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華裔科學家李飛飛以超低成本蒸餾出AI大模型,對標梁文鋒的DeepSeek,在國內引發了網民的廣泛關注與熱議。那么,李飛飛何許人也?她在AI界的行業地位如何?
李飛飛有“AI教母”之稱,《時代》周刊稱其為AI行業的“思想者”,在2024《財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榜單,她排名第93位。
李飛飛,1976年出生于北京,在四川成都成長。16歲那年,她跟隨父母移民美國。她在新澤西州上的高中,通過奮發努力,考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專業。1999年大學畢業后,她收到了美國多家知名公司的offer,但她放棄了,去了中國西藏,目的是研究藏藥!
但是,僅呆了一年,李飛飛又重返美國,去加州理工學院讀研究生。2005年,她獲得加州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其后,她在美國多所大學任職,包括伊利諾伊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2013年開始,她擔任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在這個位置上坐了5年。學術方面,李飛飛在包括《自然》在內的等全球知名期刊發表了大量的科學論文。
不僅僅是教學和學術研究,指導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及博士后,她還在企業擔任重要職位。2017年、2018年,她擔任Google副總裁,同時還是Google Cloud AI/ML首席科學家,這也可以看出,Google對李飛飛的能力還是相當信任的。2020年,她擔任Twitter董事會獨立董事。
2020,李飛飛一年收獲兩個美國院士頭銜,成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2021年,她再次斬獲一個院士頭銜,成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至此,李飛飛成為美國“三院院士”。
回到DeepSeek身上來,在梁文鋒的DeepSeek大火之前,大模型是高大上的,一般企業玩不起,只有科技巨頭們才能參與,耗費巨大,動輒燒錢幾十億、上百億元,甚至超過千億元。
DeepSeek雖然也是站在前人肩膀上,但它對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觸動。比如,過去行業訓練大模型,是一場巨大的消耗,先不說其他,僅消耗的電力,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對環境與生態不友好。DeepSeek模式無疑可減少資源、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用AI成本。
不過,蒸餾技術,也讓大模型失去神秘感。因為成本降低,可能很多企業及個人,都可能會蒸餾大模型。這不,李飛飛團隊,就蒸餾出來了一個媲美OpenAI O1和DeepSeek R1的AI模型。據披露,李飛飛團隊花費300多元,20多分鐘就訓練出來推理模型S1,該模型擅長數學及編碼。
李飛飛不簡單,她在大型機器學習和視覺理解知識庫方面,為全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并且是開創性的。不過,即便是李飛飛團隊蒸餾出來的大模型,要想真正挑戰DeepSeek R1,恐怕并不容易,需要經過用戶的檢驗,需要經過市場的論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