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潔沙龍2020
本文共2300字,閱讀約需8分鐘
請關注并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永不失聯系
2025年春晚,由袁晶作詞、曹正杰譜曲、王菲深情演繹的《世界贈予我的》,深深打動了我的心。
當我將目光緩緩聚焦于教育這條漫漫長路,那些被歲月塵封的瑣碎日常、沉淀心底的點滴感悟,如潮水般洶涌著涌上心頭。我不禁輕聲自問:教育,贈予我什么?
教育贈予我歡笑,也贈予我淚痕。
我不會忘記學生在我的激勵下進步后,那份發自我內心的喜悅,恰似春日暖陽傾灑心扉。然而,當面對學生的叛逆、不理解,或是我自己種種努力后依然無能為力,淚水也會悄然滑落我臉龐。這些歡笑與淚水,交織成教育生活的斑斕錦緞,讓我對教育的意義與價值,有了更為深刻的領悟:不再夸大,也不縮小,心平氣和,盡力而為,接納所有。
教育贈我聲聲的感謝,也贈予我疑問。
學生和家長那一聲真摯的“謝謝”,如同冬日里的熱茶,瞬間溫暖了我在教育之路上奔波勞碌的心,讓所有付出都變得值得。然而,做老師的,勢必也會面臨學生或是家長的疑問:
“老師,讀書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我將來只要送個外賣就好,感覺不用太在意成績。”“老師,孩子回來不開心,是不是你們老師批評了孩子什么?我只要我的孩子快樂就好,成績上你們不用抓他很緊。”
從一開始的委屈郁悶,到慢慢釋然。漸漸明白,這并非指責,而是推動我前行的力量。“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在這些疑問中,我不斷反思教育方法,努力探尋更優的解決方案。
教育贈我一路難,又慢慢攻克啟新程。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教育之路,荊棘叢生。提高課堂趣味性、轉化問題學生,這些難題曾讓我舉步維艱。唯有不懈的努力與探索,一次次突破困境。每一次難題的攻克,都是一次成長的蛻變。一次次開啟新征程,也讓我一次次保持了初心。
永遠記得2019年我從城市到農村的第一堂課后的沮喪,記得自己面對一個滿地打滾的初中生的手足無措與焦慮不安,記得收到一張只寫了名字的零分試卷,記得一個學生梗著脖子對我說“我就這樣的人,你能拿我怎么樣!”……
如今回想,深深體會了“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情感。曾經遇到的千難萬險,如今成為了最美好的記憶。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是從心底升起的感恩。
教育贈我一時憂,又漸漸尋得教育魂。
當學生遭遇學習困境、心理陰霾,憂慮便如影隨形。然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漸漸觸摸到教育的靈魂。教育,絕非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對學生心靈的呵護、品德的塑造、價值觀的引領。它絕不是單向的一廂情愿,更是師生真愛的雙向奔赴。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多么詩意的表達,又是多么艱難的行動。要克服多少心頭的功利與焦慮,要多少迂回曲折的明示暗示,才能被學生和家長理解與懂得,支持和配合。只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才能抵達教育的真諦。
教育贈予我成長,也贈予我感恩。
在教育的長河中,我自身也在不斷成長。我學會了與學生、家長、同事有效溝通,掌握了解決問題、應對壓力的技巧。收獲的感恩如春風拂面,溫暖而輕柔。我沒有沉醉于這份感恩,我知道,與其說是我在渡學生去彼岸,不如說是我在渡自己的人生。
教育贈我珍貴的信賴,也贈予我責任。
學生與家長的信賴,是對我最大的褒獎,卻也承載著沉甸甸的責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我帶的班級,名字一直不變,“弘毅”,是我和學生共同的追求。我必須不斷提升專業素養,用心守護學生的成長。
面對學生的問題與困難,雖為女子,也要如勇敢的戰士,挺身而出,引領他們跨越重重障礙,走向成功的彼岸。
教育贈我一顆心,又漸漸懂得愛深沉。
“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教育讓我擁有一顆關愛學生的心。這份愛,理智而堅定,包容學生的不足,激勵他們奮勇向前。不僅要給予愛,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去愛,讓愛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綻放出善良與溫暖的花朵。
教育贈我一支筆,又默默書寫夢的痕。
一次次燈下的書信,一頁頁日記本上的回復,一本本學生的成長紀念冊,我知道,手中的筆,是勾勒學生夢想的畫筆。“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萬里高。”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只愿學生能在夢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借一段時光,留一份純真。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教育的時光,是一段珍貴的旅程。要引領學生在這物欲橫流的世界里,守住內心的純真,珍惜友誼,關愛他人,尊重生命。同時,我自己也要永葆赤子之心,不被世俗的功利所污染,純粹地投身于教育事業。
把教育的真諦探尋,鐫刻在年輪。
教育的真諦,或許藏在與學生的一次促膝長談中,或許體現在一次教學方法的創新里,又或許綻放在學生的每一次成長與進步中,更或許就在師生筆下的字里行間情感的流動里。教育所贈予的一切,是滋養我靈魂的甘霖,也是砥礪我前行的鞭策。
帶著這份饋贈,培育桃李芬芳,教育的光輝,會穿透歲月的縫隙,照亮我人生的漫漫征途。
并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因為微信公眾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并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