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ck Kass2021年加入OpenAI,擔任全球市場應用負責人。作為一位極具遠見的未來學家和AI思想領袖,他專注研究AI革命對社會經濟的深遠影響,并通過咨詢服務,為財富1000強企業提供戰略支持。
精彩觀點
在所有市場,一項新技術出現時,總會以一種有趣的方式慢慢填補市場空白。
真正改變一切的并非單純的科學研究,而是一款產品,一款能讓人們理解這項技術的應用程序。
到某個階段,人類的發明更像是奢侈品。
世界的發展并非取決于我們發明了什么,而是取決于我們如何接納這些發明。
我們常常意識不到,歷史的發展是緩慢積累的,然后突然之間發生巨變。
人們很容易回顧過去,但是展望未來的困難在于,要意識到事情即將以多快的速度發生變化。
一旦進入一個物質豐饒,且能獲得巨大經濟收益的世界,人們可能反而會感到不開心,因為失去了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與工作相關的自我身份認同。
一個人就能打造出價值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
能否充分利用人工智能,這與一個人從周圍世界挖掘資源的能力密切相關。
新技術會以一種有趣的方式
填補市場空白
2021年,Zack Kass(以下簡稱Kass)加入OpenAI,從事人工智能產品的商業落地。當時,OpenAI約有80人,距離轟動世界的GPT-3.5版本的發布還有一年多。
OpenAI前商業化負責人Zack Kass
Kass在伯克利攻讀歷史學和計算機科學兩個專業。歷史學打開了世界文明的圖譜,一條條脈絡清晰地描繪出世界進步的軌跡;而計算機科學則讓他知道世界為什么會進步。
選擇在OpenAI寂寂無名時加入,Kass的判斷來自于此前11年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工作經驗。“身處這一領域,就會知道Transformer架構非常重要,只是當時還不知道它究竟有多重要。”但是他始終關注OpenAI的發展。
OpenAI推出GPT-3時,為了搞清楚如何讓人們為產品付費,決定招一名銷售人員。靜候已久的Kass立刻遞交申請:“我能加入嗎?”
最初購買GPT-3的不是什么大型企業。這些公司嘗試在大模型的基礎上搭建應用程序,把產品稍加包裝后,轉賣給那些有需求的公司,做的是轉手生意。GPT-3是個不錯的產品,只是很多人不知道。Kass發現,在所有市場,一項新技術出現時,總會以一種有趣的方式慢慢填補市場空白。
eBay剛推出時,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利用這一平臺,于是eBay店鋪應運而生,它們購入大量廉價商品,然后以市場價出售,利用市場信息的不完善進行套利,從而擴大了業務規模。但顯然這種情況不會持久,因為市場最終會自我完善。
同樣,那些早期利用GPT-3大模型進行套利的客戶被市場自然淘汰,因為用戶意識到,他們為底層技術支付了過高的費用。
真正改變一切的并非單純的科學研究,
而是一款應用產品
人工智能經歷了70余年的發展,幾次遇冷。OpenAI對未來如此樂觀,相信能創造奇跡,Kass認為,是因為OpenAI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凱弗(Ilya Sutskever)堅信神經網絡的潛力,并且重視Transformer架構。
2010年前后,當大多數人對神經網絡不抱希望的時候,伊利亞就一直在談論神經網絡。2015年,創始人聚在一起說:“嘿,我們可以打造出超級智能的人工智能。”起先,公司做了與《魔獸爭霸3》(Dota)相關的項目,之后轉向機器人領域,做出了能解魔方的機械手,直到ChatGPT出現,公司才真正意識到得致力于打造產品。
Kass說:“GPT模型的進展,加上Transformer架構和底層研究的改進,以及創始人的前瞻性,這些因素讓OpenAI有信心說‘我們能做到’。”
2021年剛進入OpenAI時,Kass曾經質疑,這里到底有沒有拿得出手的產品。
