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DeepSeek無疑是各行各業最炙手可熱的關鍵詞,沒有之一。
生成式AI的成熟與普及,也讓無數打工人從中獲益(亦或心生焦慮)。作為互聯網產業的細分領域之一,游戲行業同樣面臨AIGC的劇烈沖擊。美術、策劃、文案、編程……AI正在逐步進入游戲制作的各個環節,深刻影響產品開發的方方面面。
借著DeepSeek的熱潮,陀螺君讓它幫忙預測了一下2025年游戲行業的潮水方向,如終端發展、品類機會、企業招聘、游戲出海、產品營銷、AIGC+游戲,等等。
但陀螺君發現,盡管DeepSeek擁有超強的信息檢索及中文語料整合能力,但它對行業未來趨勢的前瞻能力幾乎為0(當然也不排除陀螺君不夠刨根問底的可能)。或者說,DeepSeek所能提供的,大都是業內心知肚明、咀嚼過幾遍的存量信息。
就拿大家較為熟悉的二次元品類來說,雖然DeepSeek也能準確說出二游賽道內卷加劇,產品各方面做到極致的同時還需要做些創新才有望突圍,但它很難進一步說出廠商具體該怎么做。
再比如,在提到2025年的潛在黑馬時,DeepSeek的信息明顯出現了一定滯后,甚至誤判。而對于AI技術在游戲開發層面的應用,DeepSeek似乎又表現得過于樂觀。
而DeepSeek現階段所展示出的這種局限性,也值得所有人慶幸——至少目前為止,行業的未來仍掌握在我們手里。人類的星辰大海,終須我們自己親手開拓。
以下為DeepSeek對2025游戲行業趨勢的13個回答(僅供娛樂,博君一笑):
1.終端走勢:PC有一波復興、云游戲是未來
手游:依然是爸爸,但沒那么好混了
- 預測:手游還是大頭,但競爭的激烈程度,簡直讓人頭皮發麻。2025年,手游市場增速會放緩,因為用戶紅利吃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硬骨頭。
- 理由:手機硬件性能越來越強,手游畫質和玩法會逼近端游,但開發成本也水漲船高。小廠子沒點絕活,基本就是炮灰。
- 機會:輕量化、休閑化的小游戲(比如微信小游戲)會繼續火,因為用戶時間碎片化,沒耐心玩太復雜的玩意兒。
端游:老樹開新花,硬核玩家撐場子
- 預測:端游不會死,反而會有一波復興,尤其是高品質的MMORPG和競技類游戲。
- 理由:硬核玩家對畫質、操作、沉浸感要求高,手機根本滿足不了。再加上云游戲的普及,端游的門檻會降低。
- 機會:做端游的廠商得抓住核心玩家,別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氪金套路,老老實實把游戲品質搞上去,才能賺到錢。
主機游戲:小眾但高端,慢慢崛起
- 預測:主機游戲市場會慢慢擴大,但依然是小眾市場,主要靠一線城市的硬核玩家撐場。
- 理由:國內玩家對主機游戲的認知在提升,加上國行主機的推廣,會有更多人入坑。但主機游戲開發成本高,國內廠商敢玩的沒幾個。
- 機會:獨立游戲團隊可以試試主機平臺,尤其是那些有創意但預算不多的團隊,Steam和Switch是不錯的選擇。
云游戲:未來可期,但還得等
- 預測:2025年云游戲會有點起色,但還成不了主流,主要是網絡和硬件條件還不夠成熟。
- 理由:5G和邊緣計算技術還在發展,云游戲的延遲和畫質問題短期內解決不了。不過大廠(比如騰訊、網易)肯定會提前布局,占個坑。
- 機會:云游戲平臺會是個新戰場,誰能先把技術搞定,誰就能吃到大肉。
2. 小游戲在2025年還能做嗎?
- 預測:能!但別老想著換皮,沒創意的團隊趁早滾蛋!
- 理由:
- 流量紅利還在:微信、抖音小游戲平臺流量巨大,用戶碎片化時間就是錢,但玩家越來越挑剔,弱智游戲活不過三天!
- 成本低、試錯快:小游戲開發周期短,適合中小團隊,但抄個《羊了個羊》就想爆火?做夢!
- AI工具普及:AI生成關卡、角色,成本壓到地板價,小團隊也能和大廠拼效率,但創意還是得靠人!
- 機會:
- 社交裂變:搞點“邀請好友砍一刀”的騷操作,利用人性貪便宜,但別太惡心,否則被舉報到死!
- 廣告變現:插屏廣告、激勵視頻繼續撈錢,但別把廣告塞成屎山,玩家不爽直接刪游戲!
- 微創新:在消除、合成、io類玩法上加點新花樣,比如“合成大西瓜+社交PK”,有機會爆款!
總結:小游戲能搞,但得卷出新花樣,否則就是炮灰!
