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算算你的時薪?
月薪2萬的人,每小時值114元,街邊賣煎餅的大媽,時薪300元,實習生加班到凌晨,時薪不到20塊。
有人把時間押在無效社交上,就像用勞力士換塑料手表,血虧的買賣天天都在上演。
我見過最聰明的創業者,見客戶永遠選在星巴克,花35元買兩小時高效溝通,用知識付費鏈接行業大咖,199元的課程撬動百萬資源。
一條成年人的社交鐵律:
能用紅包解決的事,別欠人情,能花錢買的時間,別自己摸索,利益捆綁的關系,比酒肉朋友牢靠10倍。
成年人社交最硬的通貨,永遠是等值交換。
篩選關系三步法:
1. 消耗型:閨蜜天天找你吐槽老公,卻從不聽你說話。
2. 滋養型:合伙人凌晨兩點還在和你打磨商業計劃書。
3. 黑洞型:親戚見面就問你借錢的深淵巨坑。
前銀行同事A君的故事,最典型!每周陪富太太們喝下午茶,兩年后,發現對方連她生日都不記得,轉身入行保險公司,三個月,用專業能力拿下兩個大客的大額保單。
所有需要你踮著腳夠的關系,都是慢性毒藥。
有一種斷舍離的暴力美學:刪除從不點贊的微信好友,退掉裝滿廣告的百人群聊,拒絕"改天請你吃飯"的客套,就像撕掉過期彩票般痛快。
我曾在網絡看過,一位霸道公司CEO的極致做法:每月最后周日,批量清理通訊錄,聯系人始終控制在150人以內,他說:"鄧巴數字定律證明,人類只能維持148個穩定關系"。
社交斷舍離,是給人生做減法乘法。
警惕三大時間殺手:
1. 無效聚會:同學會變成攀比擂臺。
2. 偽學習:收藏200個干貨從沒打開。
3. 情緒勞動:安撫玻璃心同事的內耗。
聽過有個更狠的,某前公司95后總監的狠招,手機永遠設置45秒自動掛斷,會議超過30分鐘直接起身,辦公桌貼著"時薪500元"的警示條。
你的時間單價,就是人生估值
自我增值的復利公式:
1小時讀書>1小時刷劇?
30分鐘健身>30分鐘八卦。
10分鐘復盤>10分鐘吐槽。
之前認識位新媒寫手,把追劇時間改成拆解爆款文案,三年后,時薪從80元漲到2000元,甲方排隊預約她的檔期。
時間花在哪里,定價權就在哪里。
有一種終極換算公式:
把你月收入除以174(22天×7.9小時),這個數字就是你的生命刻度,有人在KTV里,每小時消耗50元價值,有人在咨詢室,每小時創造5000元價值。
記住:
當你時薪超過500元,就不會再幫人砍拼多多,當你能用錢買時間時,才真正掌握財富密碼。
所有不談時薪的努力,都是假裝在奮斗。
此刻,不妨問問自己:
今天每個小時,是在增值還是貶值?
我是鈞哥哥,自由撰稿人,多家出版社書評人,持續踐行讀書寫作,倒逼個人成長。
免責聲明:本文中描述的過程和所配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旨在傳遞社會正面信息,無低俗或有害引導,不代表本平臺立場,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感謝原作者的辛勤付出,著作權歸屬于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來源、作者標注錯誤或侵權,請原作者持權屬證明,后臺私信聯系本號,我們將及時更正或盡快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