2019年,OpenAI發布第一代ChatGPT模型——GPT-1,該模型包含1.5億個參數,可以用于自動寫作、對話生成等任務。同年,OpenAI發布GPT-2。2020年,OpenAI發布了GPT-3,該模型包含了13.5億到1.75萬億個參數不等的多個版本,可以用于自然語言生成、問答、翻譯、摘要等多個領域。
在大模型的基礎上,OpenAI開始構建應用程序和平臺。事實上,正是這些應用而非單純的研究,進一步推動了公司的發展。
Kass從2021年開始涉足大模型產品的商業轉化,隨著ChatGPT不斷地迭代升級,幾乎一夜之間,OpenAI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公司一躍成為全世界最知名的公司之一。Kass說:“這提醒我們,應用層真的至關重要。真正改變一切的并非單純的科學研究,而是一款產品,一款能讓人們理解這項技術的應用程序。”幾年間,OpenAI發生的變化表明,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楚這項技術的潛力。
OpenAI前商業化負責人Zack Kass
生平第一次,Kass意識到世界或許會加快改善的步伐:“我們正處于一個爆發式增長階段,人類的發展進入了對數級別,每一天都與前一天截然不同。期望值被不斷推高。”
世界的發展取決于人類如何接納發明
商業化相當復雜。在實驗室里做研究不必太受法律和合規性的約束,可以制造一些永遠不會向外界推出的東西。但是當推出一款面向市場的應用程序時,必須符合一系列標準,比如信息安全標準、法律標準、地緣政治標準等,事實證明,即便研究工作非常出色,要打造出人們真正想用的產品并非易事。
商業應用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對大多數人來說,改變行為習慣是困難的。如果習慣了以某種方式行事,當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去做事時,會感覺不舒服。
其次,社會接受門檻與技術門檻出現分歧,即機器能做的事與人類希望機器做的事不再同步。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人類是出于需要才去發現和發明事物,一旦發現,便會馬上采用。比如火的發現,錘子的發明。但是到某個階段,人類的發明更像是奢侈品。
現在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的情況是,人們會將許多創新發明視為非必需品,甚至當作奢侈品。很多人并不需要全自動駕駛汽車。為什么人們不需要呢?這是源于社會接受門檻的一些原則,其中一點是,人類熱愛掌控權。即使自動駕駛比人工駕駛更安全,人類還是更愿意指揮和控制機器。
技術門檻如今提升得太快,所以當你問“為什么人們不采用某種東西”時,答案有時是,大多數人并不知道某項技術在某些方面有多么出色。如果技術門檻繼續如此快速地提升,人們將很難明白應該采用什么、不應該采用什么技術。
第三,人類對自身的失誤有極強的包容度,但對機器失誤卻毫無容忍度。所以當你思考“為什么我們不采用某項技術?為什么研究在推進,但應用或推廣卻可能滯后”時,原因就在于我們對機器故障零容忍。世界上每年有130萬人死于公路,大家都覺得“哦,這很正常,這就是開車的代價”。但要是一輛特斯拉突然駛入錯誤車道,人們就會說“快停下,我們不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人們對機器設定了如此高的標準,以至于任何故障都被視為災難性故障、系統性故障。
Kass為此總結道:“我們必須意識到,世界的發展并非取決于我們發明了什么,而是取決于我們如何接納這些發明。”
歷史的發展是緩慢積累的,
然后突然之間發生巨變
互聯網帶來了如此巨大的范式轉變,創造出了許多此前無法想象的工作崗位。人類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一樣可以從互聯網的發展歷程中獲取經驗教訓。
Kass舉了個例子,假如時光倒流回1970年,你將如何向別人描述電商經理這個職位?“人們可以嘗試描述,但卻非常困難,因為這需要預知未來會發生什么。若在1900年,怎么可能跟別人解釋優步(Uber)是什么呢?”現在的問題在于,人類正處于眾多范式轉變的邊緣,人工智能、核聚變、量子技術都將帶來范式的轉變。世界即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OpenAI前商業化負責人Zack Kass
