機構,助力中國企業在拓展海外和深化“一帶一路”投資貿易中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工作。
廣州仲裁委南沙國際仲裁中心致力于發揮仲裁法律制度服務和促進國際貿易的紐帶作用,為南沙自貿區創造更好的投資和營商環境。2024年,南沙國際仲裁中心受案量509件,案件總標的額從2020年的23億元突破到80.7億元,同比增長7.3%,案均標的穩步提升;發揮地處南沙港的區位優勢,受理航運海事案件量同比增長44%,涉及的案件類型除國際運輸、買賣類外,新增船舶經營、碼頭建設、航空服務、燃煤買賣、貨運代理等案件類型,涉及的港口、目的地、標的物輻射至巴黎、捷克、泰國、印度等。南沙國際仲裁中心定位為聯系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紐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橋頭堡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前哨站,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仲裁聯盟秘書處,不斷推進灣區仲裁合作交流常態化,積極探索“互聯網+仲裁”工作,以便利化仲裁手段服務灣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南沙區司法局負責人表示,未來南沙將更好運用涉外法律資源,有力護航企業“出海”,推進打造國際海事爭議解決優選地,支持廣州仲裁委南沙國際仲裁中心發展海事仲裁業務,整合粵港澳糾紛解決資源,推動建設與港澳接軌的海事海商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資訊來源 | 廣東司法行政、紫荊雜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