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恩哥
一名婦產科醫生
最近,《英國醫學雜志》發表了一篇論文,瑞典科學家基于90萬多人的大規模研究發現:
絕經激素治療雖然能緩解更年期癥狀,但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姐妹們還能不能放心安心地使用激素治療了?今天我們就來聽聽專業醫生的解讀和建議。
“快問快答”文字詳細版
視頻沒看過癮的看這里
1
什么是更年期和絕經激素治療?
更年期是每位女性生命中必經的重要階段。
隨著年齡增長,卵巢功能衰退,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逐漸下降,而促卵泡激素水平上升,這會帶來一系列不適癥狀。
比如,很多姐妹會感到潮熱出汗、睡眠不好、關節肌肉酸痛,甚至出現焦慮、抑郁、記憶力下降等問題。
通過補充雌激素(或聯合孕激素)的絕經激素治療應運而生。
這一治療方法不僅能緩解更年期癥狀,還能預防骨質疏松,幫助女性平穩度過更年期。
2
絕經激素治療的作用與爭議
絕經激素治療對女性健康有很多好處,但它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一直存在爭議。
早期的研究認為:
絕經后雌激素缺乏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絕經激素治療通過補充雌激素,是對心臟健康有益的。
但2002年,美國的一項大型研究(WHI實驗)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
絕經激素治療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一發現讓醫學界開始重新審視激素治療的安全性。
3
“時間窗”概念:治療時機很重要
此后,科學家對絕經激素治療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展開了進一步研究,發現絕經激素治療對心血管的影響可能與開始治療的時機有關。
科學家提出了“時間窗”的概念:
如果女性本身沒有心血管疾病,且能夠在60歲之前,或者絕經10年之內開始絕經激素治療,那么不會增加動脈血栓(如腦梗、心梗)的風險,甚至可能降低心臟病的死亡率。
這一結論得到了多項研究的支持。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絕經激素治療可能會增加靜脈血栓(如肺栓塞、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特別是口服雌激素治療,風險相對更高些。
4
最新研究:不同治療方案的風險差異
下面就要聊到文章開頭提到的最近《英國醫學雜志》這篇文章了,它發現,不同絕經激素治療方案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影響差異很大。
替勃龍
增加動脈血栓風險,但不增加靜脈血栓風險。
口服雌、孕激素
1、單用雌激素:增加靜脈血栓風險。
2、連續聯合方案(不來月經的方案):不僅增加靜脈血栓風險,還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經皮雌激素
1、單用:不增加任何心血管疾病風險。
2、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環:不增加任何心血管疾病風險,但增加靜脈血栓風險。
但這項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如沒有考慮患者是否吸煙、肥胖等因素,沒有區分口服雌孕激素的種類,所以結果可能存在一些偏差。。
但這項實驗結果也提醒我們,絕經激素治療需謹慎選擇,不同方案的風險差異顯著,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方案。
5
如何安全有效地進行絕經激素治療?
那么,到底該如何安全有效地進行絕經激素治療呢?以下是恩哥的一些建議。
權衡利弊
如果更年期癥狀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考慮使用絕經激素治療。
把握時機
最好在更年期的早期開始治療,最晚不要超過絕經10年或者60歲。
評估風險
治療前后需詳細評估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的風險,檢測包括血栓病史、家族史、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
注意禁忌癥
如果近半年內有血栓病史,應避免使用激素治療。
選擇合適的藥物
優先選擇天然或接近天然的雌激素和孕激素。
如果有血栓高風險,可以考慮使用經皮雌激素聯合宮內或陰道的孕激素。
如果子宮已切除,單用經皮雌激素即可。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比如,規律運動、合理飲食、控制體重,都能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值得慶幸的是,亞洲女性本來靜脈血栓風險就相對較低,這讓我們在治療中更有信心。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個自然階段。
絕經激素治療可以幫助緩解不適,但也需要權衡利弊。
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個人情況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并定期復查、調整,我們就能安全、平穩地度過生命中這一重要的階段。
關注恩哥,點贊、收藏、轉發,幫助更多更年期姐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