想象在新世界里會有更多的專業廚師,或者對物理治療師和健身教練產生新的巨大需求,這并非天方夜譚。如今這些看似奢侈的職業,很可能會成為普通職業,為大眾所從事。這是一個很奇妙的現象。曾經在社會上,只有最富有的人才擁有司機,甚至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坐車。而現在,每個人都能在手機App上叫車,很快就有人來接。“我們常常意識不到,歷史的發展是緩慢積累的,然后突然之間發生巨變。”Kass說,“人們很容易回顧過去,但是展望未來的困難在于,要意識到事情即將以多快的速度發生變化。”
技術是有社會成本的
互聯網引發了兩個社會缺陷,我們將其解讀為社會成本。一個是錯誤信息和虛假信息。在互聯網出現之前,新聞媒體的價值在于,你能確切地知道自己讀到的內容是真實的。現在,這句話本身就存在爭議。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假設一個國家只有一份報紙,人們在沒有其他信息來源的情況下,國家更容易完全掌控人們所知曉的信息。互聯網讓人們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但互聯網確實帶來了其他更明顯的成本。另一個是互聯網催生了社交媒體,以及由此產生的個體孤獨感。有人曾說,這是一個焦慮的、孤獨的時代。
這顯然是互聯網的缺陷,但是當下又不得不接受這個短期陣痛。人類的厲害之處是,擅長在經歷痛苦之后找到解決辦法,修補社會缺陷。所以,去指責某一代人沉迷于社交媒體,并且會永遠沉迷于社交媒體,這完全沒抓住重點。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人們可能會詬病很多人酗酒,濫用LSD(一種致幻劑),從而導致死亡。但現在,吸煙喝酒的人都少了,大多數人不再像過去那樣吸食致幻劑。
所以,不能只盯住某個時間點,就說所有問題會一直延續下去。互聯網帶來了一些相當值得關注的后果,人工智能也是如此。當人們擔憂因自動化而導致的失業時,他們談論的是經濟后果,人們實際上想象的是這樣一個世界:因為工作自動化,所以很多人將失業,并將因此而變得貧窮,但很少有人提及經濟問題之外的社會層面的問題。
Kass認為,這里存在一個明顯的邏輯謬誤。這個謬誤在于,如果真的實現了工作自動化,如果這場人工智能革命取得成效,世界經濟將會變得更好。更好的結果是,商品和服務的成本將會大幅下降。如果實現房屋建造的自動化,人們將能夠以很便宜的價格購買房屋,但建筑工人可能會因此而失業。所以,人們會說,“我明白人們會受到怎樣的傷害”。但是,就像人們實際上很難理解為什么工廠曾經對人有益,讓很多工廠倒閉的數字經濟一樣對人們有益。
在一個大部分工作實現自動化的世界里,所帶來的經濟機遇是驚人的。如果能將科學研究工作自動化,如果能讓世界進入自動駕駛模式(高度自動化),人類就能享受超乎想象的奢華生活。但人工智能的問題不在于人們是否會在經濟上受益,而在于,一旦進入一個物質豐饒,且能獲得巨大經濟收益的世界,人們可能反而會感到不開心,因為失去了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與工作相關的自我身份認同。
所以人工智能帶來的危機并非是工作崗位被取代,而是失去了身份認同,并且這件事將很快到來。人們失落的原因并非是人工智能沒有讓他們變得更富有,而是它從人們身上拿走了一些東西,剝奪了人們的目標感,要么讓他們的工作發生改變,要么讓他們失去工作,所有人的生活都會發生巨變,以至于很難說“我感覺很好”。
人類將進入智能免費可得的時代
人工智能在發展過程中會遵循怎樣的軌跡呢?Kass認為,目前人工智能主要幫助人類總結知識,而未來,人工智能將是“無限制智能”(unmetered intelligence),智能免費可得。這是因為,新事物誕生之初總是稀缺資源,隨后人們會設法讓它們在一段時間內變得充足。
水曾經不能隨意取用,如今,人們想喝多少就喝多少。電力也曾經是稀缺資源,最初工廠建造發電機,只供工廠生產使用,接著工廠向外輸送電,開始建造能為富人區供電的發電機,再后來出現能為城市供電的大型發電設施。
