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王娟
故事來自生活中的瑣事,有所藝術加工。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過度理解。感謝!
老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我承認這句話沒有錯,有一定的道理。但用在有些人身上,沒用。因為你的退讓和隱忍,不會換來見好就收,而是得寸進尺!說白了,就是習慣了,柿子挑軟的捏。
我婆婆和我的姑姐,就完美詮釋了什么叫習以為常,得寸進尺。當然了,我也終于忍不下去了,爆發了。婆婆當初和我公公在外地打工,女兒留在身邊,兒子反倒是送回老家。也就是說,我老公是爺爺奶奶帶大的。
后來我老公15歲的時候,爸媽才因為做生意虧本,回到老家打零工。可能是因為女兒是自己親手帶大的,嘴巴又甜。不像我老公,嘴笨,還個性木訥,所以婆婆偏愛女兒。當初我爸媽打聽了我婆家的情況,勸過我,但是我沒聽。
我覺得只要我不依靠婆婆,不指望婆婆的幫襯,就無所謂婆婆偏愛姑姐。但我沒有想到,不偏愛你的人,一丁點都不會幫你,但擅長有了麻煩事,就找你。要是你的條件好一點,還會拿你家的東西,送給別的子女,當成自己的人情。
我是結婚之后,才意識到這一點的,但似乎有點遲。不過老公對我還不錯,工作也努力。我的小本生意也不錯,所以我還是對我的生活,充滿信心。婆婆的偏心眼,在十幾年里面,對我的影響,不算很大。
只要我不去計較婆家的錢都給了姑姐,婆婆的時間和精力,也都給了姑姐和外孫,那就一點事都沒有。我和婆婆開始有了矛盾,是她來我家里養老開始。我和老公,心里都不爽快,畢竟婆婆偏愛姑姐。
但我們這里,老人都是跟著兒子養老的。一開始我和老公面對婆婆的偏心,沒有鬧騰,那么眼下婆婆老了,再鬧騰,似乎不好。就這樣,婆婆搬來了我家,我也開始了一忍再忍的生活。一日三餐,婆婆喜歡的,和我們喜歡的,完全兩樣。
照理來說,各做各的,相安無事,反正婆婆自己燒菜做飯還是沒問題的。但婆婆非要讓我和我老公,都聽她的。后來還是我老公和她吵了一架,這才開始各吃各的。如果只是這些,我可能會一直忍下去,問題是婆婆開始拿我家的東西,偷偷給姑姐。
還找借口問我和我老公要零花錢,用不了幾天,就到了我姑姐手里。要不怎么說,在任何情感關系中,損害自己利益的行為,從一開始就不能退讓。不然就會得寸進尺,發生更離譜的事情。就像是我的婆婆,她偷偷拿一些我家的東西給姑姐,我和我老公都選擇了隱忍。
次數多了,我們沒啥反應,婆婆就沒有任何顧忌了。這次我為啥發火了呢?是因為我老公被開除了,我的生意又不好,和關門也沒啥兩樣。所以我和我老公決定過年啥也不買,這樣能省錢。我媽知道了,很心疼。和我弟弟一起,給我準備了2萬年貨。
我看著清單,心中一陣溫暖。結果婆婆見到了,就很喜歡,可能覺得我不配,所以姑姐過來串門,她居然把我媽給我的2萬年貨,都裝進了后備箱。面對我的質問,婆婆不置可否,說:“你姑姐家里條件差,我就是想幫一把。”
我氣笑了,我說我和你兒子,一個生意虧本,一個丟了工作,我們也很難。再說了,這是我娘家媽媽給我準備的年貨,你憑啥給姑姐。婆婆不耐煩了,開始數落我。她可能習慣了我的逆來順受,也習慣了在我和我老公這個家里,說一不二。
看著婆婆,明明做了不妥當的事情,還這么理直氣壯。我徹底清醒,意識到如果我繼續選擇隱忍,那以后就會發生更離譜的事情。既然婆婆這么牽掛女兒,那就和女兒一起過日子吧。我反手就把婆婆的行李收拾好了,也搬進了姑姐的車里。
婆婆愣住了,緩了好一會兒,問我什么意思。我笑了,我說:“這不是很明顯嗎?你跟著2萬年貨一起,去你寶貝女兒家里。”姑姐猶豫了,說自己不要這些東西了,或者少拿一些。還說我們這里,可沒有老人跟著女兒養老的事情,讓我不要給我老公丟人。
我笑了一笑說:“哦,這樣啊,那我們這里有老人把家里的房子和錢都給女兒,還從兒子家里拿東西給女兒,但養老還要賴著兒子的事情嗎?姑姐,婆婆和你都把事情做出來了,你們都不覺得丟人,我和我老公為啥會覺得丟人?”
姑姐吵不過我,丟下東西和婆婆的行李,開車走了。我把我媽給我準備的年貨,都搬了回去。至于婆婆和她的行李,我沒搭理。我聽到她給我老公打電話,我不管,因為在這之前,我已經和我老公說了前因后果。我說這個家,會不會散,就看你的選擇了。
我的意思是,以后婆婆養老,我家和姑姐家,輪流來。我已經退讓了,想和之前一樣,完全讓我家來承擔,很抱歉,我做不到。你們說,我的決定對嗎?
圖片|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