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 本文是「 」的第 1 篇入圍文章。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少數派對標題和排版略作調整。
本文參加年度征文活動 [記錄] 賽道。
▍聲明
本文涉及醫學內容,均為我自身在治療過程中的搜索和了解,無法為你提供專業的醫療建議。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病情不同,治療方案也因人而異。如果您有任何健康問題,請務必咨詢專業醫生,以獲得準確診斷和科學治療。
Apple Watch 等個人電子設備采集到的健康數據僅能作為日常健康監測的參考,其數據準確性和完整性無法與專業醫療設備相比,不能作為任何疾病的診斷依據,更不能用于判斷心臟病發作等緊急醫療情況。
本文使用 DeepSeek 對寫作內容進行邏輯梳理和內容潤色,事實由我自己撰寫,請放心閱讀。
▍引言
從 2022 年開始,我斷斷續續收到過幾次 Apple Watch 的高心率推送。直到有一次,高心率持續了大約半小時依然沒有變化,我意識到不太對勁。當下去醫院檢查的結果是竇性心動過速。2023 年起,高心率發生的間隔變短,到幾個月一次。再到后來通過心電圖確診了室上性心動過速,焦慮、害怕形影不離。2024 年終于通過手術成功和室上速說再見。恢復的過程比想象中更漫長,是一場持久戰。現在換個角度看,也是趁早改掉過往不良習慣的一次好機會。
▍一、Apple Watch 像是礦洞的金絲雀
礦工將金絲雀帶入礦洞以檢測有毒氣體。金絲雀對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非常敏感,一旦它們出現異常或死亡,礦工就知道礦洞內氣體已達到危險水平,必須迅速撤離。在我回顧前兩年生病的情況中,我很確信,Apple Watch 在我的健康中,切實的起到了「金絲雀」作用。
Apple Watch 的高心率觸發機制是靜息狀態下,心率高于 120 次/分鐘,并持續 10 分鐘以上。在最初的時候,我自身感受只是短暫的心率高、胸悶,并在推送異常后的一小段時間中,自發地回到正常的感覺。因此沒有過多的在意。而在 2023 年的一次高心率中,高心率的狀態保持了超過半小時以上,我意識到這很不正常,立刻請假去醫院做了檢查。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動過速。血液指標正常。醫生開了倍他樂克,來先把心率降下來。這個藥也是后來長久陪伴我的一個隨身藥物,用來降低過高的心率。
2022—2023 這兩年中,高心率的頻率越發提高了,誘發這種情況的因素,有可能是:工作突然的焦慮、沒有睡好、咖啡因等各種類似的因素。也自己簡單總結了下,并關注其他可能誘發高心率的因素。在咨詢了醫生后,了解到非常有可能是 室上性心動過速。
這里不得不補充一下,什么是室上性心動過速:
室上性心動過速(室上速,PSVT),是一組以突發突止為特征、發作時規則而快速的心律失常,心電圖 QRS 波形態多表現為正常、RR 間期絕對規則。 心電圖及臨床特點 ①心率 150~250 次/min,節律規則; ②QRS 波形態與時限正常,伴差異性傳導或原有束支阻滯,QRS波形態異常; ③可見逆行 P′ 波,常位于 QRS 波末端(Ⅱ、Ⅲ、aVF 導聯偽 s 波,aVR、V1 導聯偽 r′ 波)或 ST 段、T 波上升支,QRS 波與 P′ 波關系固定; ④起始突然,常由一個房性早搏觸發,下傳的 PR 間期顯著延長。 Via:好醫術
以上專業知識外,我總結下我自身體會最多的主觀感受:
突發突止:突然之間,因為外界的某種刺激(可能是悶了一口氣、可能是嚇了一跳都有可能),心率從平時的水平,上升到 150~170 次/分鐘,平躺能夠降低一些,但不能解除癥狀。可能在半小時到幾個小時后,突然恢復正常,和平時無異。
心跳加重加快:心跳明顯感覺會增重,四肢無力,臉色也偏白。但沒有像頭暈眼花這類的癥狀。
▍二、乙流誘發室上速
2024 年初,在北京出差的時候,感染了乙流。當然在確診前,先感受到的就是無力、沒有胃口。當天我關注了 Apple Watch 的數據,手腕溫度高于基準線 1.82 ℃,我意識到我發燒了。提前從年會上離開,回酒店休息。問題接踵而至,在專車上,一個顛簸,室上速發了。在路上趕緊打開 Apple Watch 的心電圖,相較過往的「高心率」提示,這次直接顯示了「房顫」。在 Apple 健康的介紹中看到過,房顫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信號。趕緊聯系了在年會的同事,陪我去醫院做各項檢查。(在此也特別感謝這位同事!)