互聯網發展初期經歷了同樣的情形。起初,上網異常昂貴。昂貴的不僅僅是經濟成本,還有時間成本。1990年代,電腦要用56K調制解調器撥號上網,一旦撥號,家中所有人都得放下電話,把線路讓給電腦。而往往要等上五分鐘,網頁才能加載成功。但30年后的今天,互聯網流量不再受限,帶寬也夠用。
GPT-4剛推出的時候,每百萬Token要60美元。人們會顧慮:“嘿,咱可不想用太多,這太貴了。”用戶得小心翼翼地控制GPT-4的使用量,不然可能就超支嚴重。如今,這個價格已經降到不到2美元。這使得人工智能的使用進入了另一個階段,人們不用去想自己用了多少Token。“這就是能給出的最好的類比,我們正快速經歷這些階段,讓這類技術變得人人都能輕松獲取。”
很多公司在采用人工智能時,都專注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他們沒有注意到的是,人工智能的真正價值在于提供無限制的智能,幫助如今所有因缺乏足夠智能,缺少足夠多的聰明人而發展受限的行業。
Kass認為:“智能是在現實世界中處理復雜計算的能力。機器在處理復雜計算方面表現得越好,我們就會越快提升對事物的理解。”
一人獨角獸公司的誕生
Kass會用“下一個文藝復興”來比喻人工智能革命。文藝復興是一段相對和平的時期,人們擁有大量閑暇的時間用于思考,思想家、探險家、探索者開始大量涌現。
“文藝復興的特點是,人類在思想領域取得了爆發式的增長。在科學領域、文化藝術領域、建筑領域都取得了進步,政治思想在這一時期也迎來了非凡時刻,許多現代哲學都源于文藝復興。”Kass因此而對未來充滿著樂觀。因為人工智能也將帶領人類進入一個全新的篇章,人類將會對自身潛力有全新的、驚人的認知。
如果此刻還是站在當下的視角來思考,提出諸如“下一個商業形式是什么”的問題時,就會陷入呆板無趣。因為下一個階段,可能會出現更自由的市場行為,或者出現意想不到的形態。
在當下這個時刻重新審視文藝復興的意義,它對人工智能時代的啟迪在于開啟了個人的機會與能動性,人們將擁有多種選擇。那些非精英階層出身的人獲得了以往只有精英階層才能擁有的機會。出身寒微的人也能夠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思考有趣的問題,書寫有趣的內容,所以這是一種經濟與社會機會的重生。
當不同階層的人都擁有機會時,未來將會涌現出眾多的“一人公司”,這是OpenAI創始人山姆(Sam)的預言,“一個人就能打造出價值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這聽起來完全可信,因為未來一個人所能做到的,遠比現在一個人所能做到的要多得多,所以新篇章會帶來所有這些方面的重大進步。
OpenAI就是這樣的例證。早期,OpenAI開發GPT的團隊只有70人,開發GPT-4時約200人,而谷歌有8萬-10萬人。那些大公司根本想不到一個幾十人的小公司會給他們帶來威脅,徹底改變行業范式。
WhatsApp也是個不錯的例子。WhatsApp以220億美元賣給Meta時,團隊僅25人。科技公司,尤其是生物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科技公司,小團隊往往能夠創造出遠超預期價值的成果。因為這些團隊能夠使用各種工具,從而極大地提升個人和組織的能力,超出市場的常規預期,這些工具的早期采用者最終會取得成功。
稀缺催生創新
中國企業出海時面臨的挑戰是拓展海外市場以及解決產品分銷。對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來說,它們要考慮的是如何將稀缺的計算資源等相對劣勢轉化為科學優勢。像開發出DeepSeek大模型的公司就想出辦法訓練一個參數小得多、壓縮程度更高且成本效益更佳的模型。這很好地提醒我們,稀缺催生創新。所以中國能否在創新方面突破自身資源的局限,這一點至關重要。
