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個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上的消費越來越呈現一種畸形的模式。正常的電商消費是買東西下單,好就留下,不好就退或者聯系商家補償一些就完事了,用的舒心不給評價或者給個好評,用的不舒心不想退貨給個差評,這就是以前的電商,就這么個流程。
但是現在的電商消費又產生許多畸形的行為。第一種最惡劣的就是想白嫖東西搞僅退款不退貨。買了東西收到貨之后找各種理由去申請僅退款不退貨,他會找平臺強行進行介入僅退款不退貨,有意去觸發平臺系統的給僅退款,因為平臺系統會識別一些敏感詞,一些消費者會把好的東西給你形容的一文不值,還說給他造成了多大多大的損害。總之目的就是白要你的東西讓平臺給僅退款。另一種人是買你的東西總想占一些便宜。東西買回來,他會千方百計的找一些問題,但是他也不退貨,就是提出讓你補償點錢。一般要求都很高,比如說10塊錢的會要5塊。還有一些人在網上買東西,總是能給你挑出毛病故意發一些敏感的詞去觸發平臺的負向體驗,去得這個優惠券。還有的人估計辱罵商家去激怒商家為的就是讓平臺處罰商家服務態度問題獲得賠償。還有一伙人被稱作職業索賠人,買東西不是為了消費,就是給你找一些問題讓你賠給他點錢,比如說用你的東西出了什么不良反應了,受傷了或者說你缺這個吊牌,缺那個證明去舉報叫你拿錢解決。還有的會故意的利用平臺的一些規則來為自己謀利,比如說給你整成虛假發貨或者延遲發貨,他們會有辦法讓你延遲發貨的。
總之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哪個商家碰到了哪個商家倒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