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黃旭華院士遺體送別儀式在湖北武漢舉行,追悼會現(xiàn)場用鮮花設(shè)計的核潛艇造型圍繞他的遺像,大家用這種方式緬懷這位為國家奉獻一生的科學(xué)家。
悼念場館外都是自發(fā)前來吊唁的民眾,他們從四面八方來,入場處還擺滿全國各地民眾送來的鮮花,卡片來表達對黃老的哀思。
對于中國人來說,黃旭華是“中國核潛艇之父”, 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中國核潛艇事業(yè),隱名埋名三十年,是當之無愧的無名英雄。
赫赫而無名的人生
黃旭華為了中國核潛艇的事業(yè),隱姓埋名30年不曾回家,甚至都不向家人透露自己的工作。
1987年他寄給母親一篇報告文學(xué)《赫赫而無名的人生》,文中有位不能透露的姓名的中國核潛艇總設(shè)計師。
這時候母親這才知道兒子的隱藏三十多年的“秘密”,黃旭華母親去世后,她的一條圍巾成為黃旭華的想念。
黃旭華曾說:自己非常愛自己的夫人、女兒、父母,但比起那些兒女情長更愛祖國。
也正是因為家人的支持,他才能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研發(fā)核潛艇的工作中,為我國國防事業(yè)做出不可磨滅的奉獻。
1958年黃旭華來不及跟家人告別就孤身一人來到北京,年輕的他被任命為中國核潛艇總工程師。
第一代核潛艇工程四位總師合影(左起趙仁愷、彭士祿、黃緯祿、黃旭華)
為了保密科研團一行29人來到一個荒涼的小島,在什么都沒有的艱苦條件下開始中國核潛艇的研發(fā)。
島上的條件很艱苦,除了一條偽裝用來送物資的民船外,幾乎切斷外界所有的聯(lián)系。
黃旭華這一走就是30年,期間只能靠著書信跟家里人通信,從1958年到1986年整整三十年沒有回過家。
期間家人對于他的行蹤一無所知,父母只知道他在北京,可具體做什么并不知道,即使寫信也是隔好久才回復(fù)。
對于家人黃旭華一直都是心懷愧疚的,由于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也只能寄回點錢作為心意。
對于妻子和孩子也同樣充滿愧疚,每當他匆匆回家又離開,連孩子都忍不住打趣:爸爸又出差回家“。
他在孩子的眼中是樂觀的父親,在黃旭華生命最后時刻,一家人在病房開起“家庭音樂會”,受他影響,笑對人生成為全家人的人生信條。
黃旭華即使在彌留之際媽也希望家人不能太過悲傷,探望的病房里還時不時傳來歡樂的歌聲。
在黃旭華的吊唁儀式上,夫人李世英拄著拐杖前來送別。
她拄著拐杖來到靈前在愛人的遺像前默默擦淚,兩人,攜手走過風(fēng)風(fēng)雨雨,相濡以沫69年
正是因為妻子的默默奉獻,黃旭華才能專心致志的研究核潛艇事業(yè),對于國家他是問心無愧,但
對妻子虧欠了一輩子。
第一代核潛艇工程四位總師合影(左起趙仁愷、彭士祿、黃緯祿、黃旭華)
在黃旭華的帶領(lǐng)下,中國在沒有任何技術(shù)的支持下僅用13年的時間就走完美蘇30年才走完的核潛艇研發(fā)之路。
隨著黃老的離開,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四位總設(shè)計師趙仁凱、彭士祿、黃旭華、黃緯祿均已離世。
他們隱姓埋名30年,他們的名字就像所從事的工作一樣高度保密,如今他們都已經(jīng)離開,讓我們來了解下這幾位無名英雄的故事。
珍貴合影
1988年,為中國核潛艇事業(yè)做出重要貢獻的四位科學(xué)家在這里留下一張珍貴合影。
照片中的四人一生都在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趙仁愷在我國核潛艇前
2017年趙仁凱與世長辭,享年87歲,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中國核潛艇事業(yè),甚至是寶貴的生命。
他曾在核潛艇水下實驗的時候做好充分的準備,特地陪夫人外出旅行,還給三個孩子沒人買了一塊表。
下水前他交代同事,如果自己這次回不來就把寫好的遺書和手表交代給三個孩子。
趙仁愷曾說:‘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幸福安寧,他愿意付出一切。
彭士祿一生只做兩件事,但每一件事都驚天動地。
他是革命烈士的遺孤,3歲那年父母為革命事業(yè)奉獻自己寶貴的生命,直到后來被領(lǐng)導(dǎo)找到并送往延安,這才結(jié)束東躲西藏的日子。
他只要祖國需要就可以拋頭顱、灑熱血,一件事是造核潛艇,另外一件事建核電站。
晚年盡管身患重病,仍然不忘記在病中鼓勵孩子要好好學(xué)習(xí),將來成為一名對祖國有用的科學(xué)家。
2021年93歲的彭士祿走完自己傳奇的一生,忠于祖國,熱愛祖國成為他這一生中的人生信條。
黃緯祿
黃緯祿是我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導(dǎo)彈事業(yè)的開拓者之一。
1970年黃緯祿帶領(lǐng)科研團隊在酷暑的南京,在長江大橋進行反復(fù)的試驗,汗水濕透整個衣服為核潛艇導(dǎo)彈實驗做出關(guān)鍵的一步。
但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和巨大的精神壓力,讓黃老的身體亮起紅燈。
女兒黃道群回憶:父親晚上拿著一件背心讓姑姑幫忙補一下,但拿到燈下一照才發(fā)現(xiàn)衣服這里這里破的洞竟然是心口痛,揉的久了才破的。
1982年在他的帶領(lǐng)下中國終于制造出自己的導(dǎo)彈,2011年11月23日,黃緯祿在北京病逝,享年95歲。
這四位對共和國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獻身祖國,無怨無悔”是他們最真實的寫照。
干驚天動地的事,做隱姓埋名的人,他們這種高風(fēng)亮節(jié)的精神,讓中國人在世界處于不敗之地,向四位前輩致敬!
他們是民族的楷模,祖國的脊梁,中國人民的英雄!
(免責(zé)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為提高可讀性,細節(jié)可能存在潤色,文中部分觀點僅為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此文章旨在倡導(dǎo)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dǎo)。如涉及版權(quán)或者人物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