“如果要給中國企業提些建議,我會嘗試鼓勵構建面向中小企業和中型市場公司的軟件生態系統。”Kass認為,中國要繼續壯大中產階級,途徑之一就是利用人工智能賦能中小企業生態系統,大力推動營收在1000萬-5000萬美元的小公司的發展,因為這些公司是中產階級的支柱,也是最能從人工智能中受益的群體。“大型企業遇到問題時,它們可以增派人手解決,但小公司遇到問題,確實會面臨資源嚴重受限的情況。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盡快幫助小公司找到新的經濟優勢,以便持續壯大這類公司的規模,在會計、財務、法律服務等各方面,讓這些公司能有更多作為。”
站在生態系統另一側的嘗試
Kass目前擔任羅德傳播(Ruder Finn)全球AI咨詢委員會主席。他與羅德接觸時,對人工智能在專業服務領域的作用格外著迷。“幫助羅德公關探索人工智能將會如何廣泛影響專業服務,尤其是創意服務和公關服務,這是件有趣的事。”
當ChatGPT出現時,OpenAI知道但并未真正意識到的一點是,ChatGPT會對搜索產生重大影響。“公司本可以很快想明白這點,但OpenAI內部花了點時間。信息的發現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從 Gemini、ChatGPT、微信等app獲取信息。”
明白這一點后,Kass如今站在生態系統的另一側,幫助羅德傳播開發人工智能產品,觀察這項技術如何切實影響人們發現事物的方式,以及企業如何做出相應調整。
近期,羅德亞洲公司推出了AISEO(大語言模型搜索增強與優化),結合了搜索引擎優化(SEO)和大語言模型搜索(LLM search optimization)的功能,這是一款專為監測和優化品牌在大語言模型(LLM)平臺上的呈現而設計的專業解決方案。
作為羅德傳播“AI品牌保護”產品套件的一部分,AISEO能夠主動識別并糾正不準確信息、偏差以及潛在的錯誤信息來源,生成洞察,為后續的糾正行動奠定基礎。這種前瞻性的方法不僅能夠修正現有內容,還能引導未來內容的生成,使其與品牌所傳達的信息和秉持的價值觀緊密契合。
借助AISEO,品牌方能在大語言模型逐漸替代傳統搜索器的環境中,保持對自身信息傳達和聲譽的掌控。比如,專屬的大語言模型引擎針對每個品牌的每個大語言模型生成20000多個提示詞,以此構建品牌內容數據庫。大語言模型引擎對照當前在線內容分析查詢,從而識別錯誤信息、生成見解和指標,隨時間推移,持續監測追蹤變化。
這些嘗試的成果,堅定了Kass對人工智能的樂觀態度,而這僅僅是掀開了人工智能的一角,人類還沒有看到這一技術的邊界。
人工智能的邊界在哪里
人工智能能賦予我們哪些能力呢?
如果是一次訪談,訪談者可以詢問人工智能助手,“Kass表達的核心要義什么?”人工智能助手可能會說,“他說的這個很有意思”,或者“在他說的所有內容中,讀者會對以下某些內容感興趣”。“這并不意味著它給出的答案就是正確的,它在幫你梳理一場冗長且需要諸多思考的對話,讓你能更好地理解。”Kass說。
如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不斷深入,Kass認為,能否充分利用人工智能,這與一個人從周圍世界挖掘資源的能力密切相關。“當你觀察那些成功人士,尤其是那些白手起家的成功成士時,他們常常談到如何把一個機會轉化為另一個機會。而如果你留意優秀的管理者,他們會說要把合適的任務分配給合適的人。所以懂得如何轉化機會、如何機智靈活地利用資源,這些技能在人工智能時代是相似的。”
造就一位偉大領導者的關鍵就在于清楚“這是我需要做的部分,而這部分可以交給別人做”,這與人工智能的運作方式如出一轍。
每個人對人工智能的期許不同。當你打開某個大模型時,有人會要求“幫我治愈癌癥”,大模型肯定做不到,然后人們可能會質疑“哦,你做不到”。而有些人會問:“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其實這個答案在谷歌上就能搜到,像這樣的問題,要么太簡單,要么太難。
在這兩者之間,其實存在著更有意思的問題,讓人工智能作為一個真正有趣的助手,幫你更好地理解世界,這是谷歌做不到的。
技術永不止步,人工智能僅僅是開始,接下來核聚變和量子技術也將登場。“我是個樂觀主義者,世界在不斷地進步,科技的不凡之處在于把奢侈品變成了必需品,讓人人享用。這就是世界應有的發展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