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我們會不定期挑選 Matrix 的優質文章,展示來自用戶的最真實的體驗和觀點。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標題和排版略作修改。
春節假期快到了,不少人已經或者將要踏上回家或是度假的旅程了,有些人是準備回家多吃點增加功率儲備,但也有人是準備帶車回家繼續黑練,也騎騎新路線換換口味。
某中美人民交流軟件上關于如何帶車回家的帖子也是層出不窮的,真真假假虛實難辨,作為一個身經百戰帶著自行車上過飛機、火車、大巴甚至輪船的過來人,給大家一些人生的經驗,關于如何帶自行車上飛機火車這些公共交通。
▍最穩妥的途徑——飛機
為什么說飛機是最穩妥的呢,因為幾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有針對自行車托運的流程和培訓,也有明文規定可以帶多大多重的自行車。一般來說,除了廉航,有 20 公斤免費托運額的航空公司都可以隨機托運自行車,且國際航班的自行車托運業務更加成熟。
托運流程:
和普通乘機一樣提前值機選好座。
到機場直奔柜臺,告訴柜臺「托運超規行李」。
柜臺會呼叫工作人員過來帶你去超規行李處,也有讓自己去的。
去超規行李處稱重,打印行李單,然后就不用管了。
下飛機后去落地機場的超規行李處取車,一般還會比普通托運行李快。
除了車,還可以把騎車的行李什么的放到裝車箱里,一般超過一兩公斤沒事,超多了可以象征性的拿點東西出來就行,最多的一次整重有 25 公斤。
關于軟包硬包,沒有絕對安全,理論上來說硬包的保護效果會好一點,但硬包大都需要拆把,在現在全內走線一體把時代太麻煩了。此外也有機務曾和我說過,一般軟包有提手好拿,又是大件,搬運工很少扔,反而是硬包扔的多一點。
最簡單的托運是車店找紙箱,落地后可以直接拆箱裝車騎走。如果是金屬架也可以用布包,也有大佬直接用扎帶把輪組和車架捆在一起一點沒包就拿去托運了。
飛機托運需要給輪胎放氣,不然半空會炸。
軟包托運可以把手變頭稍微松一點,做動態緩沖。
CO2 氣瓶可以隨車托運,托運處的工作人員說過有空管明文規定每車可以帶一個氣瓶,但不一定每個機場都學習過這些條例,畢竟世界就是個草臺班子。
絕大部分機場電變公路托運不用拆電池,個別敏感地區如西藏、新疆可能會有要求,以及部分偏遠地區的小機場可能沒見過會有要求,原因同上條,所以買車不用考慮托運拆電池的事。
早去托運,飛機貨倉有配重要求,如果剛好那班機托運的行李多,且重物多,是有可能被拒托運的。
▍需要碰運氣的帶車方式——火車運輸
在 24 年國慶之前,帶車上火車是非常方便的,無論軟包、硬包甚至裸車,拆個輪子就可以上了,只是架不住蹭熱度的老鼠屎太多,站臺騎車或者亂放車的太多,被鐵總一刀切了,現在上火車有些看運氣了。
因為從理論上來說,按規章制度所有的非折疊自行車都是超標不能上的,鐵總的要求是:每件物品外部尺寸長、寬、高之和不超過 160 厘米,桿狀物品不超過 200 厘米;但乘坐動車組列車均不超過130厘米;每件重量不超過 20 千克。
但按這個標準,不少農民工的行李也是超標的,所以一直也沒有完整的執行過直到。。。假如一定要帶車上火車,那我建議可以提前到車站,找「小紅帽」帶你走綠色通道提前進去上車,利用車站的灰色地帶取個巧。
關于火車帶車用什么包,為了不給大家添麻煩,實際上飛機托運包是最好的,按現在鐵總的口徑,這種「硬質」包也是可以上火車的。上車后如果最后一排三座的后面還空著,放那是最好的,如果沒地了,問一下乘務員連接處的門開哪邊,放到不開門的一邊即可。如果是非高鐵的話,可以多花點錢買個軟臥,直接放床上,如果要晚上過夜放過道。
如果是風頭過去了,布袋軟包是最適合高鐵的,還是放最后一排三座后,不會影響靠背放倒,到站后裝上輪子就可以騎走了。按最近的風頭,是需要找一些紙板貼成狗屁膏藥的,得早點去車站的商店碰碰運氣。
總之,鐵路公路第一條,早去早安排,可不可行全看安檢/乘務/司機的心情。此外,鐵總下屬的中鐵快運是有整車托運服務的,可提前到車站將車托運走,自行車一律按 25 公斤算,不需要裝箱,到了目的地后去車站取就行,只是安全性不是很能保證,曾經多次出現取車時發現車輛受損。
▍短途托運指南——公路
如果是短途的話,汽車也是可以考慮的,有條件的當然是可以自駕,車頂頂上自行車架能帶不少車。如果是一兩個人的話,也可以直接把車放后排過道和倒置后座。
放后排過道裝車有技巧的,兩邊門打開,把車塞進去,然后關右邊車門,左邊出來點沒關系。然后把左邊門的窗戶打開,從窗戶那伸手進去把車抬起來,調整位置關車門,然后再前排關后車窗,目前沒有裝不進去的,包括微型小車
當然大部分時候沒這條件,客運大巴也是可以帶自行車的,早點去占位置,大巴車下可以把飛機托運包裝進去,有些車會收個半價行李票,有些不用,看各地情況了。
▍最輕松的帶車法——快遞
國內快遞行業足夠發達,快遞在絕大部分是能保證時效性和安全性的,甚至價格也不貴,節前剛好寄了輛車回家,從北京到四川,順豐也就 123,比大多數人想象的便宜。
快遞的缺點是安全性有一定的隱患,極小概率的丟件,小概率的損傷,一般金屬架隨便寄問題不大,碳架需要好好包裝一下,或者是打個木架。
還有個難點是需要找個自行車箱,以前是捷美找,一般 10 塊錢一個,關系好白嫖也行,不過這次問了家附近的捷美瑞豹都沒有合適的箱子,反而是 TREK 箱子多,嗯,看來 TREK 生意挺好啊。
快遞還有個麻煩是無論如何都要拆車把,對全內走一體把還是不太友好,所以經常有帶車出行的可以考慮分體把,把立一拆一轉,車把一豎,就完事了,前后也就十分鐘。
以上方式都是親身實踐且不止一次,有一定的實操價值,給大家參考。
https://sspai.com/post/95850?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寫小黑文的Alex
責編:Microho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