在服用倍他樂克后,我在醫院進行了乙流相關的各項檢查,并確診了乙流。按照過往服用倍他樂克的經驗,一兩個小時,隨著藥物的緩釋作用起效,應該已經恢復正常了。但這次沒有。急診醫生趕緊讓我去搶救室找醫生處理。好在,這次在心電圖上,確診了,就是室上速。這些年的猜測終于有了具體的答案,起碼我知道了,手術應該就是最好的選擇。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物理的方式對室上速進行干預。例如:憋氣后長吐氣等,但都沒有好轉。最后醫生選擇使用了普羅帕酮來降低心率。大概 3 小時的時間,隨著藥物的作用,心率逐漸恢復到 100 以內。也是在那晚,我了解到心電圖的 P 波。我自己的簡單理解就是,室上速發作時心電圖 P 波消失,P 波重新出現就基本恢復正常的心跳了。
另外一提,醫生是不會參考 Apple Watch 或者其他任何穿戴設備的心電圖數據的,醫院的心電圖設備通常有 12 通道的。這種設備可以同時記錄 12 個導聯的心電活動,包括了胸口、手腕、腳踝等的位置。而手表只測量單一手腕位置,可以理解為單通道,自然數據也沒有醫療層面的價值。但是,作為日常的預警,相信通過我前面的講述,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圖片來源網絡
這幾個小時在搶救室的經歷,難忘。躺在病床上,能聽到周圍其他搶救病人的咿呀呻吟,有病人家屬難過的語氣。自己似乎在這些人中是最好的情況了,還有清醒的意識。但又會覺得:怎么我就變成這樣了呢?疾病對人最大的影響,除了生理上的病痛,應該就是在精神上的打擊。因為這個病的緣故,我不敢劇烈運動,不敢去很遠地方,不敢做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熟悉、在掌控之中。生怕一點點意外就誘發了室上速。但事與愿違,室上速就像個頑皮的小孩,它想來就會來。突然來,突然離開,這種不確定的感覺讓我每天都過得很緊張。
回到家中休養,不知道是否因為普羅帕酮的藥物依賴性的關系,室上速發作的間隔又縮短了,變成一周里多次發作。正巧遇上過年,家人就陪著我在醫院繼續去推藥,一去就是 5 個小時起步。2024 年的春節,我和家人都肉眼可見的瘦了不少。那段時間讀史鐵生的 《我與地壇》 ,常常被他對病痛的恨所觸動,但更讓我難以忘懷的是他的母親。她既堅強又隱忍,倒是讓自己也鼓起一點勇氣去面對這個病。
有一次推藥,醫生建議盡快安排手術,以射頻消融的手段來根除室上速。我也沒有想到,那天我一點緊張都沒有,得知這件事,整個人都輕松了下來,終于這個事情要有個了斷了的感覺。二月中下旬我完成了手術,過程當然有緊張、痛苦,但更多更多,是想著:明天,我終于就要和這個病再見了。
▍三、康復與身心重啟
手術很順利,出院的檢查也很順利。在病床上,我無數次會想,以后我如果有想做的事情,就盡快去做,誰知道明天是什么樣呢。當下最直接的感觸就是更加珍惜每一天了。在和同事的聊天中,我常常會感嘆,現在身體好起來的日子,每一天都像「贈品」一樣。
一個月在家靜養后,正常回到了工作和生活中。我本來也不碰煙酒,要戒掉的也就剩咖啡、奶茶(尤其是霸王茶姬)了,近一兩年都最好不碰,減少咖啡因對心臟的負擔。起初的恢復還是比較順利的,逐步增加在戶外散步的量,甚至到了可以對墻打網球的程度。夏天之后,我開始大意了,或者說,又回到原來的生活狀態中去了。
八月,在工作強度、和同事相處、家里老人的健康狀況,都增加了我的壓力,當下我自己是沒有意識到的,身體比我更快的感受到這個壓力。直到有一晚,我一晚沒有睡著。焦慮的感覺,伴隨著偏高的心跳,不斷地想:是不是我要復發了。但這個感覺又和室上速發作的感覺不一樣,心率保持在 100 上下,更多的是腦子停不下來的會去想各種問題,害怕各種可能性發生。第二天使用蘋果的焦慮風險問卷調查,中度焦慮。當然這不能作為診斷,但能夠很好的幫我記錄當下我遇到的情況。(相較九月,今年的一月的數據就有明顯的好轉。)
經過一系列醫學檢查,結果顯示為竇性心動過速,但并未發現器質性問題。于是,我決定轉向中醫尋求幫助。從 2024 年年中到年底,我幾乎不間斷地服用中藥湯劑,疏肝理氣,并結合了針灸進行治療。同時,中醫的治療理念深深影響了我對健康的看法。中醫不僅關注疾病發生時的治療,更注重探尋問題的根源,找到導致疾病的「因」,從而從源頭上控制問題的發生。這種整體觀念和預防為主的理念,讓我在數據指標外,有了新的關注點。
