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聚餐多
相信不少人都在狂“炫”美食
但頻繁的酒肉大餐
沒準會給健康惹上大麻煩
這兩天
話題#女子暴飲暴食
醫生胃里取出10斤食物#
沖上社交平臺熱搜榜
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
暴飲暴食真的會吃出“內傷”
女子暴飲暴食險喪命
胃里取出10斤食物
“原來吃撐真的會死人,職業生涯第一次遇見! ”近日,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胰脾外科醫生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原來,家住江蘇南通的患者張女士因反復暴飲暴食,導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據了解,張女士日常食量就大,一個月前她開始感到腹脹不適,肚子也比以前大了一些,但她并未調整飲食習慣。
過了兩周,張女士的腹脹、嘔吐越來越嚴重,加上幾天前吃了柿餅,整個腹部開始疼痛,緊急送醫治療。隨后轉入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時,她已出現昏迷。
醫生發現,張女士的十二指腸梗阻導致胃極度擴張,多發胃壁壞死穿孔,胃底處薄弱如潮濕的衛生紙。手術時,醫生清理出超過3000ml的胃內容物,包括大量的咸菜、豆芽,重達10斤,還有許多6cm大的胃石。
醫護團隊奮斗一夜操作全胃切除伴食管空腸吻合術,總算將她從死亡線上拉回。
切除的患者全胃(圖源: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吃太飽!
人體多個器官都“遭殃”
很多人認為,一兩頓大餐并不會帶來什么傷害,但身體內部可能已經亂作一團。
胃部被“灼燒”
正常情況下,胃消化一頓飯需要2~4小時,但一頓大餐后,即使胃部加大胃液的分泌,也需6小時左右才能消化完。
部分胃液還可能反流進食管,造成胃灼熱,甚至少數人的胃壁會因過度撐大而出現血液循環障礙,進而引發局部壞死、出血和胃穿孔。
胰腺會“自殘”
胰腺是機體第二大消化腺,會因大量高脂、高糖食物進入高強度工作,加大胰液的分泌。若胰腺無法在短時間內排出胰液,便會開始“自我消化”。
如果同時攝入大量酒精,胰腺局部受到刺激會出現炎癥反應,更易誘發急性胰腺炎,輕則引發急性腹痛,重則有生命危險。
春節期間多地胰腺炎病例增多
武漢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醫生透露,春節以來,該院三個院區的消化內科接連收治了30余名胰腺炎患者,約是平時的兩倍。主要原因是患者春節期間飲食無節制、攝入過多高油高脂食物。
與此同時,杭州臨安區第一人民醫院在春節期間啟動應急模式,短時間內接診了10余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一位患者的治療液體量約有4-5斤,十幾個病人至少50多斤,醫院的診療臺已被鋪滿。
圖源:杭州臨安區第一人民醫院
心肺受“擠壓”
由于身體內部空間有限,當胃部迅速膨脹至正常飲食時的數倍后,會擠占心、肺等其他器官的空間,造成肺部擴張受限。
一圖看清吃撐的胃有多大(圖源:生命時報)
因此,短時間內大量進食后,人們常會感到“撐得喘不上氣”,并可能引發呼吸困難、胸前區不適,甚至心肌缺血、心絞痛等情況。
節后腸胃“不堪重負”?
“補救指南”了解一下
避免暴飲暴食說得容易做到難,當面對炸雞、燒烤等各類美食的輪番誘惑時,一不小心就容易淪陷。那么,在享受美食之后又該如何“彌補”?
少量多次飲水
高脂、高糖食物中的鈉含量通常較高,保持充足的飲水能加快機體代謝。大餐后建議適當多喝些白開水、綠茶或檸檬水,以少量多次為宜,有助于加速鈉的排出。
“刮油”食物推薦
食物不能直接將油脂從體內“刮”出,但一些富含纖維的食物能夠幫助清掃腸道“垃圾”,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25~30克即可。
水果類:石榴、桑葚、番石榴、梨等;
蔬菜類:苦苣、竹筍、菠菜等;
谷類:藜麥、蕎麥、大麥、麩皮等;
菌藻類:香菇、木耳、銀耳、竹蓀、紫菜、裙帶菜等;
豆類:黃豆、黑豆、蕓豆、赤小豆、綠豆、豌豆、鷹嘴豆等。
讓腸道動起來
建議飯后20~30分鐘進行一些輕量運動,如站立、散步,可減輕飯后不適。
??為減輕身體負擔,有些人選擇在大餐后限制飲食甚至節食,但這樣做可能適得其反,加重胃腸損害。正確做法是保證三餐正常飲食,同時減少高熱量加工食品的攝入。 /健康科普
轉發!讓家人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