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已重返崗位、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與此同時,世界又出現了新的變數。
忍無可忍的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譴責了特朗普。在俄烏沖突懸而未決的情況下,俄羅斯選擇了求助聯合國。菲律賓政壇再次發生地震,小杜特爾特迎來了噩耗。
至少有三件事值得注意。
第一件事,英法德等多國譴責美國。特朗普關于“計劃讓美國接管加沙”,以及“呼吁約旦與埃及等國接收上百萬巴勒斯坦民眾”的表態,在世界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以色列對特朗普表示感謝的同時,沙特、土耳其還有哈馬斯紛紛選擇了對美國說“不”。
特朗普或許也沒想到,這一次,美國的親密盟友也站在了巴勒斯坦那邊。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在2月5日表示,驅逐巴勒斯坦人是不可接受的。
貝爾伯克認為,加沙屬于巴勒斯坦人,將巴勒斯坦民眾從加沙驅逐,這么做違反了國際法。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炮轟特朗普的,不是朔爾茨,而是有著“美國發言人”之稱的貝爾伯克。因為多次替美國發聲的原因,貝爾伯克沒少遭到諷刺。但是這一次,貝爾伯克卻站出來譴責了特朗普,確實非常出人意料。
法國釋放了的類似的信號,那就是加沙不應該被美國接管。
英國在2月5日表示,巴勒斯坦人應該能夠在加沙與約旦河西岸生活并“蓬勃發展”,這被認為是在對美國接管加沙的有關表態表示反對。
土耳其表示,特朗普關于接管加沙的表態不可接受。
不確定的是,在各大勢力對美國說“不”的情況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特朗普,是否會真的向加沙派兵。一旦美軍進入加沙,局勢就會變得更加復雜,等待巴勒斯坦的,沒準是噩耗不斷。
特朗普認為,美國接管加沙、清除在加沙的未爆炸彈與其他武器、清理被摧毀的建筑物以及提升加沙的經濟實力,有助于促進加沙穩定。然而,在阿拉伯國家與英法德看來,一旦美軍在加沙站穩腳跟,且巴勒斯坦民眾離開了加沙,美國就會趁機占領加沙。
當然,占領加沙的,也有可能是以色列,這不是國際社會與聯合國想看到的結果。
第二件事,俄羅斯求助聯合國。俄羅斯表示,計劃在2月中旬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就烏克蘭局勢召開會議。
在這之前,因為烏軍使用美制與英制導彈襲擊俄羅斯縱深的原因,俄羅斯曾呼吁聯合國譴責基輔。從結果來看,俄羅斯似乎碰了一鼻子灰,因為烏克蘭很快又使用美制導彈襲擊俄羅斯本土了。
在“要不要與澤連斯基舉行談判”的問題上,普京有些舉棋不定。一開始,普京的態度是不愿意與澤連斯基直接談判,理由是“澤連斯基不是合法總統”。
普京認為,即便澤連斯基簽署了停戰協議,該協議也未必有用。
然而,根據俄羅斯在2月5日的表態,局勢發生了180度反轉。俄羅斯表示,雖然澤連斯基不是合法總統,但俄羅斯準備與其進行談判。
在這之前,澤連斯基曾釋放友好信號,稱他愿意與普京開啟直接談判,目的是為了結束戰爭。很顯然,在特朗普同時施壓莫斯科與基輔、美國準備繼續軍援基輔的情況下,俄羅斯開始坐不住了。
俄羅斯想要的,是在烏軍前線告急、俄軍占據主動與優勢的前提下與基輔展開談判。普京很擔心一件事:隨著時間推移,基輔會扭轉前線不利的局勢。
俄烏各自讓步,無疑是特朗普樂見其成的結果。
第三件事,菲律賓政壇發生混亂,小杜特爾特被彈劾。菲律賓眾議院在2月5日正式對副總統小杜特爾特提出了彈劾,有215名眾議員支持針對小杜特爾特的彈劾申訴。
就這樣,小杜特爾特成為了菲律賓史上第一位遭到眾議院彈劾的副總統。接下來,彈劾申訴將會遞交至參議院。
很顯然,這一次,馬科斯不準備對小杜特爾特手下留情。能預料的是,小杜特爾特不會束手就擒,等待馬科斯的,沒準是小杜特爾特的反擊。
馬科斯的對外策略,與杜特爾特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現在的菲律賓只知道充當美國的橋頭堡,卻忘了美國只是在利用菲律賓。可以肯定的是,菲律賓不知悔改的結果,必然是自找麻煩。
開弓沒有回頭箭,接下來怎么辦,是繼續替美國利益買單、當美國的小跟班,還是及時醒悟,菲律賓是時候好好想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