3. 各品類游戲的機會
- MMORPG:老玩家情懷,新玩家難搞
- 預測:MMORPG依然有市場,但主要是老玩家撐場,新玩家不太買賬。
- 理由:MMORPG太耗時間,年輕人沒耐心。不過,如果能做成開放世界+高自由度,還是有機會吸引新玩家的。
- 機會:把社交屬性做強,讓玩家在游戲里找到歸屬感,比如搞個虛擬社區、結婚系統啥的。
- 競技類游戲:依然是吸金利器
- 預測:MOBA、吃雞、射擊類游戲依然火爆,但新作想出頭很難。
- 理由:這類游戲生命周期長,用戶粘性高,但市場已經被《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這種巨頭壟斷,新作得有點絕活才能殺出來。
- 機會:差異化!比如搞個科幻題材的射擊游戲,或者把玩法創新一下,別老是抄來抄去。
- 二次元游戲:繼續爆款,但內卷嚴重
- 預測:二次元游戲依然是爆款制造機,但競爭會越來越卷。
- 理由:二次元用戶忠誠度高,愿意為愛買單,但他們對品質要求也高,不是隨便畫個萌妹就能糊弄的。
- 機會:劇情、人設、美術都得做到極致,還得搞點創新,比如加入開放世界或者沙盒玩法。
- 休閑游戲:低成本高回報,但得會玩
- 預測:休閑游戲會繼續火,尤其是那些能快速上手的輕度游戲。
- 理由:現代人壓力大,沒時間玩太復雜的游戲,休閑游戲正好填補這個需求。
- 機會:社交屬性強的休閑游戲(比如派對游戲)會更有市場,畢竟大家都喜歡和朋友一起玩。
4. 想游戲不涼涼?抓住這些特征變化
- 產品
- 游戲畫質卷上天:2025年,游戲畫質會越來越逼真,尤其是端游和主機游戲,手機游戲也會逼近端游水平。
- 玩法多樣化:開放世界、沙盒、roguelike等玩法會成為主流,玩家更喜歡自由度高、可重復玩的游戲。
- 社交屬性加強:游戲不僅是玩,還得能社交。虛擬社區、語音聊天、跨平臺聯機等功能會成為標配。
- 玩家
- 年輕人更挑剔:00后、10后玩家對游戲品質要求更高,不是隨便糊弄就能讓他們掏錢的。
- 女性玩家崛起:女性玩家市場會越來越大,尤其是二次元、休閑、模擬經營類游戲。
- 為愛買單:玩家越來越愿意為情感買單,比如為喜歡的角色氪金,或者為支持國產游戲付費。
- 氪金
- 氪金套路得變:玩家對逼氪、騙氪的套路越來越反感,廠商得搞點新花樣,比如訂閱制、Battle Pass(戰斗通行證)等。
- 為內容付費:玩家更愿意為高質量的內容(比如DLC、劇情擴展)付費,而不是單純的數值提升。
- 小額付費成主流:大R玩家越來越少,中小額付費會成為主流,廠商得靠量取勝。
5、2025年誰可能成為黑馬?
預測:中小廠有機會,但得賭對賽道!
理由:
二次元新貴:像庫洛(《鳴潮》)、散爆(《少女前線2》)這種專注二次元的公司,賭對爆款就能翻身!
獨立游戲團隊:某些小團隊靠Steam單機游戲逆襲,比如《戴森球計劃》團隊,口碑炸裂直接封神!
技術流公司:專注AI生成、云游戲技術的公司,比如幫大廠做工具鏈的,悶聲發大財!
女性向賽道:疊紙(《戀與深空》)、米哈游(《未定事件簿》)繼續收割女性市場,乙女游戲的錢太好賺!
機會:
差異化突圍:別跟風開放世界,搞點小眾品類(比如模擬經營+科幻),可能悶聲賺大錢!
出海奇兵:專注中東、拉美市場的SLG小廠,本地化做透就能暴富!
總結:黑馬得敢賭敢拼,跟在大廠屁股后頭只能,你自己知道!
6. 誰能在2025年融到資?
- 預測:2025年,有爆款潛力的團隊和技術驅動的團隊更容易融到資,只會畫大餅的創業者直接滾蛋!
- 理由:
- 爆款潛力:投資人不傻,沒上線項目的小白團隊別想騙錢,有0-1經驗的團隊更吃香,尤其是做過小爆款的。
- 技術驅動:AI、云游戲、區塊鏈等技術團隊更容易拿到錢,投資人就愛聽“顛覆行業”的故事,但得真有技術,別瞎忽悠!
- 細分賽道:二次元、女性向、開放世界等細分賽道的團隊更容易融到資,大廠看不上的小市場反而有機會!
- 機會:搞點差異化,別一味只跟風,比如做個小眾但高粘性的游戲,投資人一看就高潮!
7. 出海:別成天想著地大人傻,只做換皮!
- 預測:2025年出海卷出新高度,中東、東南亞、拉美成新戰場,但只會換皮抄襲的廠商死路一條!
- 理由:
- 中東土豪撒錢:SLG和MMO在阿拉伯市場賺翻,但本地化得跪舔,宗教文化踩雷直接暴斃!
