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馬斯克在美國政府那可是掀起了不小的風浪,牽頭成立政府效率部,一頓操作猛如虎,大有要給美國政府來個 “大換血” 的架勢。
這讓不少人都聯想到了明朝萬歷年間的張居正,那也是個鐵腕改革家,試圖力挽狂瀾拯救大明王朝于水火之中。
可我們靜下心來好好琢磨琢磨,馬斯克真能成為美國版的張居正嗎?我看懸!
先來說說馬斯克這一系列改革動作。特朗普一上臺,就大手一揮,讓馬斯克組建政府效率部,這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削減政府開支、整頓那些臃腫的機構、清理過時的監管法規,還要給老舊的信息技術系統升升級,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
馬斯克倒也不含糊,說干就干。
他帶著團隊開啟了瘋狂查賬模式,十多個聯邦政府部門都被他們盯上了。國防部的支出要審查,那可是個 “燒錢大戶”,想從這里面找出浪費的地方可不容易,但馬斯克團隊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還有教育部,直接用上人工智能軟件梳理敏感數據查開支。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勞工部、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也都被他們收集起來了,甚至連財政部的敏感支付系統數據都想染指,就差沒把政府部門的 “家底” 全翻出來了。
在人員和機構調整方面,馬斯克也是雷厲風行。一上來就把首席多元化官員執行委員會的網站給刪了,這可是個推動政府多元化的機構,就這么被他 “咔嚓” 掉了。
還推動美國人事管理局讓聯邦雇員報名 “買斷”,也就是變相裁員,讓他們拿工資走人,不用干活了。前 80 小時,就取消了超 4.2 億美元的政府合約和 2 份租約,這動作不可謂不快。
再看他像極了張居正的那些地方。張居正當年改革,推行考成法,明確責任,規定期限,嚴格考核各級官員,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馬斯克現在做的,不也是在想辦法讓政府部門的工作更有效率嗎?
查賬、精簡機構,都是為了讓政府這臺 “大機器” 能更順暢地運轉。張居正改革時,丈量土地、推行一條鞭法,想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減少財政虧空。馬斯克團隊審查各部門支出,不就是想找出那些被浪費的錢,讓政府的錢花得更值嗎?從這方面看,馬斯克還真有點張居正的影子。
但是,我為啥對馬斯克的改革不看好呢?
美國政府這攤子事兒,可比明朝時復雜多了,而且積重難返。就說那些被審查的部門,哪個不是背后有著強大的利益集團?
國防部的采購,涉及到多少軍工企業的利益,馬斯克想削減開支,那些軍工大佬們能答應嗎?
教育部的數據被調查,背后的教育利益鏈也會跳出來反對。還有那些被取消合約的企業,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再看看美國的政治環境,民主黨和共和黨那可是天天掐架。馬斯克現在的改革,民主黨能同意嗎?
這不,國會眾議院監督與政府改革委員會的民主黨籍成員已經跳出來要調查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了,說這可能威脅國家安全。
19 個州的民主黨籍總檢察長也提起聯合訴訟,要阻止馬斯克的查賬行動。法律層面也在限制他,紐約的聯邦法官已經發布臨時禁令,禁止他對財政部查賬。這才剛開始改革,就遇到這么多阻力,以后還怎么推進?
和張居正改革比起來,明朝雖然也有官場腐敗、利益集團,但好歹是封建王朝,皇帝的權力還是很大的。
張居正背后有萬歷皇帝支持,改革推行起來雖然也難,但還有那么點底氣。馬斯克呢?他雖然有特朗普支持,可特朗普能一直罩著他嗎?美國的政治體制太復雜,各方利益盤根錯節,馬斯克想撼動這些,簡直比登天還難。
所以啊,馬斯克雖然有雄心壯志,想做美國的張居正,給美國政府來個大變革。但現實太殘酷,美國政府這積重難返的局面,不是他一個人能輕易改變的。他的改革之路,恐怕是充滿荊棘,最后很可能是無功而返。
說不定用不了多久,馬斯克就得灰溜溜地從這場改革的 “戰場” 上退下來,留下一地雞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