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山西省水利廳消息,為保障山西臨汾吉縣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建設,從65公里外的山西河津市運輸工程所需的砂石骨料,該工程將開鑿一條64.75公里長的隧洞,在洞里布設一套世界最長、國內規模最大的皮帶機運輸系統,并預計今年年內啟動。
項目負責人表示,黃河古賢水利樞紐項目預計每月最大澆筑強度60萬立方米,比已建同類工程多一倍,在連續高強度澆筑混凝土30多個月情況下,所需砂石骨料多。這條近65公里長、布置在地下隧洞內的皮帶運輸系統,沿線穿越煤礦采空區、煤層氣區,須克服圍巖變形、突泥涌水等地質難題。皮帶運輸系統建成后,每小時運輸骨料4600噸,能有力保障工程施工需求。
古賢工程施工總布置圖
據悉,古賢水利樞紐位于黃河中游北干流河段,兩岸分別為吉縣和陜西宜川縣,是“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之一。該工程是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核心工程和國家水網的重要節點工程,也是繼2001年小浪底水利樞紐建成以來,黃河干流上又一項重大骨干水利樞紐工程。
據了解,古賢水利樞紐可研批復總投資約615億元,建成后將為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提供后續動力。同時,工程將極大地改善晉陜兩省23個縣(市、區)、27個工業園區和約685萬畝灌區的水源條件,有效緩解供水區水資源供需矛盾。此外,工程還能提供大量清潔電力,有力優化黃河兩岸的能源結構。
“古賢水利樞紐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為期九年半。2025年,準備期工程全面啟動,預計今年3月底導流洞支洞完工。”黃河古賢水利樞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戰鋒介紹,為了從65公里外的山西河津市運輸工程所需的砂石骨料,工程將開鑿一條64.75公里長的隧洞,在洞里布設一套世界最長、國內規模最大的皮帶機運輸系統,預計今年年內啟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