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關羽聲聞天下,主要得益于官渡之戰中斬顏良、文丑,這一戰給關羽帶來的名聲是不可估量的。
千里走單騎之時,東嶺關前借宿胡華老人家,關羽自報家門后,老人問道:“莫非斬顏良、文丑的關公否?”
關羽斬東嶺關孔秀后,向洛陽進發,洛陽太守韓福與眾將商議道:“關公勇猛,顏良、文丑俱為所殺。不可力敵,只須設計擒之。”
赤壁之戰前,周瑜擺“鴻門宴”宴請劉備,席間埋伏刀斧手,但見關羽按劍立于劉備之后,周瑜大驚道:“莫非向日斬顏良、文丑者乎?”
關羽一生戰績很多,但最為人所稱道的,還是赤壁之戰斬顏良、文丑。人們之所以都拿顏良、文丑說事兒,是因為作為河北名將,顏良、文丑早就已經久負盛名,可想而知他們是很強悍的。
顏良、文丑被關羽秒殺,一代名將秒變路人甲,給人的感覺這倆好像挺弱,實際上是關羽開掛了。
重新回顧關羽斬殺二將的情形,斬顏良之時,顏良在陣前沒有防備,見關羽打馬而來,剛要問來將姓名,關羽赤兔馬跑得快,轉眼沖到了顏良的眼前,關羽趁顏良不注意,一刀將顏良戰于馬下。
斬文丑之時,文丑見關羽十余騎趕來,關羽大喝一聲,兩人打了三個回合,文丑“心怯”而走,結果被赤兔馬追上,關羽一刀將他斬于馬下。
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這兩次都不是公平對戰,顏良是因為輕敵大意,中了關保國的“閃電五連刀”——偷襲,所以才一回合喪命。而文丑明顯是狀態不對,打著打著不想打了,書中說他“心怯”而不是力怯,所以并不代表他已經落了下風。
實際上,文丑完全是可以全身而退的,書中單挑失敗后,撥馬而走、全身而退是很平常的。而文丑之所以被斬,是因為低估了赤兔馬的速度。
說白了,顏良、文丑之死,是作者為了塑造關羽的神威,給他臨時開了個掛,顏良、文丑死了之后,這個外掛就收回去了。
顏良、文丑的強悍,如果在公平對戰的情況下,全書之中是少有敵手的,也包括關羽。如果關羽不開掛,而顏良、文丑不輕敵,不要說斬殺了,搞不好關羽根本就不是對手。
顏良出場的時候,一回合斬殺魏續,三回合斬殺宋憲,二十回合戰敗徐晃;文丑出場的時候,以一敵二大戰張遼、徐晃,張遼、徐晃敗陣而走。這樣的戰績,放眼整部《三國演義》,可以說無人能敵,只有開了掛的關羽可以一比。
關羽在不開掛的情況下,戰績并不是很出彩,樊城之戰的時候,關羽與徐晃大戰八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雖然說此時關羽受過傷,右臂少力,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戰力,但即便在關羽不受傷的情況下,也不可能二十回合打敗徐晃。
關羽比較有含金量的單挑有五次,除了徐晃以外,可以參照的還有兩次,一次是和夏侯惇單挑,兩人打了二十回合不分勝負。夏侯惇的戰力不太好比較,估計和徐晃差不了太多,如果夏侯惇比徐晃厲害的話,官渡之戰曹操不可能不讓他出戰。
以夏侯惇的實力,二十回合與關羽不分勝負,關羽想要打敗他,估計至少也要四、五十回合。夏侯惇和徐晃實力相當,跟顏良交手,頂多也就能打二十多回合,相比之下,顏良比關羽要強的多。
襄樊之戰,在關羽沒有受傷的情況下,與龐德兩次大戰,共一百五十多個回合,兩人難分高下,可以認定為實力相當。
那么,以龐德的實力,如果是公平交手的情況下,可以和顏良打上幾個回合呢?
龐德曾與許褚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但這并不能說明龐德的實力,因為曹操愛惜龐德的武藝,想要收服他,所以這一戰許褚可能并沒有盡全力 。
真正有參考價值的,是襄樊之戰大戰關平,兩人打了三十回合不分勝負。關平的實力算不上一流水平,與徐晃有著明顯的差距。顏良二十回合打敗徐晃,而龐德三十回合與關平戰平,龐德與顏良之間的差距已經很明顯了。
而龐德的實力比關羽差不了太多,綜合這三次單挑記錄,我們很明顯的可以看出,論單挑戰績,在關羽沒有主角光環的情況下,比顏良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顏良二十回合打敗徐晃,而關羽與徐晃的實力雖然有差距,但差距并不是非常明顯,徐晃在關羽手下堅持一百個回合是沒問題的。
這樣來對比的話,關羽比顏良差的還真不是一星半點,真要是公平單挑,關羽能戰平顏良就算是超常發揮了,想要斬殺顏良是不大可能的。 而文丑以一敵二,實力要強于顏良,關羽就更不是對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