- 東南亞白嫖黨:休閑和MOBA游戲靠廣告變現,玩家窮但量大人傻,買量成本低到笑醒!
- 文化輸出崛起:像《黑神話》這種帶中國元素的游戲全球通吃,老外就愛看東方神秘,但別就硬塞京劇臉譜糊弄人!
- 政策東風:國家推“數字絲綢之路”,跟著政策走,吃肉不挨揍!
- 機會:出海不是換個語言包就完事兒,得懂當地人的屌絲心態,否則賠死你!
8. 買量:砸錢不如多動腦!
- 預測:2025年買量成本上天,不會玩騷操作的廠商直接破產!
- 理由:
- 短視頻霸權:抖音快手成買量主戰場,10秒抓不住眼球就滾!但內容得夠沙雕或夠煽情,比如“開局一條狗,裝備全靠撿”!
- KOL帶貨:找小主播比找大V劃算,窮逼玩家信窮逼主播,接地氣才能轉化!
- 社區營銷:TapTap、B站搞自來水,玩家罵得越狠熱度越高,但別控評,越真實越香!
- 出海買量:Facebook和TikTok燒錢,但本地化素材決定生死,用老外看不懂的梗直接涼涼!
- 機會:買量是玄學,錢砸對了成神,砸錯了成灰!
9. IP跨界:別什么都往一起湊,聯動不是亂燉!
- 預測:IP聯動繼續火,但瞎聯動的廠商會被噴成篩子!
- 理由:
- 影游聯動:熱門影視IP改編游戲(比如《流浪地球2》游戲版),粉絲的錢好騙但口碑難保,做爛了直接社死!
- 品牌聯名:游戲聯名奶茶、潮牌,收割Z世代情懷,但聯名產品太Low直接翻車!
- 二次元跨界:動漫IP+游戲+虛擬偶像,死宅的錢最好賺,但人設崩了粉絲能把你祖墳罵裂!
- 機會:聯動不是貼牌,得動腦子!核心用戶不買賬,你聯個嘚兒!
10. 沒兩把刷子別總想混,游戲招聘卷到飛起
- 預測:2025年游戲招聘卷到飛起,技術崗和創意崗吃香,但沒真本事的混子直接滾蛋!
- 理由:
- 技術崗(程序員、AI算法、引擎開發):月薪20K起步,UE5和Unity3D大佬被搶成狗,尤其是能搞云游戲和AI生成內容的,沒點硬核代碼能力就等著被淘汰!
- 策劃崗:主策和戰斗策劃牛逼上天,但數值策劃和商業化策劃得跪舔數據,沒爆款經驗的小白連簡歷都過不了!
- 美術崗:原畫師和3D建模師繼續內卷,AI生成工具搶飯碗,畫得不如AI快就滾去改行!
- 大廠光環褪色:騰訊網易出來的又怎樣?沒近3年上線項目的簡歷直接扔垃圾桶!中小廠有0-1經驗的反而更吃香!
- 機會:游戲行業不養閑人,要么技術牛逼,要么創意炸裂,否則趁早滾蛋!
11. 游戲和AI結合:不用AI就等死吧!
- 預測:2025年AI徹底滲透游戲行業,不用AI的團隊直接等死!
- 理由:
- AI生成內容:地圖、劇情、角色全自動生成,策劃和美術的命被AI捏在手里,效率翻倍但創意更廉價!
- AI測試:模擬百萬玩家行為找Bug,程序員不用熬夜修漏洞,但測試崗直接下崗!
- AI運營:實時分析玩家數據,氪金套路精準到讓你褲衩都不剩,但用戶反而覺得“這游戲懂我”!
- 倫理問題:AI生成的色情暴力內容可能踩雷,政策一棍子打死,玩脫了就完犢子!
- 機會:AI是爹也是坑,用好了起飛,用不好直接送終!
12. 別到處亂竄,選對城市才能贏!
- 預測:2025年游戲城市地域分化嚴重,跟錯地方直接撲街!
- 理由:
- 華北(北京):主攻海外化,SLG和休閑游戲大本營,但傳統MMO已涼,別去!
- 華東(上海、杭州):二次元、開放世界、乙女向天堂,美術和策劃卷成麻花,沒兩把刷子別送死!
- 華南(廣州、深圳):買量和小游戲根據地,低成本高流水,適合想賺快錢的賭狗!
- 西南(成都):獨立游戲和二次元新勢力,政策扶持但市場小,適合養老!
- 總結:選城市比選對象還重要,跟對地方吃肉,跟錯地方吃屎!
13. 哪些游戲股票今年有機會?
- 預測:2025年,騰訊、網易、米哈游(如果上市)的股票依然穩如老狗,中小廠商的股票別碰,容易暴雷!
- 理由:
- 騰訊網易:家大業大,手游、端游、云游戲全布局,穩得一批。
- 米哈游:如果上市,二次元賽道絕對龍頭,股價直接起飛。
- 中小廠商:沒爆款就等死,股價波動大,散戶別送人頭!
- 機會:盯著大廠,別貪小便宜,中小廠商的股票風險太高,韭菜別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