結合中醫醫生的建議,睡前靜坐或者念經 30 分鐘,把心思收回來,讓自己安靜下來。對于自己討厭的人,討厭的事情,要更少花精力去關注,節約自己的精力。逐漸地,我開始接觸到正念、冥想等知識。在 《觀呼吸》 一書中,學習如何感受氣息從鼻子中進出的過程,進一步觀察自己升起的各種念頭,不加以評判的觀察它的起落。以前 Apple Watch 上不怎么使用的「正念」app 也用起來了,在工作日午休后,用 5 分鐘的正念,讓自己進入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并記錄當下的心情。正念在下半年,成了我在煩躁時最好的幫手,讓思緒,這列狂奔的火車慢慢停下來。
在剛開始長時間冥想的初期,我選擇使用了罐頭冥想這個 app。剛開始正念,大家都會感受到迷茫、煩躁、思緒萬千……通過罐頭冥想的正念基礎,有語音引導,當下應該將意念集中起來等等,不知不覺中就能完成一個完整的正念。非常建議對正念感興趣的你,嘗試一下 10 分鐘以上的正念,甚至是 30 分鐘,這和 1~5 分鐘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慢慢就可以不再使用這個語音的導讀,改為通過 app 的觸感控制呼吸的節奏,這點和正念 app 很類似。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就可以用冥想歌單,自己去完成正念。這個過程有點像騎自行車,如果學會了,會輕松很多。
如何把生活過得平穩、規律,成為了下半年的主旋律。身體感覺好一點,有時候就有些放飛,睡得偏晚。為了改變這一個情況,我將家里的燈具,用米家調整為晚上九點半進入暗色模式,催促自己結束手里玩的、看的東西,進入到冥想、念經的準備中,盡早完成半小時的「功課」,開始準備睡覺。
另一方面是飲食和運動的調整。上半年的康復,沒有增加健身的強度,營養的補充倒是完全跟上了,體重開始有些攔不住的趨勢。飲食方面,避免高油高鹽的食物,例如油炸的食物、腐乳、咸菜醬菜等,降低心腦血管的負擔。早餐和午餐正常用餐,晚餐減量,且盡量保持全素。運動上,手術后醫生就建議減少憋氣,自己嘗試下來以前偏好的無氧運動,器械健身會有明顯的頭暈。因此全面調整為有氧運動為主,在家進行 40 分鐘到 1 小時的 超慢跑 ,以保持較高的心率,提升消耗為目標。搭配一些拉伸等運動。天氣好的時候也會多到戶外去走一走,增加日照的時間。
可喜的是,11 月以來,體重有控制住上升的趨勢,并開始逐漸下降。平時的心情也可以感知的在變好,心率變異性 HRV 均值也有小幅的提升。也算是在下半年的自我調整中,取得了一些可見的小成績。
▍四、珍惜健康的身體
在醫院里,我曾聽到大家各種理由:我沒有空鍛煉、我工作很忙、我不得不應酬,我們總把努力工作、賺錢放在非常前面的位置。健康似乎是可以透支一些的,可以緩一緩的。當真的生病躺下時,連去運動都是一種奢侈。不要到這一刻才想通:啊!原來我很久沒有關注我的健康了。
看了再多 Apple Watch 如何「救人」的文章,都不如真的親身體驗過一次。感謝蘋果,有 Apple Watch 和健康 app 這樣的好軟件,能夠讓普羅大眾都能意識到當下身體的數據和變化,能夠發現自己身體上可能存在的健康風險。我也不遺余力的給家人和朋友去推薦 Apple Watch,盡早地開始,具體地關注自己的健康。
2024 年的這場經歷對我來說彌足珍貴,王菲在春晚上那首《世界贈予我的》,大家可能更多關注的是歌詞里的感情線,而我聽到這句:贈我一場病,又慢慢痊愈搖風鈴。覺得特別感動。這一年的時間,因為這場病,學會和自己相處,學會面對焦慮的出現,也更加珍惜身體好的日子、珍惜身邊關心我的每一個人。
也感謝自己的心臟,每一下都在不斷努力地跳動。
https://sspai.com/post/96060?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Quentin_Yu
責編:北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