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作為國產動畫電影的續作,延續了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不僅在視覺效果上令人震撼,更在情感和心理層面給觀眾帶來了深刻的思考。
拋開搞笑和熱血,哪吒的故事,其實也是一個關于“問題兒童”自我認同的心理學范本。
哪吒一出生就被貼上“魔丸”的標簽,注定遭受天劫。他渴望被接納,卻一次次被村民的恐懼和偏見傷害,他試圖用惡作劇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卻加深了人們對他的誤解。
幸運的是,哪吒遇到了無條件愛他的父母和師父,他們的理解、包容和引導,讓哪吒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哪吒和敖丙兩人同樣面臨來自外界的壓力和偏見,都曾被貼上“邪惡”的標簽,通過彼此的理解和支持,他們找到了對抗命運的力量,也重新定義了自己的身份。他們的關系象征著一個人內心的雙重自我——積極面和消極面。通過克服內心的矛盾,哪吒和敖丙最終達成了自我認同,實現了心靈的統一。
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簽
哪吒和敖丙的心理歷程像極了現實生活中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卻背負著“問題兒童”標簽的孩子。
問題兒童通常表現出一些不符合社會規范的行為,如攻擊性、退縮行為、注意力缺陷或多動障礙等。同時,他們可能更容易出現情緒波動,如焦慮、抑郁或憤怒爆發,這些情緒反應可能是對內在沖突的一種表達。
許多問題兒童在人際交往中存在困難,難以建立和維持健康的人際關系,這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孤立感和自卑感。
不良的家庭環境(如父母離異、家庭暴力、忽視等)是導致問題兒童行為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中的不穩定因素也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其次,在學校環境中,學業壓力、同伴欺凌或教師批評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挫敗感和自我懷疑。
此外,社會對成功的狹隘定義也可能使孩子感到無法達到預期,從而產生負面情緒。問題兒童往往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缺乏清晰的認知,內心深處可能存在低自尊和自我否定,這種內在矛盾導致他們在行為上表現出反抗或逃避。
自我認同是一劑良藥
自我認同是指個體對自己是誰、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有一個清晰且穩定的認識。它是個人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影響著一個人的情緒調節、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能力。
自我認同的形成始于早期的家庭互動,父母的態度和行為對孩子自我意識的塑造至關重要,溫暖和支持性的家庭環境有助于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青少年時期是個體自我認同發展的關鍵階段。
在這個時期,孩子開始探索自己的興趣、能力和人生方向,并試圖找到一個合適的角色定位。如果這個過程受阻,可能會導致自我認同危機。來自老師、朋友和社會的正面反饋可以幫助孩子確認自己的價值和能力,而負面評價則可能削弱他們的自信心,增加自我認同的難度。
父母的愛與支持是最好的教育
1.家庭的支持與理解
父母應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讓他們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和支持。
同時,家長不應給孩子施加過高的期望,而是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幫助他們在自我探索中找到成就感。
2.內在力量的培養
教會孩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通過自我接納,孩子能夠更加自信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幫助孩子設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并通過努力逐步實現,每一次成功都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促使他們不斷成長。
引導孩子保持樂觀的心態,學會用積極的方式看待問題,而不是一味抱怨或消極應對,積極的心態有助于提高心理韌性和抗壓能力。
李王越
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碩士
陜西省精神衛生中心 · 西安精神衛生中心婦女心理衛生一科心理治療師
受訓于中國 CBT 專病培訓之中美強迫癥專項首屆 ACT 結合 ERP 培訓
中美強迫癥專項培訓項目第二屆暴露與反應阻止治療師培訓
第四屆中國高級 CBT 治療師系統培訓
個案累計時長300小時,團體治療累計時長150小時
擅長強迫癥、抑郁癥、焦慮癥等疾病的心理治療
來源: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