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對鄭州做出重要批復,將在市內打造一個中心+ 7個近遠郊組團的新城鎮格局,優化鄭州空間規劃,有望協同鄭州都市圈,打造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之后的新經濟增長極,那么,這一規劃具體如何實施?鄭州又將借此迎來哪些新機遇?
鄭州構建國土空間新格局
多年來,鄭州一直是河南最大經濟支撐,與省內的洛陽、南陽同處于全省競爭力引領層,該市地處我國中部,是連接東南、貫通南北的重要紐帶,區位優勢明顯,且該市交通便利,是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境內擁有包括鐵路、公路、水運以及航空于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具有極強的產業集群效應和人口吸引能力,對輻射周邊地區,帶動河南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意義重大。2024年前三季度GDP累計高達1.07萬億元,位居全省第一,中部地區第二,僅次于武漢,是引領中部崛起的關鍵。
但近年來,鄭州也正在面臨著一定發展瓶頸,比如經濟結構單一,主要依賴外資企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產業升級轉型緩慢等。為優化產業和空間布局,進一步提高鄭州城鄉融合發展,日前,國家正式批復發布鄭州新規劃,明確將在鄭州著力打造1個中心城區、7個近遠郊組團、18個中心鎮以及26個一般鎮的四級布局體系。
1個中心城區
1個中心城區,主要指的是主城區和航空港區兩大區塊。主城區主要承載鄭州的核心功能,包括科技創新、高端服務、國際交往等,是引領鄭州高質量發展,推動都市圈區域一體化的主要動能。航空港區在鄭州對外開放中主要承擔國際化樞紐的功能。鄭州航空港區位于鄭州與開封、許昌交匯處,是我國唯一一個明確批復設立的航空港經濟區,擁有航空、高鐵、高速公路、城鐵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綜合交通體系,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是該航空港區的核心組成部分,極大提高了鄭州主城區的低空經濟發展和對外交往能力。
7個近遠郊組團
在中心城區為核心指導下,外圍的中牟縣、新鄭市、南龍湖、滎陽至上街四個近郊,組團統籌共同培育與中心城區的空間布局關系,在強化生態隔離管控制度的同時,還將進一步在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等領域合作形成多個產業布局。
繼續向外,鞏義、新密、登封三個縣級市則作為遠郊組團,鞏義是我國最重要的鋁板帶箔加工生產基地,鋁產業年產值超千億元。新密耐火材料產業非常發達,被譽為“中國耐火材料之都”,2010年前后,耐材產量一度占全國近六分之一。登封則是我國新材料產業基地,現已形成相對完整產業鏈。三市產業特色鮮明,資源稟賦,旅游業優勢明顯,是鄭州培育新動能新優勢,完善補充產業集群,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另外,在加強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治理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18個中心鎮和26個一般鎮則是以新鄭、登封、新密、滎陽、中牟等下轄鎮,配合1個近遠郊組團,協調中心城區,在鄭州市內作為多個支撐點,形成網絡化、組團式、集約型的詳細空間布局,這樣的布局,有利于補充中心城區在用地、資源配置等方面的不足,促進從區到縣市、再到鄉鎮各產業融合發展。
另外,鄭州地處黃河中下游分界處,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產區,這里蔬菜、肉類、蛋類等供給穩定,2023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了431.9萬畝,總產達到了141.8萬噸,是我國保障“菜籃子”和“米袋子”安全供應的重要貢獻地區。
為進一步優化鄭州農業結構,以及人地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此次新規劃中,明確將鄭州主城區和航空港區為雙核,隴海城鎮、京廣城鎮、機登洛特色城鎮作為三軸,通過鄭州區域便捷的交通網和快速物流通道作為連接線,再配合市內新鄭和新密中南特色農業生產區、中牟平原高效現代農業區、登封山區特色農業生產區、滎陽沿黃生態種養區、鞏義淺丘高效農業種植區五大片區,將進一步升級擴充鄭州農業發展空間,助力鄭州在穩定國內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重大戰略的深入實施,此次空間布局規劃,將進一步提升鄭州的整體競爭力,為鄭州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指明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